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假期前的公路运营安全检查与节日期间的巡查工作,重点加强对桥梁隧道、长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平交路口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防治工作,重点对前期持续强降雨造成的边坡滑塌等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进行处治;及早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做好电路检修,防止雷雨天气造成漏电事故;加大对提示牌、警示牌等标牌巡检,确保清晰、无遮挡并复核规范要求;加强与气象、公安、应急部门沟通协调,防范极端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影响和加强应急响应部署。
(二)全力做好路面保畅通工作。各高速单位梳理上报路网拥堵点、拥堵收费站和繁忙服务区的情况,建立疏堵保畅工作机制,加强与相邻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共享,必要时提前做好远端分流疏堵工作。严格按照“一堵点一方案”的要求,加强对公路拥堵点和现场巡查和值守,落实“一日一研判”“一路三方”“一堵点一方案”等管理机制,强化路警联动,确保“见人见车”快速疏导。
(三)加强收费站和服务区管理。一是节假日免费期间收费站合理设置和规范 7 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专用通道,做好免费车道的标识标志,引导免费车辆分道行驶。二是按照“一站一策”原则,开足通道,采用复式收费、互借车道、移动收费终端,增派现场工作人员,加强对 ETC车道现场特情处理等方式,强化疏堵保畅,特别是免费时段临近结束前要合理排好工班,有效应对短时车流激增和纸券收费等情况,最大限度提高通行效率。三是收费站和服务区提前做好车流研判,及时加强车流提示和疏导,防止车辆拥堵倒灌至主线,必要时引导车辆行驶到下一服务区或停车区,有条件的服务区要采取对向互借措施疏导车流。
(四)全面优化服务区服务质量。各公路运营单位全面保持和持续巩固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成果,提高服务区厕所、商业环境卫生保洁频次,加强服务区垃圾分类宣传指引,引导群众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加强对充电设施管理维护,假期前组织对照检查并有针对性逐一落实整改。各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加强服务区餐饮卫生安全自检,做好食品安全检查,结合自身服务品牌、服务理念和文化,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五)加大路况信息提示提醒。各单位相邻路段强化联动,充分利用周边路网结构,综合采取远端提示、近端疏导,及时诱导车辆避开拥堵。要利用可变情报板、收费站入口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短信、电台广播及出行 APP,多渠道发布最新天气、路况和服务信息等,及时诱导车辆避开拥堵,科学引导群众错峰出行。
(六)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节假日期间,各单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路网相关突发事件信息、保畅通联系人和值班人员报送工作。自23年中秋国庆假期开始,开展“一日一研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