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训人员开展线下实践活动,了解厨房安全知识。
参训人员学习专业心肺复苏与AED的使用。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榕
实习生 莫艺琳 通讯员 曾绒
当意外发生时,无助与恐慌难以避免。然而,在江海区,有一群人来自各行各业,在紧急关头却扮演着守护城市安全的“超人”角色。
8月16日,随着最后一场培训圆满结束,江海区2024年度“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项目正式收官。这是江海区首期“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项目,该项目总计10天,共涵盖了20个场次活动,成功培训了来自各行各业的664名学员。
作为江门市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的核心区,江海区先行先试探索“应急第一响应人”机制,鼓励广大干部群众成为应急后备力量,在日常工作生活和突发意外等现场挺身而出,“敢救、会救”,进一步巩固“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应急产业到公益实践的转化落地。
线上学习、线下实践
练“救”真本领
或许你会惊叹于“教科书式”的救援行动,但其背后蕴含的技能与知识,往往只有少数人才掌握。实际上,“应急第一响应人”这一角色的设定,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限,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那么,何为“应急第一响应人”?
“救援技能不仅仅是专业救援人员的专利,它们同样适用于每一名普通市民。在紧急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应急第一响应人’,用自己的行动为周围人提供帮助,甚至能挽救生命。”防灾科技学院国际社区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宇桥介绍,“应急第一响应人”是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前先到达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现场疏导、自救互救、信息收集上报等初期就近应急处置工作的人员,是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辅助力量。
该培训项目,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参训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应急响应知识与技能。在线上学习阶段,参训人员通过下载“学习通”平台学习视频课程、图文资料等,系统学习了洪水、地震、电梯下坠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在线下学习阶段,参训人员前往江门市安全应急科普体验中心,通过模拟演练、现场体验等方式,将线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记者了解到,为了使参训者身临其境,提升训练质量,江海区特地选择江门市安全应急科普体验中心作为“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基地,依托以防灾科技学院国际社区防灾减灾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专业应急服务团,帮助响应人练“救”真本领。在课程设计上,防灾科技学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江门实际,精心构建了涵盖应急概述、灾害应对、信息上报、救援疏散、应急救护及防汛专题等9大板块、33章节的课程体系。这一全面而深入的培训方案,旨在强化参训者的基础理论、实操技能与专业处置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满足基层多元化的应急需求。
“这次培训和考驾照差不多,需要通过各项考试才能拿到最后的结业证书。”江海区景贤初级中学教师王智贤感受到专业培训和通识教育之间的差别。“这个培训非常实用!我们在线下培训现场不仅有详细的讲解,还有具体实操。这帮助我们很好掌握了胸部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技能,非常有意义!”王智贤表示,回到学校后,自己将利用班会、安全教育等契机,向学生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场景营城
打造安全韧性城市
建设韧性城市,就是要建设在灾害风险面前具备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
随着“应急第一响应人”先导班、首期应急培训项目的开展,江海区“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不断壮大,也为打造安全韧性城市提供了良好基础。
江门市提出以江海区为核心区构建“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格局。
如何让“安全应急”这一标签与江海更深一步融合?“场景营城”是关键因素。
“作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江海区不仅要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更要将安全应急的应用场景落地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防灾科技学院国际社区防灾减灾研究中心主任、应急管理学科带头人王慧彦认为,“应急第一响应人”对于提高基层社区面对灾害风险的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之前也参加过类似的培训,但没有这次培训这么全面。”礼乐街道威东村网格员区炎桢告诉记者,每次看到新闻上突发灾难或急救事件时,他的心情都非常复杂,心想如果网格内居民遇到类似情况自己该如何施救。“通过培训,我已经初步掌握了灾害紧急应对、止血包扎、常见意外伤害处置等专业技能,同时还学习了专业心肺复苏与AED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在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我知道了如何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人,抢得黄金处理时间,用自己所学为身边人护航。”他说。
如果说“敢救人”是一种胆识,那么“会救人”就是一种能力,需要专业的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作支撑。应急救护具有专业性强、危险性高的特点,操作不当容易对被救护者造成“二次伤害”,也容易让“应急第一响应人”自身陷入险境。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有效提升“应急第一响应人”的处置能力,至关重要。
“为全面掌握基层培训需求,提高培训精准度,培训项目组深入江海区应急管理局和基层单位调研,充分了解各区域特点和培训诉求,结合区域特点编制《“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工作方案》及培训教材、课件,为培训提供菜单式、定制化服务。”王慧彦认为,江海区“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项目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提升了特定人群的应急响应能力,还通过广泛传播应急知识和技能,增强了整个社区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样的培训应该得到更多的推广,让更多人掌握这些关键时刻能够派上用场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