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奋力实现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再次擂响闯新路、创新业的“战鼓”。
这一奋斗目标,绝非以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就能轻松实现,必须有继往开来的魄力、乘势而上的智慧、奋勇拼搏的干劲,激活改革开放创新动力,在大格局大视野中主动谋划、前瞻部署,方能构筑支撑江门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
“全力推动新阶段 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本次市委全会首次提出在广海湾经济区“谋划建设港邑合作特色产业园,共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再次明确“携手深圳在银湖湾滨海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
以港邑合作特色产业园、深江经济合作区为突破,推动两大国家级重大发展平台——大广海湾经济区、银湖湾滨海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提供新平台新支撑,为“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善弈者,当思致远谋在前,落一子积胜势。“万亿”大棋局,江门棋势已现!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一)
“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新区开发”,是《 发展规划纲要》作出的战略部署。
从高空俯瞰,广海湾与银湖湾沿崖门出海口排列相连。若以珠江口为“中线”对折,西岸的银湖湾、广海湾与东岸的大鹏湾、大亚湾近乎“重叠”。
大鹏湾、大亚湾,东邻香港、深圳,拥有世界级大港盐田港、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30多年发展,逐步形成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与装备制造、港口物流、滨海旅游“1+4”现代产业体系。
以广海湾、银湖湾为核心的大广海湾经济区,与澳门、珠海隔水相望,所在的崖门出海口是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溯江而上可达广佛、粤西乃至大西南腹地;岸线资源得天独厚,具备建设世界级港口的优良条件。可贵的是,大广海湾因处珠江口冲积平原,平坦、开阔的地势地貌,使连片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得以“在一张白纸上绘制恢宏蓝图”。
“东西”相映,如此优越的禀赋条件,在大湾区绝无仅有,后发优势无可限量。回望这些年,市委、市政府深知大广海湾所蕴含的战略价值,在开发建设上始终慎之又慎、谋定而动,每走一步都在为大广海湾发展创造条件,为其更好服务战略布局积蓄力量。
如:黄茅海跨海通道东联港珠澳大桥、西抵广海湾,是 又一超大型跨海工程。通车后,大广海湾地缘格局将根本性改变,实现从湾区“大后方”到合作“桥头堡”的华丽转身。“超级工程”的成长路上,既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更凝聚着市委、市政府锲而不舍谋划项目、推进建设的恒心与毅力;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 又一超大型跨海工程。毕松杰 粤交集宣 摄
再如:能源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台山核电、国能台电作为大湾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大广海湾经济区尽享“近水楼台”之利,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可得到充分保障。此外,台山核电后续机组、广海湾LNG战略储备集散基地、大湾区特大型港口、深江高铁南延线等重大项目也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纵观这些项目,无一不是投资巨大的大型基建,无一不是影响深远的“重器”“利器”。谋势而动、积势而行、借势而进,大广海湾经济区为大湾区战略布局提供了理想选址,同时也是江门落子布局的广阔“棋盘”。
(二)
所有努力都只为不负今日。
明年6月,深中通道通车;明年底,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区位交通的历史性突破提升,必将迎来优势的“爆发性”释放。“紧紧抓住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明年通车的重要战略机遇”,既是新一届市委坚定的战略研判,也是系列重要部署的根本依据。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1+6+3”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六大工程”,把广海湾产业区、银湖湾滨海新区纳入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南组团,要求“南组团要抓住珠海至江门跨海通道建设契机,充分发挥连接港澳南通道的桥头堡作用,主动作为、加快发展”。
“推动大广海湾经济区、银湖湾滨海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正当其时、恰逢其势”,今年初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再次细化“施工图”,首次提出深圳江门合作“在银湖湾滨海新区加快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携手港澳“在广海湾经济区加快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高水平谋划建设国家级重大发展平台,不断塑造江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关键处落子成势,打开迈向万亿GDP城市“大棋局”。
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赋予 “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1310”具体部署,纵深推进新阶段 建设,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全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全新定位蕴含的重大利好和战略机遇,是江门推进“棋势”的绝佳“天时”。
连月来,深圳江门两地频繁互访,推动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协同创新、平台共建、航空物流、文旅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300多家深圳企业闻“风”而至,涵盖新型储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
深圳江门合作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300多家深圳企业闻“风”而至。江门日报记者林立竣 摄
7月30日至8月3日,江门考察团赴香港、澳门、深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强对接交流,深化战略合作,得到四地主要领导积极响应,在合作共建港邑产业园和绿色经济带、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取得重要成果。考察团返江后,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于8月11日专程率团访问江门,考察大广海湾经济区、江门双碳实验室等地,就进一步推进港邑两地高水平合作交换意见,港邑合作事项进展迅速。
江门双碳实验室是港邑合作的代表性标志性成果。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8月16日,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自上次全会首提深江经济合作区之后,本次全会再次“官宣”重磅消息,提出“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战略,谋划建设港邑合作特色产业园,共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广海湾经济区开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种种迹象都在释放一个信号:当前的江门,各种优势机遇交汇叠加,各种重大利好加速集聚,正处于增量提质的关键时期,已逐步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三)
江门在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必将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
从广海湾经济区到银湖湾滨海新区、从深江经济合作区到港邑合作特色产业园,纵观“棋盘”之上,江门这盘万亿“大棋局”已然成型、成势。“强化与港澳及穗深珠的合作”,共建重大发展平台,共享湾区发展机遇,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一致行动。
立足湾区大局,合作是大势。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把再造发展空间新优势的重心放在增加经济纵深上”,要“向深化粤港澳合作要纵深”“促进大湾区各城市珠联璧合”,强调要全省一盘棋参与大湾区建设,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着眼战略布局,合作是必然。大湾区核心城市虽科研实力雄厚,却面临“增量开发用地寸土寸金,存量空间承载渐趋饱和”等难题。江门区位交通、发展空间、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能为科创成果落地、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配套,为核心城市“解困”提供“最优方案”。
江门区位交通、发展空间、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能为核心城市“解困”提供“最优方案”。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回归江门发展,合作是突破。大广海湾经济区、银湖湾滨海新区作为大湾区重点布局的“特色合作平台”,向来被视作大湾区战略“腹地”,开发建设牵动的是湾区发展全局,绝非仅凭“一己之力”所能为,必将汇聚大湾区之“力”共谋之。
一起向未来,我们信心倍增。
借他山之石: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跨国合作的典范,自1994年设立以来,通过系统借鉴新加坡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地情加以创新、完善和提升,园区发展取得瞩目成就。到2003年,园区经济总量已达到1993年苏州全市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一个新苏州,年均增幅达30%以上。
琢己身之玉:江门有理由相信,大广海湾必将媲美甚至超越苏州工业园区。从合作伙伴看,大广海湾经济区携手香港、深圳等全球排名前列城市,必将获得更多顶级资源、注入更强前进动能;从发展格局看,大广海湾所处的湾区合作“桥头堡”,背靠国内、面向国际,拥有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先天条件;从机制创新看,“一国两制”是大湾区最大的制度优势,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必将产生粤港澳合作“1+1+1>3”的化学反应、乘数效应。
苏州工业园区用十年再造一个新苏州,江门当然有自信,以港邑合作特色产业园、深江经济合作区为突破,推动大广海湾经济区、银湖湾滨海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