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大力实施“工业振兴”工程的江门来讲,亟需重点解决城市不够“青春”、缺乏活力的问题,建设“青春江门”,实现引人入江、留人住江,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工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江门近年来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实施“工业振兴”工程,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才是第一资源。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支撑,而我国目前人口的数量红利正在逐步消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等统计数据显示,相对于大湾区其他城市,我市存在人口吸引能力不够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小幅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对于正大力实施“工业振兴”工程的江门来讲,亟需重点解决城市不够“青春”、缺乏活力的问题,建设“青春江门”,实现引人入江、留人住江,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工人支撑。
一是实施青年安居工程,筑牢乐业基础。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每年筹建一定数量的“拎包入住型”小户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优先供应来江门就业创业的青年大学生。各县(市、区)要加大青年公寓保障力度,扩大保障范围,给予适当补贴。积极建设运营青年驿站。鼓励各县(市、区)采取从当地青年公寓、保障性住房中提供一定房源或与快捷酒店合作等方式打造青年驿站。青年驿站为外地来江门求职应聘大学生(凭毕业证毕业两年内自动获准)提供5—7天免费住宿。同时,结合全市开发区、产业社区建设,配建一定数量的青年公寓、产业社区公寓,为吸引青年人才来江门提供良好居住条件。保障青年租赁住房权益。外地来江门就业创业青年大学生,可优先承租保障性租赁住房,享受1个月到3个月的免租期。实行租售同权,给予承租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人与购房人同等的子女入学、医疗等公共服务权益。
二是实施教育提质行动,解除后顾之忧。强化托幼与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壮大发展高等教育。特别结合江门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园校双驱,努力提升职教学生在江门的就业比例和便利度。加快职业院校与园区共建产业学院,培养园区急需的产业技术人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招生即招工”的“校企双制”技工培养;探索在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共享职校”,园区和企业可与多所职业学校在“共享职校”内联合办学,共享办学资源。
三是强化城市青春特质,建设青年乐城。规划建设更多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包括公园、青年广场等公共社交空间,体育场馆、慢道等运动社交空间,影院演艺和图书阅览等公共文化空间,咖啡馆等休憩社交空间,露营等自然交流空间,以及在一些重点商圈、重点产业社区等人流密集地区建设微型集会空间。优化慢行体验,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重点,发展包括城市公园、步行碧道绿道、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在内的城市公交及慢行系统,促进绿道、碧道、山道、云道等各类慢行道串联成网,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电动车及共享单车布点停放设施,优化城市交通组织,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和外来人员出行便捷性。同时,积极探索通过“万里碧道”串起沿途各种城市公共服务空间,让慢行体验由“点”“线”拓展至“面”,构成“点线面”融合的空间格局。布局建设“青年之家”(为广大青少年及青年群体提供的公益性、综合性服务场所)。由共青团组织牵头负责,依托社区邻里中心,以“15分钟生活圈”广泛布局“青年之家”,实现“青年之家”或“功能站”在园区、街道的全覆盖。
四是完善青年友好的城市政策,建设暖心之城。提供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大学生到江门实习的,政府提供生活补贴。高校毕业生到江门工作,可以享受2万元到40万元不等的生活补贴或购房租房补贴。提供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不断完善青年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孵化场所,提供最高3年租金减免。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助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劳动用工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实施满足“社会化灵活用工”需要的社保制度,制定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办法。
五是营造城市青年文化,建设活力之城。加强城市青年文化体育营造,充分利用五邑华侨广场的区位、文化、展示、空间资源,特别是建设、营造和丰富五邑华侨广场的以户外音乐演艺、大屏体育直播等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景,进一步集聚人气和商气,打造江门地标式青年主题文化街区。努力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持江门演艺中心存续发展。鼓励文艺团体、事业单位创作更多的音乐舞蹈演出活动,丰富青年人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加强青年人消费热点营造。咖啡、茶饮、露营、网红、足球……这些就是青年的符号。要针对青年人的消费特点,建设更多的奶茶店、咖啡厅、露营地、夜间经济场所等,满足青年人生活、社交需求。可探索在滨江大道、圭峰山滑草场片区等规划建设露营地,完善露营硬件设施,同时辅以政策支持和规范,以“露营旅游”为“青春江门”添彩。加强“夜侨都”品牌营造,重点打造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首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之一),如尽快启动建设已初步完成规划的连接商圈各主要建筑体(群)及周边主要公园绿地的“城心轴线慢行道系统”,以进一步完善商圈道路互联互通和人员流动的无缝对接,提升夜消费的吸引力。
(刘志坚,作者系江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五邑大学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