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江门市委会代表刘夏林
民盟江门市委会代表王连坤
民建江门市委会代表潘德润
民进江门市委会代表王作青
农工党江门市委会代表朱正君
致公党江门市委会代表郑南才
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代表何伟东
江门市工商业联合会代表李茜
江门市政协香港联络组代表叶云妮
江门市政协澳门联络组代表陈溥森
侨联界别代表林蔚然
农业界别代表关炳华
深化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以平台建设维系传承侨乡文化、完善我市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推进江澳跨境养老合作……
在昨天(3月3日)上午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发言大会上,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市政协香港和澳门联络组发言代表,以及首次受邀的侨联界别、农业界别代表就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的热点、重点积极建言献策,为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严建广 林立竣 郭永乐
民革江门市委会代表刘夏林:
推进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当前,高标准推进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已成为引领带动全市发展的核心引擎。
然而,我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仍存在城乡统筹力度不足、交通设施不完善、园区协同有待加强等问题。民革江门市委会建议,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加强跨行政区划合作,促进东部全域城区化发展。建立美丽小城镇发展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兼顾,将农村变成城市生态公共产品,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推动重大轨道交通项目提前实施,打通对外连接快速通道。加快中小运量公交和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填补城市轨道交通空白。加快对接广州、深圳地铁网络。建设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道路网络。建设通江达海、货优其流的物流网络。持续深化“零门槛”落户户籍制度改革,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和高端人才落户江门。深化蓬江产业园与新会区万亩园区融合发展,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民盟江门市委会代表王连坤:
以平台建设维系传承侨乡文化
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整合、开发和利用侨乡文化资源,侨乡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社会效果。但仍存在对华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活化不够、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华侨新生代对华侨文化的认同出现分歧、暂时未有统一或相对集中的多元化服务平台提供便捷服务等问题。
为推进侨务平台建设,促进我市侨乡文化维系和传承,民盟江门市委会建议,打造集全球华侨华人各类文化资产、产品交易和权益流转服务等于一体的华侨要素市场综合性咨询和服务平台。建设华侨华人寻根及族谱数据库平台,方便海外华侨寻根,密切与家乡的联系。探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模式,打造 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加大海外华侨文化遗产的收集力度,用好侨乡名人故居、祠堂、历史建筑等资源。引导推动海外侨胞发挥融通中外、商圈人脉、资金智力等优势,吸引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积极参与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
民建江门市委会代表潘德润:
培育本土企业生态圈
“十三五”时期,我市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部分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但与周边兄弟地市在经济发展质量与增长速度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
民建江门市委会建议,我市要在工业发展基础环境上下功夫,加大财政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引导社会资源向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业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设施建设中投放。要加大力度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促进产业集聚。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创出更多独门绝技。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行业商会的形式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扩大行业影响力。要重视企业本土化发展,培育本土企业生态圈。在依法依规前提下,适当放宽项目产业指标限制,尽量让企业在本地成长受益。要注重优化培育金融环境,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户发展。
民进江门市委会代表王作青:
打造五邑地区公办龙头高中
打造五邑地区公办龙头高中,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留住我市常住人口,吸引外来人口来我市落户,是加快推动我市人口兴旺、人才聚集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高考本科入围率大幅提高,但在优质教育方面,尤其是优质公办高中教育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如何打造我市的教育高地,以优质教育为抓手吸引人才集聚?民进江门市委会建议,统筹整合我市现有的公办高中资源,全面升级打造一所公办龙头高中。高中建设中,要改进招聘教师机制,优化师资配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探索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初高中衔接,实施“2+4定制”培养方案,建立集团内部初高中直升机制,减少优质生源外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让的导向,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农工党江门市委会代表朱正君:
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江门是侨乡,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往来,传染病波及我市的风险更大。
目前,我市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存在传染病专科医院尚未建成、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基层医卫人员公共卫生职能尚未很好发挥、疫情救治物资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短板。
为完善我市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农工党江门市委会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建成一所集医学、科研、教学于一体的高水平医学救治中心。以县域“医共体”辐射带动乡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筑牢基层疫情救治第一道关口。发挥专科联盟作用,组建一支稳定的救治队伍,加强日常的应急救治培训和演练,保障重大疫情救治专业人才队伍可持续成长。加强我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赋予疾控中心更多统筹协调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职能。构建智能化疫情救治体系,促进医院、专家与相关医疗资源高效整合,切实提高疾病诊断与危重症病患救治能力。
致公党江门市委会代表郑南才: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2020年,在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市广大公共卫生人员在二十天时间内,就阻断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为保障全市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市公共卫生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公共卫生人员短缺、超负荷运转、人才结构不合理、薪酬待遇相对较低、实验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问题尤为突出,无法满足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业需要。
就加强我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致公党江门市委会建议:有效增加人员编制,逐年增加人员编制,达到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要求;优化薪酬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拓展培训方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形成人才聚集效应,积极推进江门市病原生物检测中心建设,加大江门市疾病监测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加大对本土人才培养力度。
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代表何伟东:
促进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是省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水产产业是我市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市水产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多个薄弱环节,如产业化程度低,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链;高质量水产品牌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强,水产种业发展薄弱;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
为促进我市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建议,一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水产产业发展。科学制订水产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继续创建一批优质水产产业园,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一批水产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水产品加工流通发展。二要提升品质,创建优质品牌。构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提升水产品品质。挖掘产品内涵,开发更多有特色、有创意的产品,提升品牌附加值。三要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水产种业。四要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健全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学习借鉴周边地市做法。
江门市工商业联合会代表李茜:
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坚持商业化可持续原则,通过市场化和政策相结合,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有力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大,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当前各级政府、各条战线的中心任务。如何稳企业,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切实提高我市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比例,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为此,市工商业联合会建议组建工作专班,协调人民银行、银保监等部门,共同推进落实有关工作:一是加快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落实;二是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三是建立安全、高效的沟通机制;四是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适度补偿;五是继续创新融资渠道。
江门市政协香港联络组代表叶云妮:
吸引香港青年来江门就业创业
江门和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港五邑籍乡亲众多,且两地都是 城市,更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吸引香港青年来江门就业创业。
为此,江门市政协香港联络组建议:一要发挥民间社团作用,推进两地青年民心相通。鼓励两地社团联合举办研讨、联谊、学术交流以及行业互动;鼓励和支持江门社团到香港举办体育竞赛、文化交流活动等多元化的主题性活动;支持民间社团以官民合作的方式梳理、研究、弘扬侨乡文化。二要加强文化交流,引导两地相关组织策划“寻根之旅”等文化交流活动;利用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契机,在江门举办相应的省亲、祭祖或庆典等活动,吸引更多香港人思乡返乡;发挥好陈皮、葵艺等本土特色文化作用,吸引更多香港人亲身体验江门本地文化。三要创造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载体。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江门市政协澳门联络组代表陈溥森:
推进江澳跨境养老合作
近年来,随着 建设深入推进,跨境养老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江门和澳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深入推进江澳社保合作,打通社会保障机制衔接壁垒,有利于推动江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由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为广东和澳门畅通规则机制衔接,开创跨境养老服务新局面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推进江澳跨境养老合作,服务两地“长者”,江门市政协澳门联络组建议;一是建立社保衔接机制,打通跨境养老壁垒。建立健全医疗、养老衔接机制,探索澳门社保、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福利在江门跨境使用,解决澳门长者跨境报销、转诊等问题;二是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对接跨境养老资源,大力发展中高层次医养服务机构。三是以跨境养老为抓手,助力做好侨务统战工作。
侨联界别代表林蔚然:
建设江门留学人员创业园
江门是 重要节点城市,留学归国人员在江门这片创业创新的沃土上大有可为。
侨联界别建议,在江门人才岛或江门高新创智城建设江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打造一站式创业创新服务园区,吸引优秀留学生和项目落户江门。另外,在江门侨创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江门市留学归国人员服务中心,负责统一协调留学归国人员有关工作;制定统一规范的针对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利用市留学生联谊会、市侨青会等人才资源,组建海归创业导师团队,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创业辅导;建立江门留学人员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健全我市留学归国人员高层次人才信息智库;开展“展翅计划”,让海外留学人员提前了解江门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和巨大潜力,吸引更多留学人员落户江门。
农业界别代表关炳华:
万里碧道建设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
万里碧道是以水为纽带,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是人民群众的好去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样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好窗口。
农业界别指出,我市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我市万里碧道建设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问题。我市要围绕西江、潭江等承载我市碧道建设的主要河流,积极开展水利加固提升工程,提升水安全,构建韧性安全水系;结合万里碧道建设,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与整治专项行动,改善水环境,实现河湖秀水长清;在满足防洪前提下,碧道建设要充分挖掘与活化利用文化资源,彰显地域文化,建设魅力文化休闲漫道;加强统筹联动,形成“碧道+”融合发展格局,如碧道+城市品质提升、碧道+休闲旅游、碧道+特色产业、碧道+新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