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江门这项工作!
- 发布时间:2020-03-17 09:50:51
- 来源:广东发布
- 字体【大中小】
3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第四十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疫情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重点介绍江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江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晓雄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江门全力推动企业复工达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市60多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专门出台政策,贴身服务解决原材料、机器设备、用工等问题,2月份就兑现财政资金1100多万元。全市医用口罩日产能从不到10万只到现在超过100万只,预计3月底可达200万只。
经过共同努力,截至3月14日,全市4685家运营的“四上”企业复工率达96.88%。进一步扩大投资,今年江门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加220亿元以上。2月以来,利用“屏对屏”、“云签约”等方式落实了一批新项目,目前有62个今年的重点项目已经集中动工,总投资超400亿元。
江门还陆续出台“1+N”组合政策,全力推进企业复工达产。3月2日,印发了《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也就是作为母政策的“1”,包括十三个方面40条,除了继续支持企业降成本、融资金以外,还在扩大有效投资、消费提档升级、稳定外贸、农业稳产保供、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含金量高的政策。子政策“N”就是分行业、分领域、分专题落实一批具体的政策举措。比如,促进文旅餐饮消费政策、支持外贸政策、房地产15条等。在推动复工复产和促进就业方面,江门统筹安排5.26亿元落实兑现已出台的各项政策。
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余中华表示,江门工业底蕴深厚,同时是省实施“珠西战略”的主战场,高端装备制造基础扎实。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制造”企业提供大量产品驰援全国各地战“疫”一线。“截至3月14日,全市共向湖北、河南、北京、山东等地累计供应防护服压条机1396台、防护服胶条2.5亿米,向省内各地供应熔喷布超27.6吨、无纺布超3834吨。正是广大江门制造企业在此次疫情中所展示的社会担当,以及过硬的制造能力,江门得到了国务院点赞。”
江门市现有各类中小微企业8.52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7%,是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城市。这次新冠肺炎对中小微企业冲击比较大,企业复工复产主要面临防控物资紧缺、资金压力大、订单不足、用工短缺等问题。对此,江门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复工复产工作协调小组,内设六个专责小组,职责内容全面覆盖企业复工复产各个领域。
第一,强化对中小企业服务。深入开展“暖企”行动,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建立市、区、镇(街)三级领导班子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跟踪解决企业问题。
第三,全力支持企业融资发展。通过无还本续贷、信用贷、小微贷等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许晓雄介绍,江门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会突破2000亿元,预计3月底,市里全部重点项目可达100%复工。“我们将进一步自加压力,全力推动重点项目的建设,把一季度的缺口补回来,把今年新增的增量顶上去。”
据介绍,江门将聚焦交通基础设施,来打造大湾区西翼以及珠江西岸的综合交通枢纽。今年交通类的投资将安排超过200亿元。一是轨道交通的建设,今年江门站将在四季度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全省的第四大站,力争南沙港铁路年底通车,并且要新增客运的功能;还有深茂铁路深圳到江门段今年要动工,建成以后,江门到深圳可以实现半小时可通达。力争江肇高铁年内动工,实现珠江西岸接入全国高铁网。二是高、快速路网的建设。重点推动对接深中通道的中开高速建设,截至2月底,中开高速的投资量已经完成了64%。另外,江门也重点推动对接港珠澳大桥的黄茅海通道建设,该通道将在6月底动工建设。同时,连接主城区到银湖湾滨海地区的银洲湖高速今年将会全线动工。
其次,聚焦产业园区和龙头项目,来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投资。今年产业类的重点项目年度安排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其中围绕打造江门市千亿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我们将推动碧海银湖、赤坎古镇、下川国际度假岛等这一批每一个都超过50亿元投资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
第三,聚焦民生和城市提质,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和新基建项目。围绕医疗卫生、物资保障、农产品批发市场、环保、住房保障、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实施157项补短板项目,年度投资达到了125亿元。同时抓住投资的新机遇,在新基建方面新增一批项目,比如将力争建成5G基站超4000座,在全省地级市中要率先实现行政村村村通5G信号。
江门市人社局局长钱杰润介绍,为推动复工复产,减轻企业负担,全市积极开展“减负担、保用工、促发展”的行动。
第一,促进“返岗”。加大政府的服务力度,通过高铁专列、客运包车等方式为1074家次企业接送了接近1.27万名员工返回江门,还安排1000万元交通补贴资金,来鼓励企业包车以及员工自行返回江门。
第二,促进“招新”。鼓励企业招用新的员工,创新实施招工补贴。安排2000万元资金,对新招用首次在江门就业员工的企业给予补贴。我们还设立就业服务专员,针对江门1000家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服务跟踪。还开展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机制,特别是保证防疫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的用工。
第三,促进“调剂”。在疫情期间,为了解决企业的阶段性用工,采取“共享员工”模式,对为重点企业提供“共享员工”的单位给予最高5万元补贴。
第四,强化“技工支援”。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发挥“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的作用。同时启动“南粤家政 同心战疫”项目,为医护工作者和公安干线等在一线的人员提供家政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五,强化“社保减负”。落实中央省市政策,快速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减负政策,目前,3.05万家用人单位2月已缴纳的1.2亿元社保费已全额退还,并且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29亿元。
第六,强化“市场作用”。组织了江门人力资源产业园的48家人力资源机构,组成五邑企业“复工战”HR先锋队,主要是针对每个市区的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进行一一对接,目前持续15天逐步开展“普工网络招聘周”6个专项行动。还创新打造了“邑企圆梦”线上招聘平台,共开展“零接触”网络招聘会47场次,促进5400家次企业与6.2万人次求职者进行对接,促成了6280人成功就业。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凤团介绍,江门市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截至3月14日,春季水稻已经播秧面积119万亩,完成计划的95.2%。疫情防控期间,出台应对疫情防控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指引,组织各级技术人员深入田头指导,利用海洋滩涂垦复水田等措施,有效扩大早稻面积。同时,大力推广优质水稻,保证粮食高产稳产,优质优价,稳定粮食经济效益,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此外,落实落细国家粮食生产保险、地力补贴、农机购置等政策,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
江门是农业大市、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江门常年粮食产量约90万吨、蔬菜产量超150万吨、肉类产量28万吨,分别占珠三角的1/5-1/3;水产品产量77万吨,居全省第四。除满足本市需求外,还大量供应大湾区其他城市需要。1月23日以来,江门累计供港澳生猪约2.3万头、冰鲜(熟)禽类2700多吨、蛋制品330多万只、鲜牛奶3000多公斤。
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介绍,自3月6日始,全省无本土新增病例,境外输入病例已成为广东新增病例的主体。
广东省正在实行分区分级的精准防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工作。昨天上午,广东公布了全省疫情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名单。
当前,复工复市正在有序推进,为指导个体工商户处理疫情防控和恢复营业的关系,广东出台了《个体工商户复工复市防控工作指引》,对个体工商户营业提出了具体的防控要求。公众在商户消费时,也请提高防护意识,佩戴口罩,不要扎堆聚集,缩短逗留时间,尽量使用移动支付端自助结算,减少排队的时间。
江门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有4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107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数万境外乡亲回乡祭祖,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防控任务艰巨。
对此,许晓雄介绍,江门及早布防、多措并举,积极打好防控疫情输入主动仗。截至3月15日,通过各种渠道向世界各地300多个乡亲社团发送温馨提示和告知书,愈千名乡亲取消回乡祭祖安排,上万名乡亲取消近期回国计划。具体有如下做法:
一是发出温馨提示和发布指引。比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多渠道发布了《致港澳台及海外乡亲告知书》,以“温馨提示”和“境外五邑乡亲回乡问卷调查”等方式,呼吁广大市民、华侨乡亲和外籍朋友共同配合做好“外防境外输入”的有关工作。特别是针对往年清明节回乡祭祖侨胞较多的情况,倡议旅居地祭祀、居家祭祀、文明祭祀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
二是坚决按照“依法依规、属地管理、人文关怀、有效防治”的原则和省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三个全覆盖”。对从国外(含经香港、澳门机场中转)经广东口岸入境、从内地其他城市口岸入境来粤且来粤前14天内有国外旅居史的中国籍旅客实施全流程健康监测和管理服务,重点实现口岸筛查、专车接送、社区健康管理“三个全覆盖”。外籍人士入境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三是加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力量。除了市和县市(区)两级落实专班以外,市委外办、市侨务局、市台港澳局等单位组建防疫外事服务“突击队”。以“政企校合作”“志愿服务”等方式增加多语种人才储备,制定了英、日、韩三种语言版本的《防疫外事志愿者培训手册》;开通了24小时江门外事服务专线,受理外籍人员的咨询,及时解决外籍人员的合理关切;编制了英、日、韩等多语种的工作指引。目前,全市76个镇(街)已全部配备外事翻译志愿队伍,实现了外事工作服务力量在社区一线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