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市“为民服务解难题·政务服务无堵点”观察团走进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下称“中心”),考察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成效。
中心于2013年6月18日挂牌成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政府采购、建设工程、土地与矿业权、产权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场所、平台、设施和服务。8年来,中心以主动担当、求真务实的作风,按照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向纵深发展,充分依托“数字政府”公共服务支撑能力,以整合统一、全程电子化为建设手段,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取得全省率先试运行广东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全省率先启用省库专家二维码扫码入场管理等多个成果,公共资源交易成交金额累计超过3310亿元。
“拆旧复垦”振乡村
“废旧老屋去,良田美景来。拆旧复垦可减少农村闲置、低效建设用地,优化农村用地布局,也可助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拆旧复垦政策的实施,唤醒‘沉睡’资产,‘拆’出新价值,既美了乡村,也富了乡亲。”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拆旧”
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自愿将闲置或废弃的农村房屋等地上建(构)筑物拆除并退出建设用地的行为,由乡镇政府、街道办负责组织实施。
“复垦”
指乡镇政府、街道办作为复垦项目业主组织申报实施复垦项目,复垦后形成的农用地仍然由原土地使用人按农用地用途使用。
公平公开交易是拆旧复垦的重要环节。为了落实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快拆旧复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心于2020年迅速搭建了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然资源指标网上交易系统,增加“拆旧复垦指标交易业务”,组织编制交易材料,规范全市复垦指标交易管理,实现江门市复垦指标在规定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有偿流转。
复垦指标交易系统的上线,让闲置和废弃建设用地得到了有效盘活,乡村资源市场也焕发出“新商机”。自上线实施至今,江门共开展复垦指标交易10期,总面积达2018亩,成交金额达10亿元。目前,中心还在不断完善复垦指标交易系统,进一步推动全市指标交易阳光、健康发展,助力江门美丽乡村高质量建设。
据悉,中心今年还将着力开拓耕地储备指标交易业务,以“制度+科技”为抓手,实现耕地储备指标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的新里程。
“评定分离”促公平
“评定分离”就是把评标权和定标权分开。具体来说就是,评标委员会只判定投标文件是否符合招标要求,并指出投标文件中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签订合同前应当注意和澄清的事项等,不再对投标文件进行计分和排序,具体采用哪家单位由招标人组成的定标委员会从所有合格的投标人中选择。评委只做评委,不做裁判,将决定权还给“买方”。
中心在深度调研、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评定分离”改革工作。2019年12月,江海区政府与中心、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前往珠海市住建局、珠海中心,就如何实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评定分离”开展学习调研,通过跟班学习、座谈、现场观摩,了解招投标政策的制定以及“评定分离”操作流程的相关内容。
作为试点工程,江海区“乐祥路东延线(健乐路-胜利南路)道路工程施工”于2020年10月顺利完成定标公示。这是全市第一个采用“评定分离”方式开展的招投标项目,见证了我市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领域推行“评定分离”改革进程中的“第一炮”。
为配合我市“评定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完善交易平台功能建设,进一步提高评标效率并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正公开,于2020年11月上线试运行“评定分离”电子招投标系统。今年5月7日“下沙公园工程(二期)项目”顺利完成了“评定分离”电子交易系统电子开、评标工作,实现了首个采用全流程“评定分离”电子交易的招投标项目。
“‘评定分离’电子招投标系统的推行,不仅有助于大幅减少不合格和低质量的投标文件,有效防范‘围标串标’、‘投标挂靠’风险,还能减少外部因素对专家公正履责的干扰,便于项目标后管理,持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电子交易”提质效
加快数字化发展,是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相关安排,中心借助“数字政府”改革的强大推手,以整合统一、全程电子化为建设手段,完成了公共资源信息化建设由“无”到“有”,由“有”到“优”的历史性跨越。
2016年
我市完成全辖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在省内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全市一张网”,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建设、数据共享互用以及广东省乃至全国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
2017年
我市充分整合交易场地硬件资源与电子评标系统的融合,在不需二次投入的前提下快速构建“评标+会议视频”系统,利用网络互连方式,在省内首个实现全辖区远程异地评标。目前我市与各(市)区分中心已可以实现辖区内异地评标,恩平分中心异地电子评标项目已实现常态化。
在评标评审专家数字化管理领域,我市也率先走出“第一步”。2021年3月23日,省库专家二维码扫码入场功能正式上线,中心成为全省首批实现省库专家数字化入场管理的地市平台之一。“(该举措)有效保证了专家身份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同时对专家进出场情况实施动态化监督管理,促进交易评审过程更规范高效、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在服务内容上,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推陈出新。
●一方面,搭建“电子保函服务系统”。2020年7月31日,“电子保函服务系统”上线试运行,通过实行“云上申请、云上授信、云上使用”的保证金缴纳模式,为投标企业节约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推进网上远程开标。今年5月,我市公共资源交易“远程电子开标”系统上线试运行,受到各方交易主体的高度关注。网上远程开标,通过在线直播、远程解密、互动解答、线上监督,打通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创新数字证书使用。今年5月10日,中心成功对接“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的移动数字证书功能,推动实现电子证书“网上办理,云上使用”模式变革,让投标企业共享数字化的发展成果。
交易监管,亦是中心关注的重点。“中心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远程终端硬件配置信息扫描分析能力,依托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全面提升电子监督效能,将分析信息作为扫黑除恶线索推送给住建部门,为防范围标串标提供新的手段,实施效果良好。”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还联合市住建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开展交易信用管理,以数据互联共享将联合奖惩信用信息应用到交易过程中,保障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