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由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联合广东省委党校课题组历时近八个月调研分析完成,系统分析了2018年至2022年广东县域经济总量变化情况。为了使各(县、市)区更有可比性,《报告》未将副省级城市广州、深圳的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45个县级区与57个县(市)分开评价。
翻开这份榜单,开平全部上榜,充分彰显了一个县域经济体的雄心。
报告显示,受益于近年来我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产业有序转移等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带动,也由于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施,环珠三角核心地带以及沿海、沿主要干线的县(市)总体上经济综合发展力居于前列,其中开平市名列第7位。
同时,课题组还基于增长指数与水平指数,评价了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活跃程度的发展活力指数,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位列前十五位。其中,开平市名次在江门各市(县、区)最高,位列榜单第5位。
课题组还基于质量指数与水平指数的分析,评价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全省各县(市)前十五位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中,开平市名列第10。
无论从哪个维度观察,开平既不乏综合实力,也有发展活力,更有前进潜力。可以说,一份客观的榜单排名,诠释了开平敢于提出争创省“百千万工程”示范的底气所在。
县域兴则全省兴。在强手如云的珠三角,开平为什么能“刷榜”?
从发展基础看,自开平设市30年来,就一直是各类城市发展榜单中的“常客”:5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获得“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建筑之乡”“世界名厨之乡”“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荣誉称号……
三十而立再出发,今年碉楼之乡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开平。为此,开平锚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走在前列”总目标,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对内自加压力,对外凝聚合力,努力在各项工作中争当试点、争创示范,让广大干部群众重新找回自信。
比如,在市级层面,开平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正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在镇、村层面,塘口镇正推进自然资源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百合镇茅冈村、赤坎镇南楼村正全力推进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工作。
除了以上国家级试点,开平还有1个镇、10个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这些“潜力股”,都是开平书写下一个三十年奋斗史的重要力量。
由此不难预见,未来开平还将继续“刷屏”各类榜单。一个更自信的侨乡,将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昨天的成就与经验、明天的蓝图与愿景,连接成一座城市的奋斗长卷。而在当下,开平也秉承长期主义、脚踏实地,以行动书写着今天的努力与实践。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县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1—9月,开平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高于全省、江门平均水平;加快建设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开平片区和生物医药等特色专业园区;迭代推出制造业、文旅业和农业三张“招商地图”2.0版,今年成功引进超亿元项目53个,总投资208亿元;全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探索性构建“开平优品”和“马冈优品”等“1+8”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前三季度农林牧渔总产值84.37亿元,同比增长5.6%。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镇域实力持续提升。其中,今年10月,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开平市水口镇位列404位,比去年上升了13位,在江门入选榜单的7个镇中排名第一。
赤坎华侨古镇。
除了水口镇再度入围全国千强镇外,赤坎镇持续推进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和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中心镇建设,高水平建设赤坎华侨古镇,高标准打造赤坎新区。
紧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今年以来,开平在高标准打造“世遗风韵”示范带、争创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基础上,继续新建了3条示范带,并在示范带沿线建成65个美丽宜居村;大力开展行政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亮绩亮效”评比活动,高标准推进典型镇和10个典型村培育工作,以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提升。
一体推进强县促镇带村,“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榜单后的开平,隐藏着无数的实干者,更蕴含着“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三大城市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