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热患者排队缴费。
医生为发热患者检查。
蓬江区荷塘镇中兴三路62号,24小时灯火通明。
这里是荷塘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过去的十来天里,这儿的发热患者就诊人数持续攀升,直逼四位数。
就诊高峰下,一面是老百姓有增无减的医疗资源需求,另一面是医护人员的高负荷运转。面对艰难时刻,这些奋力坚守的医护,仍保有信心,积极寻求对策——而这,也正是我市78个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的一个缩影。
作为基层医疗“哨点”,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有效缓解了二三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压力,就近满足了发热病患就医配药需求。
策划/朱卫星 统筹/邓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蔡昭璐 梁爽
通讯员/刘洋 尹雅敏
A 发热患者增多
诊室门前排长龙
180人,300人,408人,571人……最近10天里,荷塘镇卫生院发热诊室的接诊人数持续上升。12月21日,该诊室迎来历史最高就诊人数:946人。
荷塘镇卫生院副院长郭健辉形容当天的情景:诊室门前乌泱泱的,全是排队的人。他说:“现在发热诊室的就诊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以前发热患者日均50人,这几天翻了十余倍。”
因为离市区较远,作为荷塘镇唯一一家发热诊室,近段时间来,这间诊室门前的队伍没怎么断过。为此,卫生院积极调配人力应对。郭健辉说:“发热诊室24小时开放,白天基本都安排3个医生,只有到下半夜才会减少医生数量。”
类似的情况,在我市其他基层发热诊室同样发生着。
对比一周前,蓬江区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的接诊数翻了三四倍。江海区麻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于12月12日投入使用,接诊数每日上升。“一开始不到10个,现在几十个。”该中心负责人温肖红说。
在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热诊室接诊人数上升更加明显。虽然诊室24小时开诊,但排队等候就诊的队伍依旧很长,高峰时期每日接诊人数达600人次。
白天,发热诊室的接诊量已趋向饱和。面对连日增长的发热患者,不少发热诊室开始向夜晚“要”时间,延长开诊时长。温肖红表示:“除了中午有两个小时休息,发热门诊从早上8点一直开到晚上10点。”
随着各县(市、区)便民发热诊疗站的投入使用,以及村级卫生站、民营医疗机构开始接诊发热患者,基层发热诊室的就诊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两天,荷塘镇卫生院发热诊室每日接诊人数回落至500人左右,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热诊室回落至每日约350人。
B 药品和人手紧缺 成为两大难题
繁重接诊任务的另一面,是派不出的人手和紧缺的药品。
这段时间,多地退烧物资紧缺,解热镇痛类药物一药难求,我市不少医疗机构也面临药品紧缺的困境。
在麻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药物在持续补货,但是解热镇痛类药物依然很紧缺。温肖红说:“我们都是按需开药,药量最多3天,退烧药拆开售出,以保证更多患者有药。”
“发热诊室开药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中成药为主,还有复方感冒西药等。”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办主任凌冬萍表示,由于病人增多,现在不少药品相对紧张。
药还能精打细算,而医护人员因感染缺岗,则常常会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
疫情下,一拨又一拨的病人涌入医院,新冠阳性和阴性病人难以区分,医护感染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事。这几天,荷塘镇卫生院护理部主任朱小惠的电话成了“晚间热线”,不断有“阳了”的职工向她报备。
看到同事一个个感染倒下,朱小惠内心五味杂陈,她说:“医院有170名医护人员,9人在外支援,截至23日已有50多人发烧。”
医护感染缺岗,但就诊人数不降反升,只能用加班来弥补缺失的人力。
为保证发热诊室正常运转,荷塘镇卫生院全力调配人手,医护人员身兼多职,利用休息时间顶上。朱小惠说:“我们现在每天至少有8名医护人员值班发热门诊,一旦有人感染,会马上增补人手接替,基本做到无缝衔接,因为发热门诊不能停。
严密的防护服下,有的医护人员“超长待机”。“我们也希望能够按时下班,但情况不允许。”郭健辉表示,人手真是太缺了!
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同样陷入医护感染缺岗、人手短缺的窘境。该院医务科科长林振富告诉记者:“人力严重不足,一个人顶几个用,行政部门人员也要支援一线。”
C 积极寻求对策 压力和信心同在
即便如此,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仍保有信心,积极寻求对策,全力保证发热诊室正常运转。
荷塘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里,送走患者后,值班医生李宁会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这是他感染后回到岗位的第一天,虽然已经康复,但还有点咳嗽、喉咙痛。
身体一恢复,李宁会就申请回到岗位上,他说:“现在正是医院最缺人手的时候,我在家待不住。”李宁会穿戴着防护装备,因此一上午没喝水,他说:“现在喉咙有火烧的感觉。”
21日,发热诊室迎来历史最高就诊人数。得知人手紧缺后,在家休息的门诊护士长梁月红主动申请返岗。
许多医护人员家里也有人“阳”了,需要照顾,李宁会就是其中之一,下班后他还要回家照顾发烧的妻子。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能上都会上”。目前,荷塘镇卫生院没有一个岗位因人手紧缺而“开天窗”,反而在重点岗位还加派了人手,他们用最大的努力保证医院正常运转。
郭健辉说:“困难之下,全院职工拧成一股绳,没有人计较得失。看到团队这么团结,我们有信心,可以一起挺过去。”
面对解热镇痛类西药紧缺的情况,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用其他功效类似的药品替代,同时积极发挥医院自身特色,推出防疫中药包。“我们也在加强与政府部门,药品供应商沟通联系,尽最大努力保障药品供应。”林振富说。
近日,江门多方协调医药生产、供应企业,组织货源,全力保障退热药等药品的市场需求,各发热诊室也有分配到一些药品,凌冬萍很开心,也更有信心迎接可能再出现的就诊高峰。
压力和信心同在,他们将继续坚守,一起渡过这个艰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