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88岁高龄,潘利生接受采访时仍精神矍铄。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罗霈 实习生 唐乾
“美军夜晚突袭,数十架战斗机飞到我们上空,这对高炮部队来说是挑战,瞄准镜和数值都看不清,完全是拿命去搏……”8月1日,记者探访了88岁的退役老兵潘利生,他激动地回忆起抗美援朝中的一幕幕,胸前佩戴的勋章格外醒目。
响应号召抗美援朝
“共产党为我们分田又分地,使我们这些贫苦农民翻身解放。我和大哥都希望能报答党的恩情。”1952年,潘利生和大哥积极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军。
当时,考虑到家里的母亲需要照顾,组织建议让哥哥留在家乡,潘利生奔赴战场。“有国才有家,母亲也很支持我们的决定。”他说。
进入部队后,潘利生被分配到高炮部队入朝作战。当时,队伍配备了一批苏联武器。因为有着初中学历,潘利生被安排学习使用高射炮及相关设备。“当时任务重、时间紧,这些都是新型设备,为了早点上手,标图、通信、测距测量,我一门门课程去攻克。”潘利生回忆道。在训练了十多天后,他被分配成为标投员,每天使用雷达观测并记录空中交通情况,包括我军和敌军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航向等。后来,上级发现潘利生既聪明又好学,便让他担任炮车长。
“发射方式有短点射、长点射、连射……”70多年过去了,潘利生谈起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潘利生一边用手指在桌上勾画,一边讲述道,“耳边指挥员的命令和炮弹轰炸的声音,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只要有战斗,高炮部队就需要24小时值班值守,尤其是雷达一旦监测到信号,我们随时做好准备。”潘利生说。1952—1953年间,美军为挽救败局,企图继续拖延和破坏停战谈判,经常出动大批飞机对朝鲜后方城市进行“集中空袭”。在这种情势下,高炮部队由掩护交通运输线的机动作战,逐步转入防御朝鲜后方的重要目标。
潘利生所在的部队负责朝鲜新义州到青苍江一带。“有时候一天下来白天打好几次,晚上还继续打。”潘利生回忆,高炮部队要么不开炮,一开炮就会打得地动山摇,闪光弹染红了半边天……
虽然没有受过什么重伤,但是巨大的轰鸣声和飞溅的弹片也在潘利生身上留下了不少伤痕。“条件是很艰苦的,我们困了就打一会瞌睡,一吹哨就马上待命。”他说。
1953年7月,双方签署停战协定后,高炮部队依然需要坚守阵地,以随时防御偶尔出现的小范围战斗。直到1954年底,高炮部队退回了安东(今丹东)。潘利生作为一名优秀的高炮兵,也受到了表彰。
退役不褪色
1957年,潘利生退役。回到江门后,他积极分担家中农务,闲暇时打打工。当时,江门甘蔗化工厂正在建厂房,他到工地做搬运工,托水泥、担石头,为江门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出力。
1960年,潘利生得知当时的省邮电管理局招派信员后,又去帮忙派送信件,还负责抬电杆、拉电线……由于体能好,干事勤快,他成了正式职工,并一直干到退休。“我们上过战场,吃过苦,所以后来查线路、爬电杆等工作,我们都能拿下,也没有怨言,挺满足的。”潘利生说。
1991年,潘利生获颁“献身邮电30/35周年”纪念章。
回望自己的军旅人生路,潘利生感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人民子弟兵的担当。如有来生,我还要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