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湿地滋养生命,仅占全球陆地面积6%- 8.6%,是全球40%动植物的栖息地,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用显著;湿地韧如蒲草,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固碳减排、改善水质、缓解和预防台风等气象灾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但我们更应该知道,湿地已危如朝露,湿地正在加速消失,消失速度是森林的3倍,是地球上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1970年以来全球湿地至少消失35%,超过四分之一的湿地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湿地保护修复刻不容缓。
守护湿地,守护的并不仅是湿地,更是我们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湿地保护高度重视,多次对湿地进行考察,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之义。江门地处 重要沿海区域,湿地类型丰富,包括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总面积17251.04公顷。代表性湿地有独木成林的新会小鸟天堂, 连片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的台山镇海湾红树林,珠三角典型的库塘型湿地开平孔雀湖,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鹤山古劳水乡。这些湿地不仅是水鸟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更承载着江门侨都儿女的记忆与乡愁。一直以来,江门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与建设工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门实践,留住乡愁。
(开平孔雀湖 拍摄作者:林国强)
(新会小鸟天堂 拍摄作者:蔡兆权)
(台山镇海湾红树林 拍摄作者:李驹荣)
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强化湿地保护修复水平,江门湿地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逐步健全,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有效提升,湿地生态空间持续优化、美化。近年来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充分依托全面推行林长制等制度,强化督促指导与考核,将湿地保护修复、湿地公园建设等内容纳入《江门市林业保护发展规划(2021-2025年)》《江门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江门市2022年度林长制考核实施细则》等文件;二是组织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珠三角水鸟生态廊道建设、万里碧道建设、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高质量水源涵养林抚育等一系列工程,积极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水鸟资源多样性监测及蓝碳调查评估;三是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执法与协调机制,组织开展湿地监测图斑核查、涉海自然保护地“双随机”抽查等行动,通过法律等手段,及时发现、打击破坏或非法利用湿地资源等违法行为;四是健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重要区域湿地管理机构与人才队伍,推进自然保护地确权登记、勘界立标以及生态保护监测、科普宣教、旅游服务等设施建设。先后获批开展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其中新会小鸟天堂、开平孔雀湖已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五是依托湿地保护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积极利用传统与新兴宣传平台,将湿地、旅游、历史文化等要素串联起来,多途径开展系列湿地科普宣教、生态旅游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我市湿地生态与人文之美,其中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因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原生地保护、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成功入选“2022年广东省林长绿美园”。
面对湿地保卫战,我们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不合理围垦、污染排放、泥沙淤积、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多种因素都会对湿地造成破坏和威胁。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任重道远,决不能掉以轻心。江门湿地的保护修复离不开千千万万一线守护者,更离不开你我,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请自觉从我做起,不往湿地倾倒污染物、废弃物,不侵占湿地,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修复捐赠、资助、志愿服务等活动,你的选择、你的宣传、你的行动对于湿地保护修复至关重要!记忆与乡愁需要我们共同守护,保护湿地,耕耘不辍,奋斗不止,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