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村的接灯方式尤为特殊,巨型花灯需穿水而过,场面很是壮观。
花灯、金龙、醒狮、人群……泮村灯会现场热闹喜庆。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 刘嘉猷 郭永乐 通讯员 吴瑞彬) 2月22日上午8时许,在时隔数年后,伴随着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泮村灯会在位于开平市水口镇泮村村的邝氏祠堂前再度拉开帷幕。
此时,人们早已将祠堂周围堵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翘首以盼,期待起灯队伍的到来。“来了!”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锣鼓声和鞭炮声霎时响起,起灯队伍在乡民和宗亲华侨的围绕下缓缓来到祠堂前。随着第一个高达3米的大花灯被举起,活动正式开始,大家共同享受着这一重大民俗活动带来的喜庆氛围。龙狮表演也不甘落后,用精彩的技艺赢得人们的鼓掌喝彩。
起灯仪式后,这些醒目的花灯便在人们的拥簇下,沿着各自的路线陆续来到乡间40余个自然村。每当花灯到达一个新的自然村,村民们都会舞动醒狮,在村口热烈迎接。其中,金龙村的接灯方式尤为特殊——金龙村俗称“牛口村”,按习俗,巨型花灯需改道前行,穿水而过,场面很是壮观。
3盏巨大的花灯最终分别抵达3个专门选定的地点进行打灯仪式。永安村委会下属的塘唇村是3个进行打灯仪式的地点之一,大约晚上7时,这里上演了灯会最后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幕。伴随着响亮的爆竹声,精心制作的花灯被戳破,村民们蜂拥而至,抢夺灯纸和灯篾,作为吉祥之物带回家中。
开平水口泮村邝氏族务理事会会长、灯会总指挥邝玖玲表示,泮村灯会举办了20多届,得到了众多乡民、海内外宗亲华侨的鼎力支持,此次灯会对于泮村人来说更是一次充满年味的群体活动,很多海外的乡亲都回来参加了。
金龙村村民邝钧毅表示,由于疫情,泮村灯会已经数年没有举办了,今年的活动比以往的更加热闹。更重要的是,举灯队伍中多了许多年轻的面孔,“我16岁就开始举灯了,看到年轻人参与其中,我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传承”。
据悉,泮村灯会又称舞灯会,起源于明代。在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泮村灯会逐步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和仪式,分为扎灯、送灯、起灯、舞灯、打灯五大步骤。泮村灯会不仅反映了群众祈求平安的朴素思想,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后,其内涵也不断丰富,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数百年来,泮村灯会见证了无数变迁,它不仅是年味的体现,更承载着泮村人共同的记忆和对故土的深情,凝聚了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