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桥”已经成为文物遗址,是中古友谊、中古交往的珍贵见证者。
策划:谷江民 统筹:王平强 王鼎强
【文物名片】
文物名称:新会区沙堆镇那伏村“古巴桥”
年代:1928年
来源:由古巴先侨捐建,于2012年被江门市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简家琳
通讯员 蒋幸容
在著名侨乡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那伏村,有一座由古巴先侨捐建的、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古巴桥”,这是中国唯一以“古巴”命名的桥梁。
“‘古巴桥’背后的故事正是侨文化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弥足珍贵。”2021年10月,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黄卓才在参观了那伏村“古巴桥”遗迹后,发出深深感慨。
如今,“古巴桥”已经成为文物遗址,受到当地政府悉心保护,这一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也广泛流传,深入人心。
一座见证先侨桑梓情深的情怀之桥
从新会区沙堆镇那伏村走出,沿着村口公路刚走几步,一座造型朴素的单孔拱桥就出现在眼前。拱桥形状袖珍、普通,匍匐在公路旁,不甚起眼,但细看能发现桥梁基本保存完好,桥护栏上刻有“古巴”字样的水泥凹字仍清晰可见。
实际上,这座桥是古巴华侨历史和华侨精神的见证,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由古巴侨胞捐款建造的百年老桥。2012年,“古巴桥”被江门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
据了解,“古巴桥”原名“那伏长堤桥”,位于沙堆镇那伏村村口牌坊南侧20米、省道S269旁,该桥由那伏古巴归侨捐资,于1928年建成。“古巴桥”桥长10.35米,宽1.65米,桥旁竖有《那伏长堤桥碑记》(以下简称《碑记》),纪念修桥的缘由经过。后由于河涌改道、道路变迁等原因,现“古巴桥”已成“旱桥”。
据那伏村长者高伯回忆,近百年前,那伏村原有一条2米多深、5米多宽、可以行船的河涌,而连接河涌两旁的只有一条临时的简便独木桥。独木桥狭窄单薄,过往行人行走至此处深感不便,建一座宽敞稳固的桥梁,成为当时那伏村村民的愿望。
当时,几位古巴侨胞得知消息后,二话不说纷纷解囊认捐,很快便筹集到资金1000余元(毫银),并亲自参与桥的设计和施工,促成了家乡桥梁的修建。1928年,那伏长堤桥建成,为村民们解决了出行不便的困扰。为感念古巴侨胞的贡献,村民自发请工匠在桥两边水泥护栏外侧刻上“古巴”二字,“古巴桥”之名也由此得来。
虽然以现时的眼光看,“古巴桥”只是一座袖珍小桥,但在当年却是耗资巨大的工程。据《碑记》记载,该桥结构“中贯钢骨,铸以洋灰”。“洋灰”即混凝土,在当时是“稀罕物”。“这座桥建成后,乡亲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大家都要来看看这座时髦的‘洋灰桥’呢。”高伯笑着说。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由于水源坑道的改道、道路的变迁,此桥早已由水道桥梁变成旱桥,桥底也填满了泥土,当年那种横跨小河载人到彼岸的作用已不复存在。但每当提及“古巴桥”,那伏村当地父老乡亲总是津津乐道。
“它在我们村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记录了古巴侨胞的爱乡情怀,也体现了我们的感恩之情。”那伏村村民高光荣的父辈是古巴华侨,他介绍道,那伏村是著名侨村,历史上那伏籍古巴侨胞不少,最多时有130余人,他们在外立足后不忘家乡,为家乡发展贡献良多,村民对这些古巴侨胞也十分尊敬和感恩。
一座连接中古两国人民的友好之桥
侨乡沙堆镇的“古巴桥”成为中古友谊、中古交往的珍贵见证者,落成至今将近一个世纪,默默诉说着爱国爱乡的古巴侨胞心系故土的故事,承载着中国、古巴两地同胞的深厚情谊。
去年10月,古巴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丹尼思女士一行到访沙堆镇,这是她第二次实地探访沙堆镇古巴华侨文化。
在“古巴桥”前,丹尼思与那伏村的一众父老乡亲详细交谈,深入了解“古巴桥”的历史文化。她表示,古巴华侨华人不仅为古巴的独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古巴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她还深情引用古巴首都哈瓦那“旅古华侨协助古巴独立纪功碑”上镌刻的名言——“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以此点赞古中两国深厚情谊,祝愿两国友谊之树长青。
当前,沙堆镇已将“古巴桥”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计划中,将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复,具体包括恢复桥下原有河道、修复现存古桥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整治,工程预算超30万元,未来将建成集文物展示、景观打造、爱国主义教育一体的古巴桥公园。
“希望‘古巴桥’能更好地传承华侨爱国爱乡精神,进一步讲好沙堆侨故事。”沙堆镇党委副书记梁永拿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