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链接: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一、《规划》出台背景和意义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发展战略,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和路径。《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旨,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着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城市。《规划》是未来五年提升我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性文件。
二、《规划》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制造强市建设迈向重要台阶,制造业经济效益、创新能力、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部分行业领域进入全省领先行列,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传统特色产业优势更加凸显,先进制造业集群梯队基本成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具体包括六大方面:
一是规模实力迈上新台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
二是创新驱动获得新突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3%,有效发明专利数达5300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5%,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达650个,工业技改投资“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不低于15%。
三是质量效益发展取得新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超过94%,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5万元/人,累计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达到2个。
四是融合发展形成新优势。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500家。
五是绿色可持续发展迈入新阶段。“十四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
六是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占全市出口值的比重在13.5%以上,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市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在50%以上。
三、《规划》的重点产业发展路径
落实省培育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按照省规划对我市的产业布局和定位,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及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坚持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重,全力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形成梯度有序发展、集群渐次形成、集聚效应凸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重点发展智能家电、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迈向更高层级,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激活产业增长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在若干细分领域领先全省。
三是做优做强先进材料、绿色石化、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促进产业价值链整体跃升,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四、《规划》的重点任务
从产业集群强链、自主创新强核、企业主体壮大、融合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提质、产品质量提升、开放合作加大、资源要素保障八大方面,提出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强链补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深入推进“链长制”,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二是完善创新体系,开展重点核心技术攻关,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制造业协同创新水平。三是促进主体提质,大力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做强做大制造业企业群。四是加快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五是围绕“双碳”目标,加快工业节能改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提质。六是加强品牌建设,构筑制造业质量服务体系,完善制造业标准体系升级,强化制造业品牌培育,擦亮“江门制造”金字招牌。七是扩大开放合作,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体系、对接全球化产业体系,加强重点产业链招商,支持企业“走出去”,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八是强化要素供给,强化人才、财政金融、用地保障,深化机制改革与流程优化,完善制造业发展环境。
五、《规划》的重点平台布局
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抢抓省规划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和省产业园扩容增效机遇,促进产业要素和优势资源空间集聚,加快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园等新产业平台建设,推动现有重点产业平台扩容提质,优化园区管理架构,全面优化园区发展格局。
六、《规划》的保障措施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作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监测评估、做好宣贯引导五大方面,确保《规划》的落地实施和顺利推进。
咨询电话:0750-327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