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为广东写好新时代“侨”文章作出侨都贡献
当前的江门,正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引导企业扩大跨境电商和保税物流业务。图为在江门新会的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内,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抢抓RCEP生效后带来的机遇,“纸”争朝夕,扩大出口。江门日报记者 张奕维 摄
□江门日报记者 陈敏锐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抢占改革开放制高点,在服务大局中展现广东担当。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全力打造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引擎,助力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坚持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数百年来,一代代侨民先辈漂洋过海、闯荡世界,为文明交流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当前的江门,正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为广东写好新时代“侨”文章作出侨都贡献。
试点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
搭建与华侨华人的贸易沟通桥梁
数百年来,一代代侨民先辈漂洋过海、闯荡世界,无论是北美太平洋铁路、中美巴拿马运河、南美甘蔗林,还是大洋洲金矿、南洋锡矿场,都有江门华侨华人拼搏奋斗的身影,为所在国和地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更是造就了“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盛景。400多万江门籍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的江门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市委、市政府提出心怀感恩,立足江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最大限度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推动“中国侨都”赋能升级,把江门打造成为新时代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在联系服务全球6000多万名华侨华人中体现“侨都”担当。
从面向400多万名江门籍华侨华人到“拥抱”全球6000多万名华侨华人,这是一次“坚定信心、鼓舞干劲”的新征程。
如何围绕开放性高地建设,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用世界的眼光、开放的思维推动江门与海外合作战略,近年来江门一直在布局、落子。
2021年11月22日,省委深改委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正式印发《江门市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针对华侨华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围绕投资便利化、强化要素支撑、激发市场活力三方面提出15项改革举措,有力提升“侨都”经贸合作和维护权益等功能,实现“中国侨都”赋能升级,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当前,江门正推动华侨华人投资全流程便利化、强化华侨华人投资要素市场化支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降低华侨华人投资经营成本、跨境金融创新、人才要素支撑、贸易自由化、便利华侨华人工作生活等方面支持江门先行先试,进一步提升华侨华人投资便利化水平。
《试点方案》印发后,今年2月,我市对《试点方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央视、新华网、人民日报等5家中央媒体以及南方日报、江门日报等10多家主流媒体对试点工作进行报道和解读。
今年3月,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任务清单,以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梳理57项重点工作任务。4月,市府办印发《江门市推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机制》,构建分管市领导领办试点工作的推进机制。
与此同时,市发改局联合商务、金融、市场监管等10余家单位研究试点工作的实施路径,按照正常推进、协调解决、暂缓实施三种类型对57项任务进行梳理分类,明确季度节点任务,形成《江门市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2022年工作要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指出,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江门是“中国侨都”,拥有丰富独特的侨务资源优势,可在吸引华侨华人回国投资中发挥“规模效应”,引进更多好项目、技术,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新西兰商学院院长黄伟雄认为,《试点方案》搭建起了与华侨华人的贸易沟通桥梁,是开拓性的尝试,为助力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线图”,重新构建了江门在 的新发展格局和定位。
如今,中国侨都华侨华人总部(江门五邑华侨服务中心)计划年内开工,建成后将为华侨华人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许可“一窗受理、一并发证”计划年内实施,办理时间将由14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华侨回国定居和申请恢复(登记)户籍“一窗受理、并行审批、一并发证”计划年内上线,办理时间将由25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全市建成1402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246个基层“侨胞之家”和45个海外涉侨纠纷化解工作室,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涉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广东省税务局出台《关于税收服务江门市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支持江门成立全省首个便利华侨华人投资税收服务中心、搭建便利华侨华人投资税收服务平台。我市印发《江门市关于促进基金和证券业集聚发展实施办法》《江门市促进外商投资股权类企业集聚发展工作指引(试行)》,引导境内外机构投资者更好地参与我市实体经济的建设。
一次次政策的出台,一个个措施的落地,让世界感受到了江门“欢迎大家都来看看”的满满诚意,更让世界看到了江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面向全球华商发出“江门倡议”
RCEP合作的“江门方案”
扩大开放,不能做“清谈客”,要当“行动者”。江门不仅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而且必将在与世界的交流融通中贡献更多江门智慧、江门方案、江门力量。
新年第一天,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之日,RCEP启航合作发展系列活动在江门举行。江门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举行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揭牌仪式,面向全球华商发出“江门倡议”。
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表示,这彰显了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新的国家战略,也是江门抓住RCEP机遇、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行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江门不仅审时度势、把脉开方,更重信守诺、垂范先行。
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共建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的产业示范区”的积极部署,我市深化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广东启迪科技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筹划建设大广海湾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项目,并在4月1日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
大广海湾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项目由广东启迪牵头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20亿元,将打造东部城市创新发展区和西部新兴产业发展区。其中,东部城市创新发展区将采用产城融合思路,建设涵盖文化交流、会议展贸、文旅教育等业态的科创文商综合体;西部新兴产业发展区将依托良好的深水港口与丰富的能源供应,重点打造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物流装备、数字商贸等新兴战略产业,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抢抓RCEP生效机遇,共促区域合作发展。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进中国(江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建设,通过落实外贸高质量创新发展资金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扩大跨境电商和保税物流业务,并加快推动中国邮政跨境电商海运出口平台项目落地,打造粤西地区跨境电商出口新通道,取得良好成效。目前,我市建有跨境电商综合性园区4个、功能性园区5个。今年一季度全市申报跨境电商进出口约3.6亿元,同比增长超7倍。
企业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建设发展各类平台的同时,我市积极落实外贸扶持政策,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和市举办的各类RCEP经贸规则培训,提升企业运用政策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开拓RCEP市场。今年以来,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广东泰宝聚合物有限公司、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对RCEP国家的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
为助力江门企业对接RCEP国家和欧洲国家合作机遇,推动江门产品走进东盟、欧盟,3月16日、4月28日,“江门号”中老、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从江门北站首发,标志着江门北站正式接入东南亚泛亚铁路网,开辟了江门市乃至珠西粤西与东盟、欧洲经贸往来的陆路新通道。
1—4月,我市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124.5亿元,增长18.4%,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1.3%,其中,对东盟进出口67.1亿元,增长25.2%;对欧盟进出口96.6亿元,增长15.5%。
5月21日,第二趟“江门号”中老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发车,第二趟“江门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也蓄势待发,计划于5月30日发车……珠西国际物流中心依托江门北站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型通道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有个生动比喻,“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40多年来,江门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同步,按下了发展快进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门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今天,RCEP、“一带一路”如同双翼,带动各参与国一起腾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同纽带,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联系在一起。开放的江门,开放的侨都,必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