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疾病
风险提示
最美人间四月天来了,晴天相伴,气温回暖,是人们外出踏青的好时节。江门市疾控中心提醒你:4月仍要对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保持警惕,同时要注意防范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和食源性疾病。
NO.1 新冠病毒感染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冠“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我市新冠病毒疫情处于低水平流行期,仅有零星散发病例。当前我市人群总体免疫力处在较高时期,近期引发新一轮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但疫情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国际上新的变异株正在肆虐,依然不可大意。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 CH.1.1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肆传播,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需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护工作。
预防措施
1、境外旅行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2、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就医并如实告知类似病例接触史和境外旅行史。
3、集体单位做好防控。做好疾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NO.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近期我国出现流感流行,3月中旬进入高峰期,目前整体仍处于高位,谨防感染。
预防措施
1、注意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开窗换气30分钟,每天1~2次。2、少聚集、出行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保持社交距离。3、早睡早起,加强锻炼,补充足够营养,规律作息,提高自身抵抗力。4、接种流感疫苗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每年在流感季来临前及时接种,能更有效建立防护。
NO.3 手足口病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这与气温上升、雨水较多,环境湿热等有关。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溃疡,少数患者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肠道病毒EV71最常见。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主要经粪-口途径感染,接触患者口腔分泌物、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具等物品,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也可感染。
预防措施
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2、避免与手足口病病人密切接触如拥抱、接吻等,减少感染机会。3、被污染的日用品、玩具、食具等要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 4、患者应居家隔离至康复,防止病毒传播。 5、目前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的儿童,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为了能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NO.4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肠胃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病,每年10月-次年3月是流行的高发季,应警惕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出现诺如病毒的暴发疫情。感染后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患者通常1~2天即可痊愈,但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在感染病毒后病情容易恶化。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清洗30秒。2、不喝生水,蔬菜瓜果要洗净,食物及贝类等海鲜类食品要煮熟食用。3、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不要坚持上班或上学,特别是食品从业人员,应立即离岗,密切关注健康状况。4、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可通过每日晨午检等方式,开展健康监测,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的病例,应尽早开展隔离治疗。
NO.5 食源性疾病
4月的广东,特有的“回南天”潮湿天气影响下,毒蘑菇繁殖加快,不少人因误食毒蕈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在4月暖春天气下,人们外出踏青增加,误食有毒植物(毒蕈、野菜)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每年2-5月为河豚鱼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贪鲜”或误食情况时有发生。随着雨季的来临,本地气温持续徘徊在25~35摄氏度之间,这种气温容易引起米酵菌酸毒素中毒,中毒后病死率在 30%~50%,致死率相当高的细菌毒素之一。
预防措施
1、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不采、不买和不吃野生蘑菇、野菜等。2、加强健康监测,一旦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或者视力模糊等症状,高度怀疑是食物中毒的,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3、外出就餐时到正规的餐饮店就餐,不要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如野生蘑菇、野菜、河豚鱼等)。4、合理饮食,荤素搭配,食物要彻底加热煮熟,慎吃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