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邓榕
通讯员 吴峰号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工作部署,彰显了我市党委、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使命担当,也反映出卫生健康工作对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这为全市卫生健康领域深化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日,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文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该局将深入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广东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结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着力破解制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为江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健康支撑。
深化医改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强调,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市卫生健康局将如何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刘学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聚焦公立医院运营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瞄准“严控费、降成本、提质增效”目标,加强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深入推进投入政策、价格政策、薪酬分配政策等方面改革,加强行业综合监管,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二是深化“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联动会商机制,推动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100%“双达标”,切实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连续性。
三是深化养老托育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医养深度结合模式,实施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提升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和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强化生育支持和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大力发展社区托育服务,积极开展托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体系建设,综合提升产前诊断技术水平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提质和均衡布局
记者: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此前,江门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接下来,市卫生健康局将如何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提质扩面助力“百千万工程”?
刘学文:基层健康治理是国家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坚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积极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提质和均衡布局。
一是强化县级医疗机构龙头作用。提升县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能力,推进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实施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成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提升县级疾控机构能力,强化县域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
二是强化镇(街)医疗机构枢纽作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江门市基层特色专科”。组织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逐步将县域内常见病、慢性病引导到基层就诊,畅通基层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通道。
三是强化村(居)医疗机构网底作用。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村卫生站,通过固定村医、巡诊派驻、延伸服务等,确保100%的行政村都有形式相对固定的基本医疗服务。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村卫生站专项补助,进一步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
记者: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目前,我市拥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3个,国家、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6个,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各1个。接下来,市卫生健康局将如何传承、创新,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
刘学文:中医药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优化中医药特色服务布局。推进中医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加强中医优势专科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二是优化中医药多翼发展服务机制。强化非中医类别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提升中西医结合水平,争取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在创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有新突破。
三是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四家县级中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在基层中医馆全覆盖的基础上,优选部分中医馆进行内涵提升,让更多村卫生站设置中医阁,将“简、便、廉、验”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