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江门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下简称“三调”)对比201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全市国土面积变大,这是什么原因?
答:2018年江门市土地变更调查总面积9507平方公里,“三调”总面积9535平方公里,增加了28平方公里。
变化主要原因是国家下发的零米线向海一侧扩展。增加面积部分的主要地类是沿海滩涂(88%);河流水面(6%);红树林地、乔木林地、坑塘水面、灌丛沼泽、水工建筑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等(6%)。
2、对比201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三调”建设用地减少,开发强度降低,这是什么原因?
答:根据2018年江门市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全市2018年建设用地为120964公顷,开发强度为12.72%。“三调”建设用地为105903公顷,开发强度为11.11%。
变化的主要原因:“三调”建设用地统计口径与“二调”及历年变更调查有变化,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水库水面,在“二调”及历年变更调查中纳入建设用地统计,在“三调”中改为纳入农用地统计,“二调”中水库水面17242公顷,“三调”中水库水面为19428公顷。
3、问:对比“二调”数据,“三调”建设用地有哪些变化?
答:“三调”数据标准时点是2019年12月31日,“二调”数据标准时点是2009年12月31日,江门市建设用地面积十年间增加了19452公顷(同口径对比,扣除水库水面),增幅22.50%。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1657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增加3177公顷,水工建筑用地减少298公顷。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中,城市用地与建制镇用地增加明显,分别为11712公顷及6273公顷,增幅分别是73.25%、36.18%,反映城镇化速度较快。
4、问:对比“二调”,此次调查内容有哪些变化?
答:此次调查修订了调查分类,统一了陆海分界、明晰了林草分类标准、细化了城镇建设用地分类,全面调查了各类国土管理和利用属性。同时,摸清了地类之间的转换变化情况,掌握了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情况,还把耕地变为其他农用地的情况,按恢复耕种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区分和标注,为后续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5、对比“二调”,此次调查技术精度有哪些变化?
答:此次调查在遥感、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常规调查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建立并全面应用了“互联网+调查”机制,全面采用优于0.2米至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二调”时主要用的是2米分辨率的影像。“三调”将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图斑的最小上图面积标准从“二调”时的400平方米提高到200平方米,耕地等农用地图斑从600平方米提高到400平方米,其他地类图斑精度也有相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