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毕松杰 通讯员 杨小燕
下沙、原江门造纸厂宿舍及江门河北岸的“一河三岸”是我市中心城区的重要城市节点,是城市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江门的历史记忆。
近年来,我市城市新区建设突飞猛进,成效显著,但堤西路片区发展较慢,存在设施陈旧、交通混乱等问题,与新建成的下沙公园形成较大的反差,影响了行政服务中心、江门河堤西段一带的城市形象。
在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梁汉文联合众多代表提交了相关建议,提出通过兴建下沙—堤西人行天桥,促进“一河三岸”融合发展。建议引起了当地政府以及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行动落实建议内容。
以桥为媒,加强互联互通
江海区下沙片区经过重新定位、资源整合和景观提质,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一河之隔的堤西片区,曾是江门的繁华区域,如今却风光不再。许多临街铺位长期空置,制约了该片区土地升值、商业拓展和文化传承。市人大代表们认为,促进该片区高质量发展是摆在眼前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我们可以参照釜山人行天桥,在堤西和下沙之间的江门河段上尽快谋划和兴建一座人行天桥,加强‘一河三岸’的互联互通,促进这个片区提质发展,树立改造旧城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梁汉文说。
梁汉文等市人大代表还从以桥为媒角度,结合提升城市品位、“三旧”改造、融合三区、点轴发展等维度建议促进“一河三岸”融合发展,希望通过一座人行天桥带来的“蝴蝶效应”,推动整个片区扩容提质,促进高效发展,造福广大百姓。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认为,通过下沙—堤西人行天桥的兴建及片区“三旧”改造,有助于改善群众出行交通条件,提升城市品质,符合广大市民真切期望。因此,该建议被列为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由市领导牵头督办。同时,市自然资源局制定办理工作方案,明确建议办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
市自然资源局表示,为加强堤西路片区的规划管控和城市风貌的塑造,该局已组织编制《江门河一河两岸景观规划》《江门市主城区城市景观设计》和相关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一河三岸”的景观改造、统筹开发提供规划支撑。
积极行动,提升城市品位
市自然资源局表示,该局经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认为在江门水道、睦洲水道交汇处北侧河段选址建设人行天桥较为合适,已委托设计单位编制桥位选址方案,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下阶段将转市提质办组织相关部门实施。
此外,以桥为媒,促进提升城市品位、“三旧”改造、融合三区、点轴发展等方面,各级各部门也在积极行动。
提升城市品位方面,堤西路片区纳入江门河北岸碧道建设工程(二期)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大部分路段工程建设;下沙公园连接原江门造纸厂、江门造船厂工业遗址公园的人行天桥已完工,将于今年春节前向市民开放。
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结合片区“三旧”改造项目和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积极推动实施,一方面在组织江礼桥以北片区及江会路片区“三旧”改造项目时,加强研究,将片区打造为具有五邑文化特色的城市对内对外窗口,作为宣传推广江门市文化品位的重要城市节点;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一河三岸”片区的城市品质提升建设。市提质办将继续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制定“一河三岸”片区城市品质提升建设计划,由三区政府分年度安排实施,逐步形成沿江门水道发展轴线,促进三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