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人民政府文件
江府[2008]26号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意见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意见》(粤府〔2007〕95号)的精神,现就加快发展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提出以下意见:
一、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行业,其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手段,主要包括信息传输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有利于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形成现代服务业新增长极,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实力。
(一)产业规模目标:到2010年,全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当年实现增加值8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达18%以上,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
到2015年,全市形成与优势产业紧密结合的、惠及全民的现代信息服务体系,现代信息服务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发挥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对粤西城镇群发展的辐射作用,成为全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产业基地(园区)、重点项目目标:建设江门现代信息服务业园区、影视动漫产业园区(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广东影视动漫基地)、江门物流信息服务基地、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产业信息服务平台、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信息平台、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信息服务系统、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侨乡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市民一卡通”等一批具高竞争力和聚集效应的专业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重点项目。
(三)企业发展目标:培育30家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市场能力强,品牌效益高,具有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重点企业,成为全省乃至国内现代信息服务业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龙头企业。
二、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力量,加快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光纤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接入网,进一步提高网络传输速率、网络交换能力和扩大城市因特网出口带宽,重点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提升广播电视网络功能,推动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固态化和智能化发展,建成集语音、图像和数据于一体的宽频数码互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信息传输网。逐步实现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业务融合和资源共享。(责任单位:江门广播电视台、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广东移动江门分公司、中国联通江门分公司,各市、区信息产业局)
(二)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业。加快网络增值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积极推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媒体行业、增值电信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基础电信服务企业向综合信息服务业企业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落户我市,加强网络增值服务业的聚集能力。积极开拓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
(三)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和强化其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民营科技园区和专业镇,加快建成一批面向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大平台、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动漫公共设计平台等。利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凝聚政、产、学、研各方的现代信息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面向产业的公共支撑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贸局)
(四)推进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鼓励软件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重点发展税控系统软件、企业信息化软件、嵌入式软件以及支柱产业应用软件,积极推进应用软件中心建设,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软件企业在我市成立软件外包基地,同时吸引优秀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将生产制造基地落户我市。通过我市原有的优势产业推动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结合,进一步扩大我市优势产业如摩托车、麦克风等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通过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为新兴产业的扶持培育提供优质服务。(责任单位:市信息产业局,各市、区政府)
(五)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实现电子政务畅通工程。以国家、省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为依据,编制江门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制定江门市政务信息共享目录和数据交换规范。加快建设全市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实现跨部门的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开发利用基础信息库,重点建设财政、银行、邮电、税务、口岸等信息服务系统,形成“综合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公众数据库”三级结构的分布式大型数据库群。完善电子政务专网平台,提升政务门户网站服务水平。逐步建成集系统网络平台、系统安全平台、应用服务平台、管理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行政审批业务平台为一体的电子政务专网平台。(责任单位:市信息产业局、市直有关单位)
(六)推广电子商务应用。积极推进商贸、旅游等行业网站发展,推动网站以块状经济、产业链为依托,开展信息分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等业务,带动行业信息化和产业升级。鼓励和支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有形市场的集聚效应,建立健全电子交易和信息发布网络平台,促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继续加强我市特色行业网站的建设。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我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引导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网络经营。(责任单位:市经贸局、市旅游局、市信息产业局)
(七)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鼓励企业采用RFID、GPS等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物流业,催生、引进或鼓励兼并重组一批规模大、功能强、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并以第三方物流为突破口,建设珠江三角洲西部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建设银洲湖、蓬江区、江海区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推动“物联网”建设。充分发挥江门(阳江)电子口岸的作用,通过整合海关、检验检疫、外经贸、边检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完善物流公共查询系统和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立以物流大通关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口岸政务信息系统,实现网上报关、报验、报检、联网核查与监管、电子退税等,加快提升现代物流效益。(责任单位:市经贸局、江门海关、市外经贸局、江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信息产业局,各市、区政府)
(八)完善面向生产制造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服务的系统集成和监理、网络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壮大信息工程设计与研发行业。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生产和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和支撑作用,支持面向工业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推进项目咨询、监理、安全测评、培训、市场调查、征信服务等新兴信息服务业。完善和发展企业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机构,加强各行业协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咨询服务和人才保障。(责任单位:市信息产业局、市经贸局)
(九)发展面向农村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农村现代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宽带网络“最后一公里”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电脑、电视、电话、手机、广播等手段,实现网络进村,信息入户,应用到人。建设比较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全市涉农资源,利用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资源建设各地农村信息化体验中心、农村信息田园服务站和农村视频远程教育服务点等,依托各镇(街道)、村农技站、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建成覆盖全市、面向“三农”的提供农产品商贸流通、农业科学种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制建设和村务管理等服务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水平。整合利用“农讯通”、“村村通”等农业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江门农业信息网”、“一站通”(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的服务水平,实现“一站登陆、多站发布、定位反馈”。建立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等数据库,建设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销售等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等业务,形成和带动“三农”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情监测、农产品品质检测、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和服务。(责任单位: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科技局、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广东移动江门分公司、中国联通江门分公司)
(十)推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业。整合各类基础测绘、专业测绘及其他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空间地理信息基础资源库。重点建设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发展电子地图、空间地理定位等社会化应用产品。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和商业化应用,建立市场化应用服务体系,加速产业化进程。(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信息产业局)
(十一)优化社会公共领域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优化面向公众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建设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立和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为市民提供准确、及时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服务。建立覆盖全市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社区信息化体验(培训)中心,提供各类便民信息服务,逐步建成社区的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民政福利、社区管理等应用系统,为市民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启动数字家庭行动,提高家庭生活信息化水平。实施侨乡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打造数字侨乡文化,建设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信息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完善江门基础教育信息网,建设江门市基础教育资源库,推进“校校通”工程,提高全市的整体教育水平。建设公共卫生信息化体系,建立和完善医院信息系统,构建全市卫生信息网络综合平台。推进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建成江门市交通管理信息网络,重点建设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交通视频监察等系统,形成江门市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的框架体系。加快推进“市民一卡通”建设,实现城市交通“一卡通”。(责任单位: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市民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信息产业局,各市、区政府)
(十二)发展动漫产业。建设为全行业服务的公共交互式技术平台,加快影视动漫产业园的建设和招商选资,力争聚集一批实力雄厚的动漫自主原创、制作加工、运营服务企业。鼓励发展面向手机终端的动漫产品,积极推进移动手机动漫征集和发布平台建设。加强产业链整合,重点扶持“缤果”和“蔡李佛”两大知名动漫品牌发展,形成创意、制作、专业销售代理、版权转让、衍生产品开发以及商业销售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服务体系,推动包括衍生产品在内的动漫产业形成研、产、推、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江门广播电视台、市信息产业局、市经贸局、市外经贸局)
(十三)发展设计创意产业。依托我市在摩托车、印制线路板、电池、麦克风、磁性材料和计算机外部设备、光电器件制造等领域已取得的较快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品外观设计、工业模型与磨具设计等工业设计创意服务业。依托我市印刷业发展优势,加快发展以产品包装设计、视觉传达、广告和平面设计为主的视觉设计业。(责任单位:市经贸局、市信息产业局)
(十四)发展数据库产业。建设江门网络数据中心和信息资源中心。对全市各类统计数据、文档数据科学规范地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和存贮管理,发挥数据库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建设和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加快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促进金融、法律、信用、科技、贸易等商用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继续完善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五邑华人华侨、五邑名人名作等具有江门五邑侨乡特色的数据库。加快建设江门市卫生信息资源库,重点建立卫生资源数据库和医疗病案数据库。建立和完善网络环境下数据库保护和使用等方面的机制。(责任单位:市信息产业局、市统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局)
(十五)数字媒体内容业。重点发展面向家庭和个人娱乐的数字内容产品。发展影视制作业,建设广播影视节目资源库,开发适合家庭消费的数字音视频、数字多媒体、移动电视产品,促进影视娱乐信息数字化,发展交互性的多媒体内容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新闻出版、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促进面向大众消费的数字内容创意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江门广播电视台)
三、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建立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市分管领导为召集人,成员由市信息产业局、市发展改革局、市经贸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编办、市文广新局、市外经贸局、市金融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广东移动江门分公司、中国联通江门分公司等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信息产业局,负责指导、协调和推动全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有关工作。
(二)落实推动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认真落实我市现有涉及现代信息服务业相关领域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惠政策(试行)》(江府[2003]48号)、《关于加快江门市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江府[2006]40号)、《印发江门市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江府[2007]4号)、《印发江门市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江府[2006]30号)等,上述政策中涉及用地管理的按照国家、省现行土地管理政策执行。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拉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引导各类担保基金和金融机构向现代信息服务业倾斜,进一步支持符合条件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科技三项经费、自主创新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物流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关键领域重点突破资金的安排都应向现代信息服务业有所倾斜。同时,结合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在财政资金、税务、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三)建立政府引导和扶持、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在政府组织领导下制定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政府带头应用,创造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采购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市企业的服务和产品。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培育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促进和规范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有序发展。
(四)加强招商选资工作。发挥侨乡和珠三角开发区域优势,统筹规划高新区和开发区建设,把握全球产业转移和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区域产业转移机遇,加强国际和区域间合作与交流,抓紧引进一批与我市优势产业相配套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企业和上游企业。鼓励吸引国内外著名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企业的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物流中心、产业基地等落户我市。
(五)实施人才培育和引进激励政策。落实《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江发[2006]1号)。积极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信息专业教育,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现代信息服务业相关专业。鼓励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落实既定人才政策,放宽现代信息服务业人才引入标准,为现代信息服务人才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解决其配偶子女落户、工作求学等切身问题,保持现代信息服务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建立现代信息服务业人才奖励机制,鼓励创业和创新研发。不定期统一组织或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富有影响力的展示会或招聘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现代信息服务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江门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七月十五日
(采集:赵岚 编审:叶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