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2年1月13日以差额票决方式确定江门市人民政府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如下(按大会得赞成票多少顺序排列):
一、强化疾病预防和就医保障,提升卫生健康水平。为全市具有江门市学籍、新进初中一年级14周岁以下未接种过HPV疫苗的女生,按照知情自愿原则免费接种HPV疫苗。落实门诊医保共济,完善普通门诊医保统筹制度,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将部分治疗周期长、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疾病门诊费用纳入共济保障,扩大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2022年为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招录培养100名本科、专科医学生,补助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补充农村卫生人才。完善全市卫生信息平台功能,本年度启动全市影像数据中心及AI辅助诊断系统建设(为期4年),实现医疗检查结果、病历、处方、影像等数据共享。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院扩容提质建设,提升妇女儿童卫生保障水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健康大楼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优化全市18家发热门诊(室)建设,加强发热门诊哨点监测作用,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为发热患者提供更精准、快速的辅助诊疗服务,确保可疑病例早发现、早识别;强化收容、诊疗能力,为发热患者提供一站式就诊服务,提升闭环管理质量。
二、提供优质基础教育,努力让学生“上好学”。增加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增加公办学位约1.5万个。大力提升基础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市直、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提高至每生每年1000元,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提高至每生每年800元;公办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市直、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提高至每生每年1500元,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提高至每生每年1300元;公办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市直、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提高至每生每年2500元,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提高至每生每年2200元;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市直、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提高至每生每年2000元,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提高至每生每年1500元;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提标部分不少于50%用于教师培训。大力支持西部提升基础教育,试行师资队伍“东聘西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结对双方互派教师支教跟岗240人;开展全市教师免费培训约1.3万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服务时间100%达到“5+2”。筑牢校园安全,扎实开展校园护园行动,巩固提升中小学幼儿园“4个100%”安全防范建设。市直、各县(市、区)各选取两所中学试点开展“心理关爱进课堂”项目,开展心理课程、心理辅导,打通重点学生绿色关爱通道。
三、加强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和自然灾害风险监控,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加强日常校园食品安全检查,重点加强农村学校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每学期对全市1174所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全覆盖,提升农村学生膳食安全水平。完成药品监管抽检768批次,市内集中招采中标药品监督抽检覆盖率100%。全面提升食品监督抽检效能,提高监督抽检的针对性和靶向性,严防问题食品流入人民群众的餐桌,全市完成不少于2.83万批次(包含农业农村部门抽检种植、养殖环节不少于8300批次,市场监管部门在市场流通、餐饮和生产等环节抽检共不少于20000批次)食品抽检任务,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6批次,其中,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用农产品监督性抽检不少于5700批次,食用农产品监督性抽检量达到每千人1.2批次。完成农村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00%全覆盖。加强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在全市230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及时公示快检信息,对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100%,全年快检不少于55万批次。加强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建设6个、26条车道超限车辆电子抓拍监控设施点,完成5个治超卸货站场建设。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梳理全市气象、地震、水旱、海洋、森林火灾等五大自然灾害致灾因子,调查约1600处公共服务设施、约500家重点企业、超过280万幢房屋、1万公里公路和103个码头泊位、835公里市政道路和205座市政桥梁等承灾体信息,摸清约10000处应急救援场所、应急物资点、群众家庭户等综合减灾资源(能力)情况,重新整理约5000条历史灾害数据,进一步掌握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为我市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推动50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恢复蓄水量0.4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0.21万亩,保护人口14.64万人。
四、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水平,增强服务可及性。加强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932元提至950元;按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6倍提高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200元、250元提至220元、280元。扩大救助范围,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推动“平安通”提质扩面,建设“平安通1+7”服务中心,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服务深度融合,将政府资助范围扩展至户籍75周岁至89周岁的独居老年人、纯老家庭成员、失能老年人、失独老年人,困境儿童和心智障碍者家庭。开展法律援助申请“市域通办”,实现全市全年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总数不少于4500件,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优良率达70%,群众满意率达90%,有效投诉率低于0.05%,优先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攻坚村内道路建设,除纳入搬迁、撤并、社区和城区建设规划的村庄,以及远离村庄的散居户和常年无人居住户的村外,实现全市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的自然村内干路路面全面硬底化。开展农贸市场改造和美丽圩镇建设,完成58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市所有圩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建设一批示范圩镇。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推进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安全设施改造及平交路口隐患整治,配置隔离栅栏、警示标志标牌等设施,全市完成排查、实施农村公路安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指数。全面推动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改造,着力推进桥梁安全隐患整治,对全市6座农村公路桥梁进行改造,新发现四、五类农村公路桥梁的处治率达100%,提升农村公路桥梁安全保障水平。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守住绿水青山。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系统、综合开展河流治理,抓好河流保护和生态修复。开展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推动宜林荒山造林和重点水源区域的疏残林、灾损林分、低效林分改造,2022年建设2.55万亩。开展“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专题活动,开展4场以上环保专题宣讲活动,为700家以上企业提供环保政策法规服务和重点企业“一对一”技术服务,派发专题技术汇编1000册以上,成功创建1家以上省级环境教育基地。
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开展全市古树资源补充调查,为全部古树名木挂上新的保护牌,重点保护7株一级古树和6株名木。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支持修复20处历史建筑,规范设置新会区、台山市历史文化街区标志牌。新增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动体育设施开放,确保全市公共体育场馆100%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八、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全市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500人次;新增技能等级获证人数不少于5000人次;实施“南粤家政”品牌计划,全年开展家政培训不少于5000人次;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技师学院荷塘校区建设全面开工,全市技工院校招生7000人。实施新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以新产业工人为重点群体,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整体提升新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推动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同步升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以上;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00人以上。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各级就业创业补贴惠及企业2000家次及劳动者1万人次;举办“乐业五邑”系列活动。
九、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安居保障水平。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工作,全市新增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间)。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全市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0个以上,惠及居民超3万户。全面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对燃气相关企业,燃气基础设施,燃气安全运行情况等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县(市、区)台账建档率达100%,并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治。
十、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拓宽跨省通办业务范围,实现群众就医、求学、养老、户籍业务等100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推动50项高频政务服务在港澳地区“跨境通办”。推进高频事项“一网办、一次办”,在全市推出100件“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在教育、民政、企业服务等领域推出10项高频事项实现“一网办、一次办”。加强基层服务设施建设,部署“粤智助”政府服务一体机,逐步覆盖全市行政村,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完成数字政府线上服务平台和市县两级政务大厅适老化、适残化改造。实施华侨回国定居和申请恢复户籍“一窗受理、并行审批、一并发证”;建设侨都侨情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系统;建立海外重点国家侨团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特此公告。
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2022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