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陈婵
江海区是江门唯一国家高新区,也是江门重点发展的主城区之一。随着下沙公园、油湾公园等相继建成和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的加速建设,江海区产业新城发展格局逐渐拉开。城市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愈发壮大。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一个个爱心驿站建立起来,成为新就业群体的“暖心港湾”。与此同时,新就业群体也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正在江海区上演!
21个驿站打造暖“新”港湾
每天上午10点左右,许多外卖骑手便会来到新业态服务驿站。驿站旁边专门设置了“换电柜”,外卖骑手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为电动自行车更换蓄满电的电池。
走进新业态服务驿站,记者看到,橱柜内摆放着各种型号的修车工具,驿站内还配备了休息室,内置微波炉、桌椅沙发、小药箱等,为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之余提供休憩之所。
“95后”青年周福进是新业态服务驿站的运营员,同时也为来往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维修车辆。看到有人过来,他总会热情地打招呼,询问车辆情况。“我跟他们都很熟,车辆有问题,他们大多借用工具,自己动手修车。”周福进说。
陈曙光是新业态服务驿站的常客,从事外卖送餐工作已有七八年。闲暇时,他也会到新业态服务驿站坐一坐,与同为快递员、外卖员的朋友聊天。
区总工会工作人员戴慧娜表示,“江海区有很多新就业群体是外地人,他们背井离乡,既为了生计奔波,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希望通过建立驿站,让他们感受到江海的温暖。”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海区已建有21个驿站(含新业态服务驿站),它们主要分布在商圈、步行街、银行网点、工业园区等新就业群体聚集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江海区每个街道都有一个省级驿站且特色各异。
江南街道新业态服务驿站位于老旧小区交界处,周边是中环广场、江海广场等商圈,是平时外卖员取餐、送餐的集聚地。
外海街道邻里汇是新就业群体的“暖心之家”。他们可以在这里参与“小哥议事会”,围绕权益保障、普法护航、基层治理、生活学习、配套设施等议题,向区直相关部门、街道建言献策。
在礼乐街道,区总工会打造了江门船厂户外劳动者驿站,建成集“工会宣传展厅”“户外工作者歇脚处”“职工加油站”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晚上,驿站还会为职工、户外劳动者群体留一盏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重要力量
“让驿站更加贴近服务群众,才能让服务真正暖到民心。”戴慧娜介绍,驿站还会定期举行新业态技能培训活动,提高新就业群体的应急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本领,让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流动的急救员”,为社会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中午时分,饿了么江海广场站送餐队队长李爽手提一份热气腾腾的午餐,轻轻敲响了刘阿姨的家门。“刘阿姨,这是您的午餐,您快趁热吃吧!”李爽细心地打开包装盒,将饭菜放到老人手中,还不忘嘱咐“最近天气不稳定,您要多注意”。“谢谢小李,每次看到你,我这心里都感觉暖暖的”,刘阿姨笑着接过饭菜,“我们晚上见!”中午和傍晚的问候,成为了李爽和长者们的独特默契。
在今天的江海区,新就业群体已日渐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凝聚新就业群体的基层治理动能,变“服务”为“反哺”,成为江海区基层治理的新探索。
2023年,江海区推出党建引领“新”连心暖流送餐项目。江南街道、高新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链接“两企三新”爱心资源,通过与服务对象精准结对,为江南街道有送餐需求的7名独居长者、独居重度残疾人和低保残疾人提供送餐到户服务,开启了一条党建与民生融合、“两企三新”党组织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之路。
在礼乐街道文苑社区,一支由新就业群体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大街小巷,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他们常态化开展“隐患随手拍”行动,将发现的社情民意、矛盾线索、突发问题、环境卫生等信息及时反馈给社区,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实现网格内大小事情“即时播报”,有效延伸社区信息收集触角,为社区善治持续赋能。
吴栋灼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一员,长期参加文苑社区志愿服务、应急处突、基层治理等工作,他说:“希望用个人的小爱凝聚社会的大爱,促进基层治理,推动江海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广大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