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已成为网格员的“好帮手”。区耀辉 摄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致广大而尽精微,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又要下足“绣花”功夫——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紧抓我市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城市机遇,以建设“两中心一基地”为契机,发挥国家高新区优势,党建引领、科技支撑,通过产学研协同,为治理赋能、为产业增效,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将省、市有关防疫情、稳经济、控风险的各项要求落实落细,强化科技赋能,打造基层“智”理“样板间”,以“江海之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文/李雨溪 何榕 陈婵
依托大数据、联通“平安通”,通过一台如手机般大的“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网格员就可实时掌握特殊人群的服务需求。“这是‘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升级迭代后的新功能,能让我们精准掌握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江南街道建联社区专职网格员张君华说。 在大批“核酸小屋”投入使用的基础上,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依托“两中心一基地”的科研实力,推出核酸检测小程序、研发自动核酸检测机械手,希望通过小程序的有序分流和机械手的协助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提高疫情防控效率,目前这两项成果已进入测试阶段。 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江海探索”中,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持续探索,紧抓科技这一关键词,以“两中心一基地”为“智慧大脑”、网格化管理为“智慧底座”、智慧网格员队伍为关键元素、社会治理产业为“战略落脚点”,逐渐推动“人海战术”走向“智慧治理”。
“江海探索”推动“人海战术”走向“智慧治理”
A
动力 “最强大脑” 让城市更安全群众更舒心
去年,“两中心一基地”(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应用示范基地)落户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宁到“两中心一基地”考察时表示,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正与江门各级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高质量推进“两中心一基地”建设,加强全链条研发和场景化应用,努力把江门打造成为全国社会智慧治理的“样板间”。
作为政法领域唯一一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是唯一一个受到国家部委工作指导的创新平台,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落地后,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立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引进高水平科技企业,推进社会智慧治理研发产品的科技立项。
江海区“两中心一基地”工作专班成员梁辉远表示,目前“两中心一基地”已进驻25家科技企业,数量比今年上半年翻了一番,工作专班还出台了《高新区(江海区)支持市域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给予企业资金、政策支持。
目前,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还拥有一支由25人组成的科研团队,他们立足基层,从事基层治理的技术研究。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主任林华介绍,结合本地文化、地域特色,该中心已出台“三年计划”,为全市基层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做出产业规划,并最终向全国转化江门治理经验,推广江门产品,助力江门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标杆城市。
随着“两中心一基地”这一“最强大脑”持续提供强大动力,一项项科研成果正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实现落地转化,并逐步在全国推广,让城市更安全、群众更舒心。
“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就是“两中心一基地”面向基层治理领域推出的首款网格员单兵装备,内载芯片来自全球少数具备全场景通信技术的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目前该服务仪已完成迭代升级,对接‘平安通’‘粤政易’‘粤平安’三个系统,可实现网格员任务派发、分层分级管理数据等功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大作用。”梁辉远表示。
在手机预约7天以内的诉讼“外送”调解服务,可选择“专家上门”,“一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两中心一基地”的技术支持下,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以外海街道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将信访“外送服务”接入“粤省事”平台,市民办理信访事项如同点外卖般方便。“科研成果均来源于基层治理实际问题,基层提出需求,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梁辉远表示,“两中心一基地”工作有的放矢,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基层治理也能越来越“聪明”。
目前,“两中心一基地”科研人员正在开展无人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建设江海区三维影像地图引擎,打造“孪生城市”基础平台。有了这一平台,台风还未登陆,系统就可以精准算出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区域,及时向学生、家长和过路司机发出预警;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时,公安、消防等部门也可获取三维地图进行指挥、处置。
B
抓手 智慧网格 让基层治理如虎添翼
网格组织体系建设是网格化管理的“底座”和重要抓手。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以行政村、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若干楼院等为单元,在将全区优化调整划分为190个网格的同时,制定“最小单元”设置工作指引,将190个网格细分设置出2590个“最小单元”。
同步完善的还有网格党组织设置。全区190个网格全部完成党组织组建,共组建网格党组织(含党小组)168个,网格党组织书记由网格长担任,实行网格化管理“一肩挑”。
完善网格功能,高质高效强化基层治理。江门高新区(江海区)通过实行网格事项准入制度,根据区级统一制定的网格事项清单指导目录,优先将疫情防控、外来人口统计、出租屋管理等事项列入第一批网格事项。每一个网格对“人、地、事、物、组织”等43项基础信息开展排查核实,完善形成《网格基础信息工作台账》。
在此基础上,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依托首批“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试点城市优势,利用“两中心一基地”技术优势,打通“粤平安”综合网格服务管理平台、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系统、综合态势展示分析三大应用平台,搭建一张“智慧网格地图”,导入基础信息数据底板,实现网格“人、地、事、物、组织”可视化呈现,努力建设“多网融合、一网受理、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的网格管理平台,让基层治理如虎添翼。
智慧网格的建立,大大方便了网格员的工作,网格员在巡查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粤平安”APP上报网格事件,简单事件上报后立即自办自结,需要职能部门协同解决的事件由指挥中心在一日内派单所属网格或职责部门,简单事项即接即办,复杂事项在15个工作日内彻底解决。网格员还可以通过该APP了解事件的实时处置进度,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截至9月23日,“粤平安”APP全区共上报网格事件14015条,办结13966条,办结率99.6%。
“有了‘粤平安’综合网格服务管理平台,我们开展群众服务和处置网格事件都轻松了不少。”外海街道直冲村专职网格员陈燕婷感叹,“我们在网格中遇到的问题经常需要多个部门协作解决,过去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反复协调沟通,既增加了工作量,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如今网格事件提交,部门立即响应,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了。”
C
示范 打造多元融合 功能多样智慧队伍
网格员是决定网格化管理成效的关键因素。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每个网格建立1个由网格长、专职网格员、专业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组成的网格小组。所有网格员进行“入网”培训,并按照《江海区村(社区)专职网格员工作指引》,落实7类19项具体职责,实行“五必知五必访三必到”的“553”工作法。
与智慧网格相适应,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打造多元融合、功能多样的智慧队伍,通过持续升级智能网格员装备、全面开展智慧网格员培训,为其他地方作出示范。
持续升级智慧网格员装备——
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每个网格员的摩托车都配备有两个“百宝箱”,里面装着手电筒、充电宝、灭火器等装备,其中“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是最受网格员欢迎的移动办公“神器”,它比普通手机略大一点,却能让网格员彻底摆脱“纸质档案、个人电脑表格档案”重复录入系统的困扰,还能打通各数据系统间的壁垒。
经迭代升级,该服务仪具有一键身份证校验、一键人像识别等功能。此外,该服务仪新增了特殊人群服务功能,并具备长文本语音自动识别能力,普通话、粤语的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大大降低了网格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科技创新产品的加持,使得基层网格员能够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在日常巡查走访过程中,快速掌握社情民意和防疫态势,实时上报网格事件,及时处理矛盾问题,实现了群众诉求的梳理汇总、分类分层分级管理。
目前,“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已经与防疫工作和网格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它助力下,相关问题应答率提升70%,处理问题数量增加3倍,网格员工作强度降低30%。
全面开展智慧网格员培训——
8月18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在全市率先举办为期3天的“江海区专职网格员能力素质培训班”,针对专职网格员实际工作需求,以“理论+实操”的方式,安排了网格化管理专题、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技巧等7门课程,并加入了队列会操、消防安全实训课程等实操课程,重点加强“粤平安”平台、服务仪的使用培训,让网格员在事件的处置中更加高质高效。
“翠园里7号4楼阳台防盗网有两片铁皮快掉下来了。”今年5月,江门遭遇强降雨天气,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江南街道专职网格员区美玲在排查时发现了一个安全隐患。因为业主当时不在市内,网格员熟练通过“粤平安”信息化平台上报“吹哨”,职能部门“接单”后,迅速安排专业人员到场,及时排除了隐患。
D
落点 形成社会治理产业生态
依托多个国家级、省级平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在推进基层治理过程中,积极促进政、产、学、研、用五方面深度融合,健全“技术研发+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产业培育体系,以“揭榜挂帅”科技立项模式,共同研发市域社会治理应用系统和单兵装备产品,形成社会治理产业生态。
今年4月,市政府与深圳航天工研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央地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江门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一周内,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便紧跟市委步伐,狠抓工作落实,完成与深圳航天工研院子公司航天科创的签约,推动航天特色产业孵化器、特色产业加速器两大项目落户,为基层治理工作注入“飞天科技”、创新力量。
据悉,航天特色孵化器项目将用5年时间,以孵化器为载体,建设科技产业创业孵化链条,构建支撑科技引领、产业带动、人才引进的产业化平台,为我市孵化不少于130个优质项目,引入上千名创新人才,建成省级孵化器示范项目,塑造航天江门社会智慧治理及安全应急特色孵化器品牌。
航天特色产业加速器项目将结合江门发展社会智慧治理和安全应急管理产业的工作目标,以智造港为载体,导入航天技术特色产业链,搭建工业园公司系统化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园区示范点,实现特色产业企业的快速集聚,力争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加速器,打造航天技术特色产业园区。
目前,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已成功导入“航天科创”创新服务体系,在“两中心一基地”建设1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其中800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在江海区智造港,5.3万平方米的加速器也已完成建设,目前已对接260多项成熟的安全应急和社会治理产品,储备15家计划入驻的企业。未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还将与航天科创共同打造航天社会治理南方生产基地,推动一批合作项目落户。
不到一年时间里,“两中心一基地”已经成为各类科创企业蓬勃发展的“大舞台”,数字广东智慧社会应用技术开发中心、华为(江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海康威视(江门)AI视频赋能技术创新中心、数鹏通智慧城市运行监测预警和应急智慧应用研发中心、广州中科凯泽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布在不同楼层,在不同领域产出创新产品。
广州数鹏通科技有限公司进驻“两中心一基地”后,设立了“智慧城市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研发中心”,承接全市“智慧应急”创新工程建设工作,为预防和妥善应对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各种灾害突发事件提供支持。
广州数鹏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翔说:“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为加速技术创新并将技术成果落实到应用中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
广州中科凯泽科技有限公司则以交通桥梁作为应用场景研究示范试点,构建满足重点人员实时监测、异常行为分析、智能分级预警、路况监测分析、多维数据统计等的全方位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
梁辉远表示,目前“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核酸采样机械手等科研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转化,江海区在江门锦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了“两中心一基地”生产基地,促进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以“江海经验”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坐拥30万平方米、年产值10多亿元工业园区,村集体收入突破6000万元……这是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外海街道直冲村目前的情况。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探索“街道+村+园区”的发展模式,结合网格化管理,不断成长为实力与颜值兼备的“明星村”。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城乡巨变的例子,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不胜枚举。 在广袤的农村,“一村一品”的创新治理手段,让村变美,民变富;在城区各社区,党建引领正在破解各种治理难题;在产业园区,各种重点、难点问题正在被攻克……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正在探索各领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独特路径,以“江海经验”破解城市、乡村、园区治理难题。
A
园区治理 打造“江海样本”
“有了‘团体码’实在是太方便了,不用再逐一收集员工核酸检测、行程卡等信息的截图。”近日,位于外海街道永康社区一重点工业园区网格内的广东威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在专职网格员的指导下,使用上了“团体码”,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作为江门市唯一的国家高新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现有工业企业4500多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06家,在职员工超7万人。面对辖区企业数量较多、人员流动频繁等情况,江海区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园区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把网格化工作优势由社会领域延伸到经济发展领域。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将厂企纳入网格化管理,根据企业分布情况、各网格特点,划分了25个重点工业园区网格,设立江海区园区治理专班,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智慧治理。
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在重点工业园区网格设立683个厂企“最小单元”,发动厂企负责人、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员等担任兼职网格员和最小单元长,统筹经济、应急、市场监管、税务等专业部门进“网”入“格”,形成“街道—村(社区)—园区网格—企业”四级园区治理组织体系,用1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园区服务网兜起企业大小事,实现“管理不断档、矛盾不出格、服务不缺位”。其中,外海街道探索建立“1+21+N”园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为区域园区基层治理提供经验做法,助力打造园区治理“江海样本”。
此外,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依托网格化管理,构建常态化“暖企”、项目跟踪、园区服务等全链条园区网格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园区网格员努力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最大限度解决企业困难,持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园区企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今年以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通过重点工业园区网格协调解决企业困难近200个,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走访全覆盖。
B
乡村治理 形成“江海经验”
如今,走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的乡村道路上,时常可以看到网格员在各村(社区)奔走的身影。他们不辞辛苦、事无巨细,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织牢疫情防控“防护网”,不遗余力美化村庄环境。
在乡村治理领域,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以直冲村为试点,探索建立了村民小组长绩效考核制度,全面实施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出台村级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正负面清单,明确93项权责21条底线,把为民办实事、壮大集体经济等纳入考核范围,将考核等次与村民小组长的年终绩效挂钩,打破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焕发新活力,在原有村规民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创新实施“文明积分制”,以正面激励为主,通过量化村民公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督导方式,强化创建文明城市的措施,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和村民的文明素养。
作为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的前沿阵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英南村不仅充分发挥乡情力量等农村传统治理资源的作用,还充分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和方式,通过设立议事会议制度、党员责任岗等举措,实施依法治村,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形成立得住、叫得响、可复制、可推广的“江海经验”。
C
社区治理 构建“江海模式”
“红色驿站真的很方便,让我们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在江海区万达广场的红色驿站里,正在充电的饿了么外卖小哥宋广说道。今年以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在商圈、步行街、银行网点、工业园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聚集区域建设7个红色驿站,为他们打造一处“红色港湾”。
为了更好地服务、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今年以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同步推动圆通速递、饿了么、抖音等合作方或服务站点组建党支部,引导更多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担任兼职网格长、最小单元长,参与城市基层治理。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江门高新区(江海区)通过吸引更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等方式,构建起社区治理的“江海模式”。
作为江南街道新中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金羚集团党委捐赠多台空气净化机,支持“爱党·爱家”积分制度的推行;江海区人民检察院党总支捐赠电饭锅、电磁炉等小家电作为积分兑换礼品,丰富“积分制”兑换的“奖池”,调动居民参与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
试点先行、总结推广、全面覆盖。今年以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全区全面铺开小区党组织建设,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员联系户”的城市基层组织架构,并通过组织开展社区“大党委”换届工作、推动兼职委员下沉网格、开展共驻共建、举办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投入疫情防控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汇聚基层治理合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推行每个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联系一个网格的工作机制,将各方资源向网格倾斜、向重点人员倾斜,可充分释放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与基层治理活力。”江海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数读
●按照“一格两员”标准,全区配备专职网格员383名、兼职网格员2192名、最小单元长2590名,成立网格党组织168个。今年以来,区、街、村三级共举办网格员培训班超过300期,参训人员超7000人次。
●充分发挥网格“人、地、事、物、组织”等43项基础信息的数据支撑作用,每个网格根据网格基础数据建立特殊人群名册台账。
●全覆盖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推动2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担任兼职网格员、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组建400多支党员先锋队和党员突击队,18名区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担任“驻网格领导”,40个区直单位作为“驻网格部门”。
●出台《江海区网格事项准入制度》,规范职能部门“入格”事项的准入程序,目前已出台2批网格工作准入事项共65项,其中,综合巡查类27项、协助办理类14项、信息采集核实类24项。
●为63个村(社区)配备网格巡逻车69辆,网格员单兵智能装备“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已经完成V2.0升级,助力网格员处理问题数量增加3倍,工作强度降低30%。
●开展疫情防控政策“点对点”全覆盖宣传发动,全区网格共计配备336个小喇叭,通过网格员走街串巷、上楼入户等形式不间断开展“小、快、灵”宣传,重点覆盖村居出租屋、工业园区、酒楼商超、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
●打造麻三村外来人口管理、新华村微网格精细化管理、江翠社区为民服务平台建设等16个村(社区)示范试点。结合区域实际重点打造产业加速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直冲村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2个园区治理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