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工业园大槐集聚区的高速发展是恩平工业经济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典型写照。
恩平市新图书馆、博物馆备受市民喜爱,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李渊深 摄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在恩平迅速发展。图为广东艾普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厂房。
恩平大地奏响丰收乐章。 徐卫良 摄
恩平市拥有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 恩平市委宣传部供图
漫步在锦江大桥,放眼望去,远处的锦江国际新城高楼林立、人流涌动,生机勃勃。很难想象,十年前,这里才刚刚迈开建设的步伐。
十年筚路蓝缕,写就波澜壮阔;十年破浪前行,奏响华丽乐章。
在恩平市委、市政府和恩平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规划从蓝图逐一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经济更强了,城市更靓了,乡村更美了,交通更畅了,环境更好了,人民幸福感节节攀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恩平市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19.1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05.72亿元,年均增长6.7%;常住人口人均GDP由2012年的24261元增长至2021年的42491元,年均增长6.8%。尤其是恩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恩平市委提出瞄准“十四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的总目标,全力抓好“增总量、调结构、提速度、优服务”四项工作,“创建省文明城市、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三项任务,统筹各级、各部门同轴运转、同向发力,锚定目标、乘风而起,跑出恩平“加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胡伟杰(署名除外)
1.抓好“四项工作” 推动经济发展提速
工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走进恩平工业园大槐集聚区,轰隆隆的建筑施工声让人热血沸腾。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块待开发的土地。十年间,一家家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艾普升智能装备、升泰昌·粤海(恩平)智造加速器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群在这里腾飞。
大槐集聚区的高速发展是恩平工业经济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典型写照。
十年来,恩平工业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经济总量取得新突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2.47亿元,比2012年161.19亿元增长19.4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89亿元,比2012年25.7亿元增长51.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稳定增加,目前有151家,比2012年132家增长14.39%。
产业平台建设日趋完善。恩平工业园成为恩平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园区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紧盯打造百亿园区和珠三角地区特色标杆园区目标,全力推进园区扩园、省高新区创建和园区提质增效。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3.84亿元增加至2021年11.72亿元,占恩平全市比重由14.95%提升至28.58%。
新兴产业强势崛起。近年来,恩平市着力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产业破立并举、量减质增,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新兴产业集群在恩州大地异军突起,成为恩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1年,恩平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9亿元,十年增长906%;新材料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十年增长105%;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亿元,十年来产业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陶瓷、纺织服装两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4.36%,传统产业比重在十年间逐年减少;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24.31%,十年间提升近10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占比逐年提升。
其中,智能装备制造业是最闪亮的一颗星。短短几年时间,智能装备制造业在恩平落地开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华丽转身,奏响了“链式发展”交响曲,现已成为恩平市第一大新兴产业、第三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对恩平工业产值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规模以上智能装备企业稳定增长,由2012年2家增长至目前2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广东艾普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博泰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被评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重点项目升泰昌·恩平智造加速器项目计划投资约20亿元,实现“拿地即动工”的目标。项目重点引进数控机床、电子元器件等先进制造产业,对壮大恩平市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下一步,恩平市将全面落实江门市委“1+6+3”工作部署,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紧紧围绕打造珠三角特色标杆园区,力争“十四五”末大槐集聚区智能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成功申报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园。
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
以科技为引领,向科技要效益。十年来,恩平市不断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力量,主动跟踪指导高新技术企业意向申报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1家,比2012年4家增长了近2800%,年均增长44.64%;2021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企业填报数达6.01亿元,占GDP比重2.93%,比2012年1.46亿元增长411.64%,年均增长17.03%,占GDP比重提升1.73个百分点。
目前,恩平全市建成省级创新平台18家,是2012年的18倍,其中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建的建筑陶瓷材料实验室成为江门市四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建成江门市级创新平台71家,是2012年的12倍(2012-2021年年均增长31.59%),其中江门市华恩电子研究院实现恩平市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零的突破”。重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实现突破,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陶瓷渗花墨水及其喷墨抛光砖先进制备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省“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恩平全市建成江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江门市众创空间3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恩平市全面贯彻落实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积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广深莞总部+恩平基地”“广深莞研发+恩平转化”等合作发展模式,加强与 核心城市的对接合作,大力推进产业链组团招商,助力企业优化布局,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新兴产业集群,精准打响通用航空特色品牌。
十年来,恩平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恩平市关于实行招商引资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制的实施意见》《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项目扶持政策》《恩平市工业项目落地路线图》《恩平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进一步简政提速;制作了“恩平市制造业招商地图”“恩平市农业产业招商地图”“恩平市文旅产业招商地图”“恩平市无人机产业招商地图”,实现信息化“云招商”“指尖招商”。2019年以来,成功举行了15次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促成135个项目加快动工投产;成功在深圳、东莞等地举办了6次投资推介会,吸引近1000名海内外投资者积极参加,进一步宣传恩平自然禀赋、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
十年来,恩平市招商引资成效喜人,累计签约引进项目超200个,计划投资约850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特别是今年以来,恩平市多项创新举措有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突飞猛进。今年,恩平市在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等大湾区城市开展驻点招商、以商引商。恩平市人民政府驻深圳产业招商服务中心、恩平市人民政府驻广州产业招商服务中心相继揭牌成立,特聘了来自企业、行业协会的招商顾问,利用自身资源和人脉网络,扩大恩平招商“朋友圈”。今年1-8月,恩平市累计引进工业项目55个,同比增长450%;计划投资275亿元,同比增长1427%。上半年工业项目落地转化率达78.5%,开工率达60.8%。
营商环境有了新升级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十年来,恩平市全力优服务,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尤其是恩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恩平市坚决摈弃“小部门”意识,树牢“大服务”理念,争当政策宣传、沟通联络、纾困解难的“金牌店小二”,通过落实“首席服务官”“五个一”工作机制,推动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落地见效,开展恩平市领导暖企行动,开设“办不成事”窗口等,用一项又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推动政府服务升级,积极帮助企业减负纾困,让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妈妈式”服务深入人心,成为恩平市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恩平有一群有想法、干实事的干部,与企业踏实做事的方式和共赢发展的理念相契合。事实证明,当初选择恩平的决定是对的,我们实现了‘一年破亿、连年倍增’的产值规模。这离不开恩平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离不开全程贴心、暖心、给力的‘妈妈式’服务。”在今年8月10日于深圳举行的“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无人机产业对接会暨2022恩平(深圳)投资推介会上,恩平市智能装备行业协会会长、广东艾普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康利分享了企业在恩平的发展体会,呼吁更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投资推介会,共有28个项目现场签约落户恩平,累计投资总额超130亿元。
破题低效用地,是恩平市实现“腾笼换鸟”,提升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自今年2月24日恩平市召开低效产业土地综合整治誓师大会以来,恩平市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专班迅速行动,通过协商收回二次招商,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招商、出租和增加投资等方式,大力推动低效产业土地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28日,恩平市累计盘活低效产业用地42宗,盘活低效产业用地2931.68亩(195.45公顷)、空置厂房面积约16.7万平方米,完成全年整治提升任务的97.7%。利用这些盘活的宝贵土地资源,恩平市实现“腾笼换鸟”,共引入产业项目39个,包括恩大智造产业园、红牌集团智能厨电科技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132亿元。
2.瞄准“三项任务” 满足群众新期待
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今年9月14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五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恩平市成功上榜。这一喜人成果,为恩平市新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势必对未来恩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自2021年启动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以来,恩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城市发展“三项任务”之一高位推进,通过对硬件、软件大升级,做好“山、水、文、城、侨”文章,擦亮“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避寒宜居地”等亮丽名片,多措并举、多元融合,不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硬件方面,恩平市积极建设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旅游咨询点”三级旅游咨询体系,让游客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享受方便、快捷、贴心的旅游服务。截至目前,已建成1个游客集散中心、2个游客中心、23个旅游咨询点。因地制宜建成具有恩平特色的金沙时代广场美食街、南堤东路美食街、星星风情街、领汇新地美食街等特色街区,打造新型商圈,点亮城市夜色。按照“四好农村路+旅游+文化”的理念,将“四好农村路”作为连通城乡一体、助力经济融合转型、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要载体,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抓手,将乡村公路建设成为一道道美丽的旅游风景线。建成广东省首个开放式文旅主题服务区——沈海高速公路大槐服务区,成为近年来广东省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日均游客达1.5万人次,每年客流量超550万人次,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感受恩平魅力的重要窗口。
软件方面,精心打造“五种文化游”(温泉文化游、田园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冯如文化游、华侨文化游),凸显恩平独特旅游魅力。积极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各项旅游工作智慧监管。开发“恩平一机游”微信小程序,打造专属在线文旅服务中心。先后发布“恩平市文旅产业招商地图”“恩平市民宿产业招商地图”,以“一图读懂”的方式进行网络“云招商”,积极吸引广大客商到恩平投资兴业,做大做强恩平旅游。强化监管,制定旅游市场“红黑榜”制度,成立恩平市旅游警察中队、旅游巡回法庭,努力打造让游客舒心的优质旅游环境。加强旅游人才建设,培养一大批全域旅游发展人才。
旅游发展,推广先行。作为宣传主管部门,恩平市委宣传部深挖恩平市全域旅游创建亮点,主动策划,对恩平历史、文化、美食等优质旅游资源进行全盘梳理、科学分类、深度整合,抓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讲好旅游故事,凸显发展优势,在旅游宣传上持续发力,通过借力重要媒体、参加各类展会、承办体育赛事等方式,打造恩平文旅名片,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恩平市已在央视全媒体平台亮相40多次,并成功登上《新闻联播》,央视新闻栏目深入恩平现场直播,推介恩平。此外,恩平市在新华社、《人民日报》“露脸”20多次,新华社《一起向未来!广东恩平迎冬奥快闪活动》报道总点击量超200万次。
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恩平的城市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旅游城市名片越擦越亮,全域旅游发展之路越走越顺。
全国首个“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避寒宜居地”,获得“全国高速公路旅游主题服务区”“最美中国·绿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等国家级荣誉,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旅游景区2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条、广东省旅游度假区1家、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3条……再加上新获评的“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众多“国字号”和“省字号”,见证了恩平市委、市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坚定决心和恩平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文明新风吹遍侨乡大地
9月15日,恩城街道石栏村道一名老人摔倒在地,两名驱车路过的热心市民果断停车,将老人扶起,并帮忙呼叫救护车;9月24日下午,鳌峰中学附近,一名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女子因路滑不慎摔倒,在附近巡逻的公安铁骑迅速下车扶起女子,一名驱车路过的市民也连忙下车帮助女子;9月24日下午,沙湖镇4名中学生在中兴街拾到1000多元现金,他们谨记学校和家长“拾金不昧”的教导,将现金如数上交至沙湖派出所,让派出所交还失主……
近期频繁涌现的好人好事,是对恩平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最好诠释。
恩平市委、市政府把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列为城市发展“三项任务”的首要任务,恩平市委主要领导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健全“周汇报、月调度、季评比、年考核”、文明创建“红黑榜”通报、每周督导通报和动态监管等10余项工作机制,抽调30名骨干组建创建专班,加强统筹组织协调,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在各项制度措施的保障下,在恩平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恩平市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工作成效凸显,城市品位、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明蔚然成风。
完成新图书馆、新博物馆建设,一河两岸长堤建设和“商超化”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环卫一体化项目,有效解决城区卫生老大难问题;有序推进21个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工程,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加快推进城区智慧停车项目,有效治理“停车难”问题;持续深化五大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3条、省文明镇1个、省文明村2条、省文明单位4个、省文明家庭1户;推出“恩德卡”礼遇机制,选树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200余人,其中获评“中国好人”4人、“广东好人”11人;完成恩平全市18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打造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3个、示范站27个;近年来累计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8万余场,打造“文明集市”“乡村大喇叭”“田间课堂”理论宣讲“网上行”及“关爱小候鸟”暖侨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品牌项目……
在2021年广东省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恩平市综合得分85.79分,在全省18个同列城市中排名第五。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是恩平的自然财富,也是恩平的经济财富。近年来,恩平市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为目标,旗帜鲜明保护好每一片“恩平蓝”“恩州绿”,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全力打造江门乃至广东绿色生态强市。
旗帜鲜明保护好绿水青山。全面实施并推进林长制改革,建立县、镇、村三级林长体系。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期间,恩平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四年内两获江门市第一,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四年排在江门第一、一年排名第二,省考潭江义兴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整体安全。陶瓷企业“煤改气”工作全面完成。高质量完成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案件办理和反馈问题整改。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4条村成功获评“国家森林乡村”,成功创建响水龙潭、鳌峰山2个省级森林公园,先后创建大田、那吉、横陂、牛江4个省森林小镇,其中,大田镇、那吉镇、横陂镇入选“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00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今年1月29日下午,恩平市揭牌成立江门地区首个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将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变现”,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动力。
依托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恩平市积极构建“1+11+1+N”运作机制,通过整合全市11个镇(街)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以及适合集中经营的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用地、农房、古村、老街等各类资源,汇聚成生态项目“一张图”,通过组建开发公司或引入金融机构等方式,统一规划部署,统一开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文旅项目,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有效激活水经济,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利用资产“零存整取”实现流通溢价。在恩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经过7个多月的探索实践,恩平市“1+11+1+N”运作机制成效初显,一个个项目有力推动农户增产增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今年8月22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广东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公布了六大典型案例,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学习借鉴。其中,恩平市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促进“资源—资产—资本”转化案例成功入选,为全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贡献了宝贵的“恩平经验”。
这份汇集在绿水青山间的力量,让这座有颜值、有温度、有质感的城市越发充满活力。
3.城乡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
城区美,农村靓。十年来,恩平城乡颜值和品质迎来了让人惊叹的美丽蜕变。
新城拔地起。夜幕降临,灯光璀璨,走进锦江国际新城,你可以入住逸豪酒店,享受豪华酒店的舒适,在国金盛宴酒楼宴请宾客,在新城汇逛街尽情购物……十年来,锦江国际新城从无到有、日渐繁华,成为备受恩平人民喜爱的新城中心。此外,金沙时代广场、御景湾广场、江南富湾、御锦珑湾、碧桂园世纪城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精品楼盘项目在十年间陆续拔地而起,让恩平的城市框架不断拓展,城市配套日益完善、百姓生活日益丰富。
老城换新貌。“现在有中介问我卖不卖房,我说不卖,小区住得很舒服,我舍不得搬走!”作为最早享受到老旧小区改造“红利”的市民之一,住在恩城街道西门小区的丁飞明笑着说。2021年8月,恩平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铺开,计划分三年实施2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涉及10774户住户、478栋房屋、112.3万平方米。目前,西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竣工验收,13个项目已进场施工,剩余7个项目将于近期进场施工。恩平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重新为老楼注入“精气神”,也为城市美化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新”换“心”,让居民得到实惠,幸福感油然而生。
市场上“新妆”。“逛市场就像逛超市一样,停车方便,环境舒适。”这是市民对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的一致评价。去年底以来,恩平城区6个农贸市场经过升级改造,相继以全新面貌投入运营。新市场、新模式、新感受,相比老旧的农贸市场,新的农贸市场无论是购物体验还是摊位布置,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在恩平市圣堂镇下隔巷村,垃圾收集统一分类处理,村道村容整洁亮丽,村民在新建的村头公园散步、聊天;过去被戏称为“猪乸村”的牛江镇高佃村,一改过去“脏乱差”形象,凭借整洁的村容村貌和有趣的墙壁涂鸦,成为如今恩平的“网红村”……行走在如今的恩平乡村,你会看到一幅幅美丽宜居乡村新图景。
近年来,恩平市积极谋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恩平乡村旧貌换新颜,全市所有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76%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019年,恩平市代表江门市参加省乡村振兴现场考核,为江门市取得粤西片区第一的好成绩,并被确定为江门市唯一的全省建立完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试点县。
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同时,恩平交通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江湛铁路列车在恩州大地飞驰,圆了恩平人民翘首以盼的“高铁梦”。新建的高恩高速公路、中开高速公路、开春高速公路与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连通了恩平东西南北,告别了只有一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的历史。江湛铁路恩平站客运站场路“一站场”以及飞马大桥、西门大桥“双桥”建成通车,南堤路、沿江路“两路”升级改造完成……十年来,恩平市大力推动内联外通交通网络建设,一系列重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打通了恩平城市发展的“大动脉”,畅通了人民群众的“出行路”,初步形成高速公路、国道、轨道交通“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推动恩平加快融入大湾区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恩平市将乘着“双区”建设的东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坚持“扬长补短强基、守正高标发展”,举全市之力抓好“四项工作”,全面落实“三项任务”,推动经济发展有活力、城市品质有提升、改革攻坚有突破、民生事业有保障、党建工作有成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示范城市取得重大成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奋力把恩平市建设成为一个闻者向往、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美丽家园,在新征程上向党、向人民交出优异的“恩平答卷”。
恩平发展成绩单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19.1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05.72亿元,年均增长6.7%
●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2.47亿元,比2012年161.19亿元增长19.4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89亿元,比2012年25.7亿元增长51.3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稳定增长,目前有151家,比2012年132家增长14.39%
●2021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9亿元,十年增长906%
●2021年,新材料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十年增长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