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抢抓双碳战略,全面链接港澳创新资源。
为了更好地打造江门对接港澳和深珠“东门户”,新会坚持交通先行,投入450亿元打响“交通大会战”。
茶坑村全貌。
8月6日,2022年“少年中国说”中国侨都国际武术交流大会在蔡李佛拳发源地——崖门镇京梅村正式启动。
侨,是印刻在新会最深刻的DNA。
侨,一直是新会生生不息的鲜活力量,也是砥砺前行最为独特的资源优势所在。
奋力打好“侨”牌,彰显新会担当。十年来,新会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用心用情做好“侨文章”,积极推进“侨务强区”建设。
特别是去年以来,新会区聚焦港澳所需,深入落实“港澳融合”工程,在打造江门对接港深珠澳“东门户”上谋突破、见实效;聚焦华侨华人,深入落实“侨都赋能”工程,在打造大湾区侨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上谋突破、见实效。
站在新起点,阔步新征程,新会区正以“一园三中心”为抓手,推动落实市委“六大工程”,积极抢抓“黄金内湾”机遇,牢记服务港澳初心,进一步提升枢纽能级、拓展城市空间、汇聚港澳资源,提升在 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聚焦四个华侨华人国家平台,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携手海外侨胞共建人文新会、美丽新会,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统筹/叶田
文/图 叶田 钟珍玲 任晓盈 殷浩轩 黄胜 郭永乐
【港澳融合】
全力打造江门对接港澳和深珠“东门户”
作为著名侨乡,新会一直与港澳两地紧密联系。随着 建设不断深化,新会与港澳的交流日趋频繁。着眼港澳所需、新会所能,新会牢记服务港澳初心,发挥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优势,积极回应港澳重大关切,主动拓展与港澳合作深度广度,助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携手港澳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强交通
全面融入 “轨道上的大湾区”
在珠西枢纽新城,江门站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地标,见证着新城发展的日新月异。
2020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江门站,已建成江湛铁路、广珠铁路、广珠城轨3条轨道交通,正全力推进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珠肇高铁江门至珠海段建设,加快谋划广佛江珠城际、深南高铁等项目,争取开通更多省会城市方向始发列车,进一步突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未来,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路网将使江门站真正发挥珠三角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交通门户的重要功能,助力新会乃至江门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为了更好地打造江门对接港澳和深珠“东门户”,新会坚持交通先行,投入450亿元打响“交通大会战”。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将有效打通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任督二脉”。
同时,新会不断完善“四纵四横”高快速路网,将通过区内10条高速,北连广州都市圈,中接深圳都市圈,南通香港澳门,充分融入“广深港澳”1小时经济生活圈。进一步织密内联外畅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国道G240、沙古公路、南镇大桥建设,创建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另外,抓好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设,优化整合码头和岸线资源,进一步发挥银洲湖“黄金水道”优势。
从昔日的水陆交通门户到如今的珠西枢纽新城,新会在承接港澳、辐射大西南地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维网路交通格局必将助力新会快速发展。
建平台
全面链接港澳创新资源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新会正加强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联合推动江门双碳实验室纳入省实验室体系,成为服务全省的低碳、零碳、负碳研发科创中心。同时推进中科健康创新生物科技产业园、中科院新会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吸引港澳高校创新团队和青年落户新会创新走廊进行创新创业,推动新会创新走廊提质增效。
金盟文创园作为江门“侨梦苑”新会园基地和新会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之一,积极探索“文创园区+产业+台港澳青年+文创专业团队”发展模式,拓展“搭建平台”“汇聚资源”“联谊交流”“促进合作”等功能,成为新会区持续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的重要“试验田”,坚持以侨引侨、以创为先、融合发展。
扬航电商科技产业园致力于打造港澳台及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商务交流平台,依托扬航产业园“同心圆”工作站的成立,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为目标,积极链接港澳台侨资源,打造良好的创新载体,推动新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新会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
今年,新会区制定了《新会区“港澳融合”工程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方案》明确提出,要着眼港澳所需、新会所能,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深入推进跨境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主动对接港澳高标准市场规则,深化与港澳公共服务领域合作,促进港澳人才、资源和项目加快导入新会。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新会学习、就业、创业和生活;多措并举帮企亲企,用心用情用力,助推港澳资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新会正紧盯“珠西城市客厅”定位,大力建设“一院两园三纵四横五馆”,高品质打造枢纽新城,高标准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区,与香港科技大学谋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吸引更多港澳优质机构落户,搭建港澳青年来新会发展逐梦的大舞台。值得一提的是,新会全力推进“同心圆”工作站创建工作,搭建了中外联谊、文化交流、创新创业、依法护侨等多样化的平台。据统计,全区已建成了25个“同心圆”工作阵地。
优服务
全面深化港澳政务服务改革
今年,一家由江门、广州投资者与澳门投资者共同出资成立的新能源电动摩托车企业通过新会“跨境通办”服务专区申请企业开办,不到两个小时,就在服务专员的指引下顺利领取营业执照。如此高效的业务办理,正是新会以大力实施“港澳融合”工程为抓手,推进“跨境通办”工作的成果。据悉,目前,新会共有港澳资企业近400家,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新会深入推进“粤港澳跨域通办”政务服务改革,实现工商、不动产、社保、税务等事项“跨境通办”,为港澳同胞和企业跨境投资、生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进一步加强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为港澳同胞和企业跨境投资、生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服务。通过引进港澳资企业来新会办厂、组织力量赴港澳开展拜访招商活动、建设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实施“湾区通”工程等,将“商事登记+智能审批”改革延伸到港澳地区。如在澳门新会同乡会设置“湾区政务通”智慧服务柜台,为澳门同胞提供65项便捷服务。
据了解,新会将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深化文化、医疗、法律、建筑等专业领域合作,聚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标准对标工作,引入市场化国际化服务理念、服务标准,提供更多充满“港味”“澳味”的专业服务。同时推进港澳跨境政务服务便利化,优化提升港澳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功能。
未来,新会将深入推进“港澳融合”工程,主动拓展与港澳合作深度广度,如加快引入总部企业和港澳金融商服项目,把枢纽优势转化成产业和城市发展新优势。这就需要进一步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努力为港澳同胞在新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主动对接、倾力服务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推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
【侨都赋能】
携手侨胞共建“首善之区”
以丰富的“侨”资源为基础,近年来,新会精准落笔,围绕“固根、铸魂、圆梦”建设主线,突出抓住华侨华人“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两个关键,在平台建设、活动开展、侨文化保护和宣传上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华侨华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综合服务、权益维护四大平台,推动“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维护权益、侨务智库”四大功能明显提升,全面提高引资引智引技成效,写好新时代“侨”文章,助推“侨都赋能”工程落地见效,携手侨胞共建“首善之区”,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引资引智
加快建设华侨华人 创新创业高地
一直以来,新会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
自推进“侨都赋能”工程以来,新会大力打造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平台,实施“侨资侨企”回归行动,推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推动“侨梦苑”新会园提质发展,吸引了广大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创业。同时,深入推进“湾区通”工程,深化与港澳城市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开设了港澳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为华侨华人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建设创新创业城,必须成为人才之城。如何打造华侨华人人才高地?
新会瞄准智库,蓄力迸发。目前,新会致力于壮大侨务智库,侨务智库功能正在不断提升,并通过实施“侨团侨领双百培育”和“新会青年侨务人才倍增”计划,推进与港澳官方机构的交流合作,夯实海外统战基础。接下来,新会将通过建设“侨智库”等举措,促进侨务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打造侨务资讯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
促进文化交流
锤炼人文新会国际魅力
文化是促进多方合作的“粘合剂”。新会与海外华侨华人在文化交流上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如何克服空间阻碍,利用同根同源的文化拉近与华侨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新会一直在布局。
近年来,新会大力推进冈州总会馆、新会图书馆筹建,打造有侨味的“唐人街”,开展“一镇一侨村”示范创建,打造蔡李佛国际武术交流基地;拓展港澳台侨青年研学交流,打造“同心圆”乡情文化交流基地,全面深化港澳台侨文化交流;开展侨文化保护工程,加强华侨义冢、古巴桥、梅阁码头旧址等的保护和活化利用,鼓励和引导村史、家族史、工业遗产、传统民俗等系列侨史展示场馆建设,多维展示侨乡文化魅力;提升侨文化外宣效应,发挥侨刊乡讯“集体家书”作用,创新电子化、短视频等传播模式,办好百年侨刊系列活动,提升海外宣传实效,讲好新会故事。
今年5月,新会正式开启首届“梁启超文化月”活动,并宣布从今年开始将每年5月定为“梁启超文化月”,助力打响“中国侨都”品牌,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侨智。8月6日,2022年“少年中国说”中国侨都国际武术交流大会在蔡李佛拳发源地——崖门镇京梅村启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增强侨都国际文化传播“软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新会还全力打造了《侨胞陈经纶的故事》《非遗文化三江舞金龙》《冬奥有“江门制造”》《侨乡元宵习俗》等十集具有侨乡特色的《侨故事 新会说》,截至目前,共有12名“小红星”登上“学习强国”平台,通过“阅读、品味、宣传、宣讲”侨故事、侨文化,312名青少年登上“相约新会”“文艺江门”等微信公众号,共同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搭建侨都赋能学习平台贡献新会青少年力量。
深化经贸合作
搭建与华侨华人贸易沟通桥梁
7月6日,中国(江门)“侨梦苑”新会园侨企展馆揭牌,以视频、图片、文字形式,分“领导关怀 凝聚侨心”“国门打开 侨资潮涌”“转型升级 工业振兴”“百花齐放 侨乡品牌”“情系故土 回馈社会”“侨都赋能 圆梦湾区”六大部分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参与新会经济社会建设的历史画卷。一幅幅画面、一项项数据,无不展现着新会与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同捞同煲”、共促共进的温馨历程。据统计,新会现有侨企694家,其中规上工业侨企137家。
从漫长的历史进程汲取经验——只有深化经贸合作,搭建与华侨华人贸易沟通桥梁,才能开启新的机遇之窗,助力新会企业对接RCEP成员国和欧洲国家合作机遇,推动新会产品走进东盟、欧盟。
近年来,新会致力建强建优中国(江门)“侨梦苑”新会园,目前已与4个侨商组织签订招商联盟协议,邀请国内外30个组织成为“南粤侨创基地”合作伙伴;推进与横琴“跨境说”电商平台合作,力争2023年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同时筹建侨贸商品交易中心,搭建“侨+商”合作桥梁;支持台企江门钧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市,争取成为江门首家上市的台企;推进3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建设,成立“留学生创业园”,策划“启超杯”文创大赛、文创市集等活动,吸引港澳台青年进驻;丰富“同心圆”乡情文化交流基地内涵,拓展港澳台侨青年研学交流,讲好侨胞爱国创业故事,坚定投资信心。
【文旅繁盛】
打响“启超故里”“中国侨都”“千年古郡”品牌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第五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新会成功上榜,成为广东省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地区。
千年古郡,人杰地灵。新会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锚定目标:构建文旅繁盛新格局,在打响文化品牌上树标杆、做示范。新会以赓续“文盛武兴”文化基因,聚焦启超文化、华侨文化、冈州古城文化三大主题,擦亮“十个一”文旅品牌,形成文旅融合、繁荣发展新局面。
充分发挥 “启超故里”名人优势
新会是梁启超先生的家乡,深度挖掘梁启超精神内涵,传承家国情怀,是赓续“文盛武兴”文化基因,树立新会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新会充分发挥名人故里优势,整合提升梁启超故居、小鸟天堂、陈皮村等资源,把茶坑片区打造成为中国文化名村。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团体交流合作,挖掘提升梁启超思想及其时代意义,征集、整理“启超文化”典型项目,加快形成启超文化品牌体系和标识系统。
据了解,新会已和清华大学全面对接,聘请清华大学专家团队编制《新会茶坑村建筑修缮改造与环境提升工程》方案,对梁启超故居东侧6栋旧建筑物进行修缮改造以及对围合的广场进行景观打造,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以保护历史风貌、提升茶坑村和启超文化内涵为原则,将其打造成高水平文化研究交流阵地。同时,聘请清华大学专家团队编制《新会茶坑村文化装饰展陈工程方案》,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主线,挖掘茶坑村名人梁启超及其家族爱国报国的高尚情操,再现梁启超先生壮阔的人生经历,突出梁启超先生高远的理想追求,还原梁启超先生深沉的家国情怀。
新今年5月,新会首届“梁启超文化月”活动启动,同时宣布将每年5月定为“梁启超文化月”,全力打响“启超故里”品牌。同时,新会将办好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深化“少年中国说”文化交流品牌。建立启超家风传承城市联盟,广泛推介梁启超“一门三院士”传世家风。
凝聚侨心侨力侨智
回眸历史,新会乡亲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冈州会馆”,“冈州”这个名字在新会海外乡亲心中举足轻重。目前,新会正筹建“冈州总会馆”,延续海外老一辈侨胞的冈州会馆情谊,开展联谊、寻根、留学等多元合作交流,着眼于海外所需、新会所能,主动对接、倾情服务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
为推动更多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回家乡感受发展、参与建设,新会凝聚侨心侨力侨智,深入推进“侨梦苑”新会园建设,探索打造中国侨都创业创新基地。谋划建设中国侨贸商品交易中心,吸引侨资发展新会陈皮等特色产业,助推新会产品走向世界。
此外,新会通过加大侨文化保护力度,完善侨史展示场馆,启动“一镇一侨村”示范创建,讲好新会华侨华人家国故事。继续举办海内外青年暑期实践活动,擦亮新会大学生返乡实习名片。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
今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会的烧腊制作技艺(新会古井烧鹅制作技艺)、蚝油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目前,新会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6个,数量居全市第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会打响“千年古郡”品牌的底气所在。
8月6日,2022年“少年中国说”中国侨都国际武术交流大会在蔡李佛拳发源地——崖门镇京梅村正式启动,海内外武术爱好者欢聚一堂,各家各派上演“云切磋”,以武会友,一招一式尽显中华传统武术之魅力。蔡李佛拳作为中华武术文化最早向海外传播的代表性拳种之一,目前,全球共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蔡李佛功夫总会或联会,蔡李佛弟子门生已超过1000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蔡李佛拳已成为新会一张响亮的“国际名片”。
近年来,新会加大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蔡李佛拳等非遗文化保护力度,支持新会陈皮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动李锦记蚝油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争取到2025年所有市级非遗项目都有代表性传承人。
此外,新会将联手杭州深挖崖山历史价值,传承弘扬崖门海战文化。强化历史文化名村名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凸显疍家文化、皇族文化等。
【企业成长】
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
扎根新会 “富华铸锻”品牌享誉全球
走进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熔化、造型、打磨……富华铸锻的八车间拥有我国最先进的自动化铸造生产线,一件件高附加值的制动鼓产品源源不断下线,彰显着行业龙头的魄力。
2009年,广东富华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新会区沙堆镇金门工业园,十多年来,这家拥有港资背景的企业深耕新会,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半挂车轮毂、制动鼓等汽车铸件及集装箱角件生产企业,“富华铸锻”品牌享誉全球,成为行业龙头。新会制造有了富华铸锻的加盟,也更添动力,底气更足。据统计,2021年,富华铸锻全年营业总收入达19.95亿元。
目前,富华铸锻占地80公顷,现有员工约1500人,拥有潮模砂造型生产线6条,壳型生产线1条。公司以“创新进取、客户至上、精细管理、持续改进、诚信沟通、争创一流”为质量方针,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于2012年通过了ISO/IATF16949:2009质量体系认证。富华铸锻还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了广东省专用车及商用车零部件铸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获得授权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外观专利6项,铸件品质稳居国内先进水平。
从人工锻造,再到向自动化突破,富华铸锻紧紧盯住先进装备制造业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同时也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目前,沙堆镇正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发展重点,依托富华铸锻等龙头企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扎根新会多年,我们早已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近年来,新会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抢抓 建设机遇,新会不断完善自身建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各项暖企政策非常贴心。随着港澳融合的深化,有更多的扶持政策便企惠企,相信我们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期待合作共赢。”富华铸锻董事长冯洪海表示。
多年来,富华铸锻时刻关心着地方发展,尤其注重在人才培养、带动就业、助学助困等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见证者说】
新会区葵乡柑普茶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伟钊:
会有更多港澳青年来新会创业
“城市面貌越来越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职业认可度逐渐提高,十年来我见证了新会的蝶变。”江门市三级高层次人才、新会区葵乡柑普茶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伟钊为新会的发展点赞。
“2009年,我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到香港工作,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在一次回乡探亲时,接触到柑普茶,我觉得这个产品很有发展潜力,于是毅然辞职回乡创业。”梁伟钊是香港人,祖籍新会。他之前虽然在香港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是对家乡的牵挂和发展家乡的情怀让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当时,新会的经济发展与香港存在很大的差距。”梁伟钊回忆,“近年来,新会变化很大。在城区,城市建设更加现代化;在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随着江门站的建成通车,新会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创业的头两年真的非常艰苦,很多开支都超出了预算。但是我觉得新会陈皮和柑普茶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梁伟钊表示,近年来,新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江门市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新会区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为回乡创业就业的港澳同胞、有志青年提供了帮扶和支持。
“乡村工匠职称评选,为我们涉农从业人员提供了一条上升通道。体现了新会对人才的重视和认可。”去年年底,他参加广东省首批乡村工匠高级工程师评审,获得了乡村工匠生产应用种植技术高级工程师职称,今年被认定为江门市三级高层次人才。
“我的堂弟在澳门读大学,我向他介绍了新会的创业氛围和相关政策情况,他也表示有兴趣回新会发展。”梁伟钊表示,“现在 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港澳青年来新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