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以乡村绿廊建设为重要抓手,做深绿美文章,筑强发展基础。 付师华 摄
都市农业生态园是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陈婵 摄
江海区城央绿廊是集休闲运动、工业遗存、总部经济及观光于一体的景观绿廊,将儿童公园、釜山公园、下沙公园、外滩湿地公园等“串珠成链”,催生了网红滨水多功能经济带;乡村绿廊碧道位于礼乐街道礼乐河两岸,是一条让市民感受湿地景观风光、欣赏龙舟文化、领略都市农业特色的生态廊道。
绿美江海,生机盎然。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海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破难题、促发展上真抓实干,推进绿美江海生态建设,赋能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江门日报记者 李雨溪
做深绿美文章 筑强发展基础
近年来,江海区以乡村绿廊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农文旅产业融合引领乡村振兴,做深绿美文章,筑强发展基础。
——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基础建设,做好水岸文章。
乡村绿廊沿着江海区礼乐河两岸,总长度18.8公里,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在保留原生态自然要素为前提下,对礼乐河两岸进行修复治理。沿河因地制宜建设了以北头咀特色休闲公园区、水杉湿地白鹭源区、蒲苇水岸区、龙舟公园及都市农业生态公园为轴线的“一廊五园”滨水长廊,形成集田园野趣、休闲运动、龙舟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活力廊道。
乡村绿廊碧道项目总投资2.7亿元,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建成廊道内都市农业生态园核心区约53.3公顷,配套蒲葵栈道、浅水湾饮食物业项目等多个功能区域,赋予都市农业生态园科普教育、游玩、学农体验、休闲垂钓等功能。2023年,都市农业生态园入园人数达13万人次。
——多措并举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做深产业文章。
立足生态资源,江海区积极培育生态渔业品牌,引进月光宝盒农业科技公司投产经营,开展水产种业开发、养殖和尾水处理示范,打造高位池智慧高密度渔业养殖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28公顷,建成110个高位养殖池,养殖密度是传统养殖的20倍以上,实现质量和产能双稳定;同时,发展预制菜产业,延伸水产加工链条。
乡村绿廊建成后,礼乐河沿岸优美的生态环境优势以及区域内的完善交通和生活服务,吸引德昌电机、优美科、巴斯夫、生和堂等先进制造业企业进驻,带动当地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为建设生态旅游经济带,江海区充分挖掘乡村绿廊沿线自然人文要素,融合观光、游乐、科普功能,串联起水、村、田、林、园、产等元素,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推出古村落乡村游、生态采摘亲子游、端午龙舟体验观光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培育了住家喜宴等具有乡土特色、承载文化情感的田园餐饮,为周边村(社区)带来经济收益,预计沿线武东村等7个村今年村组两级集体收入比去年增长8%。
——探索创新运营模式,做优农旅文章。
探索引入国资力量。江海区坚持“政府主导、国企参与、市场运作、村居合力”的原则,灵活探索“国资+社会资本”等运营模式,委托国有企业对乡村绿廊、都市农业生态园进行运维管理,构建部门协同、国资公司参与的管护机制,推动运营管护市场化、物业化、产业化。
社会资本有序下乡。通过点状供地,积极推进“邑家人·江海明珠”、月光宝盒农业科技项目建设,打造滨水休闲、科技生态农业、乡村文旅、农特产品展销、农业种养等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化农文旅田园综合体。
凸显绿美成效 擦亮发展底色
在江门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江海区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等次,并先后四次代表江门市接受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助力江门市连续四年获评“优秀”等次。乡村绿廊碧道获评省“十大最生态碧道”,礼乐河获评市“幸福河湖”。
此外,乡村绿廊农业和乡村旅游齐头并进,凸显绿美成效,擦亮发展底色。工业取得长足进步,优美科长信和德昌电机2022年产值72亿元,今年1—9月产值58亿元。生态养殖成效显著,广东月光宝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江海区大洋水产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养殖区。
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乡村绿廊沿线惠及武东村等7个村,带动了武东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今年1—10月,上述村组两级集体收入全部超140万元,其中新兴村、敬和村接近400万元。以经济实力作支撑,乡村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武东村等3个村被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