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银州湖畔,3月中旬成功下水的“台山1号”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开展设备调试,为下一步试航工作做好准备。据悉,该平台总长103米,总宽31.5米,型深12米,养殖包围水体容积约3万立方米,相当于16个国际赛事标准泳池,同时安装有自动投饵、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为实现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养殖管理提供坚实支撑。
台山作为广东海洋大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这里气候温暖,具有发展海洋渔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台山市聚力奋战“百千万工程”,将海洋牧场作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有效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撬动作用,全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目前,台山在川岛海域已投放了152个重力式网箱,“台山1号”即将通过崖门水道投放至台山川岛乌猪洲高冠海域。南海之滨,一座现代化海洋牧场正在加快崛起。
文/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图/陈俊锋
升级基础设施
助力海洋经济转型
“相比深水网箱,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在结构、浮力、空间利用率以及智能化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台山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符泳自豪地介绍“台山1号”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
从去年7月正式动工,到今年3月成功下水,短短8个月时间,“台山1号”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项目的顺利推进,体现了国有资本对海洋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更体现了台山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建造现代养殖设备,推进深海养殖工作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中之重。2023年5月,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台山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台山市海洋牧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内容包括重力式网箱以及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新建60个周长90米的新一代加强型重力式网箱已于去年顺利投放,抗风能力达12级。
为加快推动江门地区第一个3万立方米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的建设,台山海洋发展集团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珠海德赛海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有实力和技术的单位共同建设。
如今,“台山1号”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正蓄势以航。作为省内首个入级中国船级社的大型养殖装备,“台山1号”的安全设计指标满足船级社要求,并符合中国船级社规范和相关公约、法规的规定,具有抵御恶劣海况的能力,可抵御17级台风,最大波高9米。更令人瞩目的是,“台山1号”采用半潜式技术、桁架和浮体混合结构、吸力锚单点系泊技术,以及集成自动投饵系统、风光互补能源系统、海水淡化装置等养殖配套设施设备,首创了海洋牧场特色种质资源“湿”库与高通量遗传资源“干”库协同建设新模式等先进技术,彰显了科技力量。
“养殖平台+重力式网箱”
打造海上现代化养殖矩阵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台山海域面积占全江门的97.9%,是江门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主战场。近年来,台山市立足海洋优势向海图强、向海要粮,高标准建设“邑海粮仓”,其中一个关键举措就是于去年成立了台山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以践行海洋强国战略、服务海洋强市为已任,有效发挥了“排头兵”和“领头雁”效能。过去一年,该公司不负众望,以“六位一体”为发展方向,整合海洋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台山建设现代化“全域型”海洋牧场,打造“海洋牧场+海上粮仓”融合示范样本。
特别是在“台山1号”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的打造过程中,该公司充分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优秀单位的的交流合作,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了资金、建设单位的参与,高质量推动了项目的完成,引领台山海洋牧场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值得关注的是,“台山1号”的建设,是台山市坚持江门全市“一盘棋”,彰显了新台合作机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积极成效。“台山1号”由位于新会区的威立雅海洋环境工业(广东)有限公司建造,该公司由全球500强企业威立雅集团在新会区崖门镇投资建设,拥有全球最大机械化梳式滑道(15万吨级),在海工装备制造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为本次项目施工提供了专业服务和保障。
符泳表示,下一步,台山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加快3万立方米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与60个重力式网箱在川岛镇乌猪洲海域投入使用,以养殖平台作为整个网箱养殖区的支撑基地,与重力式网箱组成海上现代化养殖矩阵,开创深海养殖新模式,持续推动海洋牧场建设的不断创新和升级,进一步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海洋牧场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唱响新时代海洋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