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翠仕
周卫华
梁振权
熊薇
2月27日,江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4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围绕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银发经济、提振消费等热点话题畅所欲言,为江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他们分别是: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服务总监詹翠仕,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卫华,澳门江门同乡会副会长梁振权,江门市委党校副校长、江门市行政学院副院长熊薇。
文/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图/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詹翠仕:
打造大湾区养老优选地
近年来,江门逐渐成为大湾区老年人“跨城养老”的热门选择。詹翠仕建议江门高质量发展机构养老,打造大湾区养老优选地。她说,政府应给予机构养老更多政策支持,分等级、类别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在用地等方面提供优惠补助,吸引连锁品牌落户。她表示:“我们要在社区嵌入养老服务中心,在农村提升敬老院服务水平,推动医养结合,实现医疗与养老机构的双向对接。”
日前,新会区养老中心入选“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詹翠仕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好政策制度的协同衔接,做好宣传和服务,推动“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落地实施;同时,鼓励多层次养老机构融合发展,引入高端养老社区,发展特色养老机构,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在人才培养方面,她呼吁本土院校开设养老相关专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人才职业设置及评价制度。她说:“还要大力发展医疗、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智能照护等养老产业,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消费体验,助力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周卫华:
借助科技打造“心安城市”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一再成为热议话题。周卫华呼吁公众要像重视生理健康一样关注心理健康。他建议,政府应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同时,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确保专家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周卫华特别指出,儿童青少年处于心理健康快速发展期,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鼓励其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为其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此外,职场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快递员、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完善职业伤害保障体系,加强劳动能力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
科技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周卫华建议,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和分析心理健康数据,为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数据支撑,并提供干预、转介等服务;通过规范化心理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数字化终端建设,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心理支持和建议,共同守护“心”健康,打造“心安城市”。
梁振权:
深化“世遗双城”交流合作
江门、澳门一直以来交流合作紧密。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抢抓“澳门+横琴”发展新机遇,支持促进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梁振权认为,可促进两地高校深度合作,联合设立科技创新中心或实验室,促进两地科技人才互动交流。他表示,近年来,江门、澳门围绕陈皮、照明、新能源等产业的科研合作已初见成效,要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可探索两地共同设立专项基金,推动创新科研成果落地。
中医药方面,梁振权建议设立中医药产业园区,吸引澳门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形成产业链;探索设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专注于中医药现代化、新药研发等领域,并通过澳门推动中医药产品进入葡语国家市场。
在 ,江门、澳门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两地可以加强旅游资源合作,共同开发打造‘一程多站 世遗双城’湾区精品旅游线路,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梁振权说。
熊薇:
从“经营景点”转向“经营城市”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对此,熊薇建议江门抓住青年消费群体,实现从“经营景点”向“经营城市”的转变。
熊薇提出,江门应把整个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通过引入特色餐饮,举办马路生活节、大学生音乐节等,不断丰富城市旅游业态,“要利用好我市工业遗址,打造遗址公园,创新设计City Walk旅行路线,营造一批沉浸式体验的微场景,增强青年在地化体验。”
她指出,江门文化底蕴深厚,可以活化改造侨乡老建筑,提升城市文化对青年的吸引力;同时,开设青年驿站“文旅旗舰店”,加快引进一批文创工作室,设计打造“文物显眼包”,常态化开展“文化+”“艺术+”等特色休闲活动。
熊薇还建议,以年轻的视角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让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文化活动以及青年生活方式,成为江门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