□江门日报记者 娄丹 通讯员 李月清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中包括深化教育改革,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纵深推进“科技引领”“人才倍增”工程,推动江门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实现跨越提升。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梁钊俊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将深入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注重“三个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推动江门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记者: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中包括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我市应如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梁钊俊:全市教育系统将全面准确理解改革举措,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一是健全铸魂育人工作机制。深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建立江门特色的“大思政”工作机制,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擦亮“金扣子”思政教育等特色品牌。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二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坚持系统观念,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健全各学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落实“五育并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协同育人,密切家校合作。织牢织密校园安全网。
三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着力提升校长、教师、教研员“三支队伍”专业能力。深化“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建好本土人才“蓄水池”。构建“三类五阶段”教师培训体系,搭建“数字赋能”创新工程实训平台、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交流平台、“领头雁”培养工程平台。
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教育部门将如何结合我市实际做好相关工作?
梁钊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学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宝贵资源。我们将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一是强化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支持推动我市高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行学科设置调整,超前布局一批江门产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借力高校打造人才协同培养平台,市教育局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建教师发展协同与研究中心以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江门高水平教师教育新型智库。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学校布局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与企业需求相适应。通过园区职校、产业学院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推进恩平工业园职教园区、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等重点园区职校建设,构建产教研发展新格局。
三是全力推进“双百行动”。按照“地方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则,在推动各县(市、区)与结对高校130多项共建项目落地落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7个县(市、区)打破校地原有的结对关系,充分发挥省市各高校院所的资源优势,围绕县域产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等重点领域开展共建。
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国家及省、市相关会议均提出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如何回应新时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诉求?
梁钊俊:教育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一是做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出台相关方案,组织各县(市、区)制定“十四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学位建设专项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和布局。主动适应出生人口变化趋势,引导各县(市、区)撤、并一批薄弱学校,使“点多量小”向“集中优质”转变。通过改革中考招生制度、全市统筹高中学位等举措,有效解决中心城区公办高中学位紧缺问题。
二是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大力推进“八镇联动”教育工作,以“双创”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化教育帮扶协作及集团化办学改革,做强做优乡镇“三所学校”。实施西部县(市、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与广州、深圳等地教育交流,创新跨区域集团化办学。
三是持续巩固“双减”改革成果。进一步健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长效机制,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落实 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姊妹学校”朋友圈。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健全教育平台体系,推进智慧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