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陈敏锐
一季度,全市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含,下同)项目107个,完成年度任务的33.4%,比2022年同期(下同)增长105.8%;引进项目计划投资额67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33.5%,增长31.7%……“开门红、开门稳”“奋进‘春天里’”成为当前我市招商引资发展的精准诠释,也折射出江门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今春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推进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制造业当家,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全市全员招商大比拼行动,以招商引资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春天出发,向希望而行。当前,江门正紧盯主导产业招商不动摇,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度,聚焦重点,坚持“招大商、招好商”;聚焦集群建延补强、放眼长远前瞻谋划发挥“强引擎”作用;建好园区,强化产城融合;坚守标准,推动“寸土生寸金”,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再上规模、再上水平、再上台阶。
招商引资支撑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度过一个项目谋划的“忙冬”,2023年伊始,江门抢抓先机、动作频频发展经济。
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一锤定音”:2023年,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我市将坚持把制造业招商作为支撑保障制造业当家的重要抓手,以“拼、抢、实”的工作姿态,奋勇争先,大干快上,全力开展新一轮招商攻坚,确保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争取目标为239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比超80%,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超45个……
今年以来,我市以招商引资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向着目标奋进。
一季度,全市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7个,完成年度任务的33.4%;引进项目计划投资额67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33.5%,增长31.7%。
招商项目分类方面,按投资形式分,新增项目81个,计划投资额513亿元,增资扩产项目26个,计划投资额161亿元。
从来源地看,来自江门市内投资项目67个,计划投资额287亿元,江门市外投资项目40个,计划投资额387亿元,其中,来自大湾区投资项目34个,计划投资额300亿元。
从投资方品牌看,引进29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引进9家上市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2家中国500强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投资。
1—3月,市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7次项目评审会议,评审过会项目46个,计划投资额229.88亿元,过会项目平均税收、平均容积率等指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过会项目中,共有2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过半,其中11个是专精特新企业,过会项目质量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28—29日举办的“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启动仪式及广东投资营商环境专场推介会期间,我市促成6个项目签约,计划投资额56.33亿元,排全省第5,其中外商投资额38.46亿元,排全省第3。经筛选,来自我市的华津热浸锌钢管制造、第一产业江门央厨及预制菜生产基地2个项目被纳入大会现场签约项目。现场签约项目数量与广州、深圳并列全省第一。
在江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二次)现场会暨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上,我市推动制造业、工业地产以及工业配套项目等三大类共200个重点项目开工、投产,计划投资额1445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接近1000亿元。
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全市上下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在稳投资、稳增长中的支撑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起步即冲刺 开局即决战
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牵动全局、事关长远,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我市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精神状态迅速投入各项工作。
“一把手”带头招商,掀起“招大商、招好商”热潮。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推进会)发出了动员令,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吹响招商引资“新号角”;市委主要领导密集走访欧资、日资、台资民企和市属国资国企,传递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力量,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谋篇布局;市政府主要领导赴港澳开展招商推介,促进项目洽谈、推动增资扩产;市分管领导率队前往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实施靶向招商、以商引商。
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明确招商主攻方向。我市立足当家产业优势,锚定产业新赛道,围绕构筑“10+10+N”战略性产业集群以及做优做强3个超千亿产业集群,滚动更新优化15条产业链招商图谱和路线图,瞄准根植性强、竞争力强、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科技类制造企业,积极开展靶向招商、链主招商、以商引商。
构建“大招商”格局,营造“学赶比超”招商氛围。市县两级组建近百支招商队伍,签下招商任务“军令状”,开启全国“狂飙”招商模式,在香港、澳门、上海、苏州等地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近20场。鼓励市直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参与招商、服务招商,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建言献策,构建全员招商、上下联动的“大招商”体制。
立足高质量发展,健全项目评价体系。我市坚持“寸土生寸金”,开展亩均等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优化完善招商项目准入评审办法,进一步细化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亩均投资、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将宝贵、有限招商资源优先匹配优质项目。
强化驻点招商,拓展招商渠道。我市持续深耕 ,重点拓展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加快布局成渝、华中地区,市县两级共建驻点招商联络处、共组招商小分队。依托南方财经传媒集团资源,我市设立了江门市驻长三角投资促进中心上海中心、江门市驻京津冀投资促进中心北京中心,在资源共享、宣传推广、智库研究、招商引资、开展论坛等多方面达成了战略合作,开创了驻点招商的新模式。同时,我市还搭建驻点招商大数据平台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督导驻点招商各项工作开展,不断扩大招商“朋友圈”。
打好“组合拳”,增强招商支撑能力。研究制定市场化招商政策措施,激活各类市场招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借力深江合作、省产业转移合作,依托产业转移主平台、重点园区,推进与深圳、广州、东莞、中山等地“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招商合作。
以目标为导向,改革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项目落地论英雄、以到位资金看成效”的招商成效综合测评标准体系,既重“质量”也重“效率”,既管“引进”也管“落地”,实施“月通报、季督促、年考核”,推动项目加快落地转化、建设达效。
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2个
招商引资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3月底,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全力助推我市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等目标实现。
《若干措施》包括以链促群发展“大产业”、扩容升级打造“大平台”、引强扶优推进“大项目”、提质增效培育“大企业”、整合资源提升“大环境”五方面共18条具体措施。
放眼全市,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一座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引力场”正在江门崛起。
一季度,全市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增长100%,计划投资额483亿元,增长18.5%。其中,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2个,计划投资额228亿元。引进重点项目主要包括:投资52亿元的中广核台山新一代智慧绿电升级项目、投资35亿元的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一期扩建项目、投资30亿元的精测电子新型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投资30亿元的泽塔新能源储能项目。
一季度,全市引进15条重点产业链项目75个,计划投资额366亿元,分别占全市引进项目总数和计划投资额的70.1%和54.3%。其中,引进项目投资额排名靠前的是新能源电池产业链(85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50亿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家电、食品产业链(各36亿元)。
在我市,审批变得高效,项目享受便利,困难政府帮助解决,企业的纷至沓来为这片营商沃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招商引资成果正进一步助推江门勇当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接下来,我市将深入开展重点企业服务活动,完善工业200强企业服务专班和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全覆盖的长效服务机制;进一步扩充“政银保”融资项目合作银行、保险、担保机构,简化申请和审批流程,2023年放贷金额不少于100亿元,服务企业不少于6000家次;推出“企业服务年”系列措施,应用粤商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平台,完善重大项目政务服务专班等机制,为企业提供咨询、开办、投资、诉求、政策兑现等一站式服务,为产业项目加速落地提供从签约到投产全链条导办帮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