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后防大疫,江门疾控人在台风之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要确保全市大灾之后无大疫”
江门市疾控中心应急防疫小分队到棠下镇良溪村采集水样。
开栏语
每次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每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都是血与火的较量。疾控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次任务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唯有冲锋陷阵、科学防控。即日起,本报(江门日报)与江门市疾控中心联合推出“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栏目,讲述这支公共应急服务主力军的幕后故事,敬请垂注。
6月9日—14日,连续6天,有一群人坚守在灾区,日以继夜地救灾防病,他们是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江门市疾控中心”)应急防疫队伍。大灾之后防大疫,积水虽逐渐退去,却最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发生各种传染性疾病。面对一片狼藉的村庄,灾后的防疫工作刻不容缓,江门市疾控中心迅速开展应急防疫工作,全力做好蓬江区灾情严重的棠下镇、杜阮镇的疾病防控和应急消杀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的健康。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邓榕
通讯员 卢红薇
迅速行动,开展灾后防疫工作
6月8日,受台风“艾云尼”降雨影响,我市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蓬江区杜阮镇和棠下镇受灾情况严重。
灾后第一天,部分受灾严重的村落水势尚未退去,进出村落还需要撑皮艇,而此时,江门市疾控中心已迅速行动,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控、环境卫生以及消毒杀虫等方面的专家和应急队员,迅速投入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6月11日,江门市疾控中心抽调应急队员,并成立5支洪涝灾害应急小分队,深入到棠下镇和杜阮镇每一条受灾的自然村,开展灾后防病知识宣传、环境消毒、居民饮用井水水样采集和消毒等工作。
据统计,6月9日—13日,江门市疾控中心赶赴棠下镇18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以及杜阮镇3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共组织消杀面积160万平方米,发放防病知识宣传小折页5000张,张贴宣传画200张,采集水样50份,消毒饮用水井80口,下发含氯泡腾片10箱、漂白粉10袋、氯消净消毒粉40箱。
深入灾区,加班加点战斗
6月11日下午,在棠下镇良溪村,记者看到,村民把家里的垃圾都堆放在街道上,等待救援队伍将垃圾运走。由于垃圾数量多,一些未及时清理的垃圾,散发出阵阵恶臭。“积水逐渐退去,此时正是各种传染病的易发期,环境卫生和消杀十分重要。”江门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郑南才说。
在35℃的高温下,除了消杀车不停运转外,卫生防疫分队活跃在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全副武装的消杀人员肩背重数十斤的防疫喷雾药箱,顶着灾后的烈日,对村庄的公共场所一一喷洒了消毒药品。江门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控专家陈火华是消杀队伍中的一员,他今年已67岁,仍然坚持在防疫一线。他告诉记者:“每天从早忙到晚,确实挺辛苦,但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切实为居民做好事,也得到居民认可,这让我们十分高兴。”
在灾区,江门疾控人的身影随处可见。在防疫前线,除了消杀工作外,江门疾控人还奔走在村庄的每家每户、每一口井,参与疾病监控、采集水样检测饮用水卫生、健康宣教,现场指导蓬江区相关部门和村民做好灾后环境消毒、疫情监测和卫生宣传等工作。
在防疫后方,还有默默付出的检验人员,他们每天要等采集回来的水样,进行微生物、理化检测,为前方的研判提供技术参数,为此,他们经常要工作到深夜。“我们将根据现场调查和检验结果,对灾后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各地受灾情况不同,针对性制定措施,尤其是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消毒,并对灾区民众进行预防宣传等。”江门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应急科科长黄国说。
“洪水退到哪里,卫生防疫工作就进行到哪里,我们要确保全市大灾之后无大疫。”江门市疾控中心党总支部书记黄展表示。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防范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保障灾区人民的健康,江门疾控人全体出动。截至目前,我市未发生任何疾病流行情况,但大家丝毫不敢懈怠,为江门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江门疾控人仍然日夜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