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海街道拆除文化中心围墙,将文化中心大院停车场改造成公共停车场。张叶青摄
江门日报讯 (记者/李雨溪 张叶青) “我一路从佛山开车过来,发现江门这里真是好,停车规范、不收费。尤其是在外海文化中心,私家车直接开进机关大院,真正便民、利民。”昨日(1月5日),佛山游客陈先生谈起自驾游行程,满是感慨。
去年12月底,江海区外海街道文化中心这堵有着30年历史的围墙被拆除后,不但缓解了周边地区的交通压力,更让市民和游客切身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
文化中心位于外海街道中心地段,周边有学校和农贸市场,人流量大,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周边群众。围墙拆除后,这一片区直接增加了123个小车位和摩托车位,停车不再难。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中心大楼门口,原本围墙所在位置也已划车位、停满车辆,马路边沿已全部被抹平,方便市民停车。
此前,外海街道曾因车辆乱停乱放、车位不足等问题被要求整改,拆掉围墙也是街道决心改善停车环境的实践。
外海街道党工委书记邓群标表示,管理好交通的同时要保证有足够车位,街道、区相关部门想了很多办法,首先是将内街小巷“应划尽划”,却仍没能满足群众停车需求。“在随后的摸排中,我们发现文化中心内有闲置车位,便尝试拆围墙、建公共停车场,实实在在为群众提供便利。”邓群标告诉记者,此举除了增加车位,更带来多方面积极效应,大多数市民能文明停车,政府与群众距离拉近,文明创建行动得到更多市民支持。
拆掉机关围墙,不只是拆掉有形的墙,更是无形“心墙”。文明观察员敬叔说:“停车难,但敢于盘活资源就不难。倡导城市文明,只要政府敢做表率,就能有良好风气。”
不仅是外海,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氛围下,多地都盘活街头巷尾闲置地,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着力提升市民幸福感。
在江海区礼乐街道,闲置的村集体厂房被改建为临时停车场,新增了200多个车位,并引入社会投资建共享洗车房;城轨桥底的闲置地同样被利用起来,建设临时停车场。为了提升停车环境,礼乐街道出资将烂泥地硬底化,一下增加了190个停车位;新华村的杂草丛生的荒地变身临街停车位,考虑周边实际情况,规划有24个货车车位、60个小车位……
谈起家门口的变化,礼乐街道居民王满堂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增划停车位解决了好多问题,有车子的居民都很开心,大家不用再争先恐后地抢车位,市容环境更美好,生活更加便利。
相关新闻
外海街道七大市场同步升级改造
针对91项问题制定一对一整改措施
江门日报讯 (记者/张叶青) 1月5日,记者来到江海区外海街道中心市场,市场周边小汽车、摩托车等顺向、有序停放,市场各个入口井然有序,市场内天花墙已完成粉刷,各个铺位的招牌架已全部更新。“完全大变样,环境靓了,过来买菜非常舒服。”市民陈先生说。
为切实整治农贸市场及周边脏乱差问题,江海区外海街道对辖区内七大农贸市场开展集中升级改造。据外海街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小组成员马振辉介绍,此次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由街道文明城市创建办公室牵头,规划建设办、经济发展办、属地村居及市场管理方等部门全力协调配合,每间市场投入100万元左右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为了不干扰市场正常经营,我们都是晚上才开工,下一步还将对市场地面进行油漆、更换灯罩,增加LED灯照明、增加通风排气扇、增加雨棚等。”马振辉说。
同时,外海街道还制定了《外海街道市场升级改造清单责任分工表》,针对七大市场共计91项问题,一对一制定整改措施。
“为了让整改见成效,实现市场文明创建工作长效常治,我们还组建了‘市场七人组’。”马振辉说,“市场七人组”由外海街道联合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对以农贸市场为中心、半径300米范围内区域划定网格,对网格内文明城市创建整改工作分组包干,责任到人。“例如,市场内部整治由经发办督促市场管理方落实主体责任,并与市场经营店铺签订承诺书,落实各商铺门前‘三包’责任;城管部门则落实市场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并进行全天候巡查督促等。”马振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