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侨文化展示馆展示的寿幛。
策划:谷江民 统筹:王平强 王鼎强
【文物名片】
文物名称:华侨家庭祝寿寿幛
年代:100余年前
来源: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刘进于2020年前后从文物市场淘得
馆藏方: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侨文化展示馆
馆藏地点: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侨文化展示馆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娄丹
在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侨文化展示馆一侧的墙壁上,一幅红色丝绸刺绣的寿幛格外引人注目。它占了大半个墙壁,与前面的人物雕塑和有年代感的金山箱一起,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家庭观念著称于世。其中,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每一代人的心灵。而这幅刺绣有诸多华侨子弟姓名的精美寿幛,就承载着对长辈的感激与敬爱,见证着百余年前某一天一个侨眷家庭盛大而温暖的祝寿仪式。
一幅百余年前的寿幛
珍贵贺礼 光彩夺目
寿幛亦称“礼幛”“贺幛”,传统习俗中,常送给做寿之人,挂于厅堂正中的锦帛类礼品。
这幅悬挂于侨文化展示馆的寿幛长约3米,宽约2.5米,以红色印花丝绸为材料,上有金色丝线针织刺绣,下有手工编织的花边及彩色流苏。上部边缘还有一圈手工缝制上去的圆形及六边形琉璃装饰,尽管有些因年代久远已经脱落,但仍看得出当年的华丽与精致。在寿幛的上半部,绣有“宁”“康”“富”“寿”四个大字,字的周边,金色丝线刺绣着凤凰、麒麟、貔貅等瑞兽,用丝线缝制上去的彩色琉璃做成的瑞兽眼睛光彩流转,看上去栩栩如生。
寿幛的右上端刺绣有“余世伯母吴太夫人九秩开一荣寿大庆”,左上端则绣有“世愚姪:全敬祝”,中间附26个名字。两侧靠中间部分则缝缀有两条湖蓝色缎带,上面书写有与刺绣字样相同的内容。在寿账上刺绣的姓名中,有不少谢姓、关姓人名。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刘进告诉记者,这幅寿幛是2020年前后从文物市场淘来的。他介绍说,谢姓、关姓都是开平塘口镇的华侨家族,其中“谢圣栋”则是开平立园主人谢维立的叔父。在开平市博物馆,还有谢圣栋和谢维立与致和堂职员宴会后的合影。
据记载,1906年前后,谢维立的叔父谢圣湘陆续为其兄谢圣泮、谢圣灿、谢圣炯、谢圣栋办理移民美国,组成了谢日佑家第一代华侨,在美国芝加哥创有致和堂商号,在三藩市创有广和号商号,主要经营药材、服装、贸易、汇款等生意。
由此判断,这幅寿幛是百余年前开平塘口镇一名德高望重、颇受尊敬的侨眷家庭老人过91岁寿辰时其子侄辈亲朋好友送来的贺礼。
一幅温情满满的寿幛
匠心独运 情深意长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华侨归乡以及侨汇涌入,使开平成为名副其实的侨乡。10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心怀家国的华侨远渡重洋,以勤劳和智慧在异国他乡闯出一番天地,却始终未曾忘记那片生养他们的热土和家中的亲人。
在这个时期,家族观念在华侨心中尤为重要,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更是被发扬光大。每当家中长辈迎来寿辰,无论身在何方,华侨子孙都会想方设法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而寿幛便成为传递这份情感的重要载体。
“当时我看到这幅寿幛,第一眼就被打动了。”刘进说,“我们经常说‘让文物说话’,这幅寿幛能让我们看到很多东西,比如当时华侨家庭的孝亲文化,女性长辈在家庭中的地位,华侨子弟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等。”
在刘进眼中,不管是百余年前还是现在,给家中长辈祝寿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相比一个电话或手指轻点即可定制生日蛋糕的快捷,这幅寿幛上的每一处细节、每一笔文字、每一针刺绣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家族情感,因而更能打动人,“可见晚辈们的用心用情,为准备寿礼付出了不少心血。”刘进说,这幅寿幛,不仅是家族情感的凝聚,更是华侨心系故土、尊老敬老的生动体现。在那个通信不便、交通困难的年代,华侨子孙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将这份厚重的礼物送到长辈手中,实属不易。这背后,是他们对家乡、对家族的深深眷恋与无尽思念。他们虽然身处异乡,但始终保持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属于华侨与侨眷家庭的故事。
一幅彰显女性之光的寿幛
家族之根 慈爱之源
“除了家庭文化、孝道文化,这幅寿幛还反映出女性在华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刘进教授说,在江门五邑的华侨家庭中,青壮年男性外出打拼,留守在家的女性长辈往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是家庭的支柱和温暖源泉,更是家族精神的传承者、家族和谐和关系网的维护者。
“为什么近代华侨大力支持家乡建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族的母亲、祖母所营造出的家族凝聚力。”刘进介绍说。从寿幛中91岁的寿星主角以及26名为她祝寿的亲朋子侄来看,这个华侨家庭应该是人丁兴旺、经济优渥,有地位、有声望,而且老夫人本身应该也很慈爱很有家族威望和凝聚力。
“华侨子弟在海外打拼,但故土还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留守在家乡的女性长辈就是他们最思念的人。”刘进介绍说,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她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无尽的母爱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让家族成员在忙碌与纷扰之外总能找到一片宁静与温暖的港湾。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长辈的寿辰就更受重视。
岁月悠悠,转眼间已是百余年。在今天看来,这幅寿幛依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它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感受到那份来自百年前的温暖与祝福。它也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身在何方,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都将永远传承下去,而那份对家乡、对家族的深深眷恋与无尽思念,也将成为每一个华侨心中永恒的灯塔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