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体验研学游受欢迎。
一天可产出100公斤成品茶,每公斤茶可买到200元以上……这是侨益康茶叶种植合作社的日产量和价格。林亚养是鹤山双合镇的归侨一代,也是该合作社的理事长。过去,这里以单一农业为主,茶场附加值低。如今,在乡村旅游和农旅融合推动下,茶农们充分利用茶园、茶场,不仅树立了鹤山红茶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还做起乡村农耕体验游,茶农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
临近春茶采摘时节,双合茶园到处生机勃勃,满眼青翠,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品茶春游。随着乡村旅游深入发展,如今来到双合,游客还能寻找一间民宿住下,悠游在早春的茶园间,慢慢感受茶乡韵味。
“茶叶+旅游”带动茶农增收
双合位于鹤山西部一隅,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典型亚热带气候,孕育出远近闻名的“十里茶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政府帮扶下,靠着回乡侨民一双双勤劳的手,开垦出当时广东最大的茶园。鼎盛时期,广东出产的茶叶一半以上来自于双合这个小镇。然而,过去好茶却卖不出好价格,不少茶农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随着乡村旅游发展,双合茶叶价格从原来的20—60元/公斤提高到100—200元/公斤,精品茶提高到400—600元/公斤,这使得茶农看到了发展茶叶的希望。
“刚起步时,茶场只有几十平方米,纯手工操作,日生产量也只有20多公斤。现在茶场扩大了,有500多平方米,成品茶的日产量可达到100公斤左右。”早年在外省打工,后来回到家乡的林亚养说,政府对双合茶业的扶持和旅游业的发展,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离侨益康茶叶种植合作社不远处,有一家小型的制茶作坊,记者来到时,该作坊茶农郑三宝正在检查茶叶萎凋的过程。以前,郑三宝一家主要靠卖茶青为生,“1公斤茶青的价格只有4—6元,现在做成品茶,自产自销,行情好的话,能卖到200元/公斤。”郑三宝说,相比卖茶青,收入提高了很多倍。
近年来,双合镇还引进澳门好彩茶业公司,开展“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连片化种植、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产业经营格局。当地村民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家庭收入不仅更加稳定,也有了明显提升。
农旅融合渐成气候
依托双合茶产业,双合农旅融合渐成气候。如今,双合镇不仅有了提供农耕体验的双好茶厂等场所,还有提供住宿的心源社民宿,未来还将打造凤山溪谷旅游度假村,着力于发展农耕文化旅游。
去年审议通过的《鹤山市茶叶产业园总体规划(2019—2021年)》中对双合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规划明确指出“以双合‘十里茶乡’为中心打造生态休闲旅游、标准化茶叶种植为主的双合‘十里茶乡’片”。
双合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合镇将大力推动茶叶与文化、休闲、旅游、大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茶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打造知名茶乡休闲景区。双合“十里茶乡”被列入打造为茶文化主题休闲旅游精品区。充分利用双合地区丘陵和山坡地丰富的土地优势,将“深水尾—双石—鹤岭村”延绵数十里的茶园打造“十里茶乡”,培育成广东“最具生态价值茶乡”。
去年4月22日,位于双合镇双石村的心源社民宿开门营业,因为周围清幽宁静的自然环境、彩色的民宿房屋,以及宽敞的民宿活动空间,让其很快成为许多都市人的“吾心归处”。“这些年,双合镇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品牌打造上声势足,成效也日渐显露,油菜花节、茶文化节、越侨文化、生态观鸟等都吸引了众多都市人。”心源社创始人黄春霞向记者表示,心源社将以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训基地以及乡村休闲民宿为主,在坚持与村民共融共生的开发理念基础上,整合发挥双合镇原生态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打造成双合镇旅游集散基地,开发双合深度旅游产品。
毗邻侨光茶园、位于双合高速路入口附近的凤山溪谷旅游度假村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项目负责人杨伟坚向记者介绍,未来这里将打造农耕文化旅游、康乐养生、中小学生研学重要基地,一期项目预计今年5月与游客见面。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