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公安交警部门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思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车管业务办事流程,提高窗口服务效率,切实打通便民利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减证利民”,让群众更便捷
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推动“放管服”改革红利惠及广大市民群众。一是实现申请资料“四个减免”。免复印,身份证明复印件通过自动读取、高拍扫描等方式留存;免填表,窗口工作人员采集信息、打印纸质表格,申请人签字确认;免拓印,车管所、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等免费拓印车辆识别代号;免提交,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信息共享网络核验,取消提交车辆购置税、车船税、交强险等纸质凭证,减手续、提效率、降负担。经统计,每年减免群众填写表格160多万张、各类复印件200多万份,减少群众提交纸质资料230多万份。二是简化流动人口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2019年1月1日起,落实流动人口凭《广东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凭证》办理小汽车登记业务的工作措施,方便在我市居住的流动人员办理车辆登记上牌。经统计,措施实施以来共有50500名外地群众通过流动人口凭证办理小汽车上牌,有效拉动我市汽车消费。三是机动车抵押登记推行“两个简化”。简化材料:对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作为抵押权人的,不需要再提交营业执照原件,改为提交加盖公章的复印件,抵押合同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并积极推进抵押信息联网核查。简化环节:推行银行等金融机构代办机动车抵押登记,提供贷款、抵押、登记一站式服务,免去群众往返车管所和金融机构的奔波。目前,经过多方面的优化、简化,我市已经实现机动车登记手续1小时内办妥,使我市交警部门“放管服”改革的成效直接体现在便民服务当中。四是简化本省异地新车注册登记资料。实行私家车登记持身份证全省通办。对本省户籍居民省内异地办理新车注册登记的,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直接申请,无需再提交居住证或者居住登记凭证,每年惠及群众6千多人。
二、“整合流程”,让业务更高效
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严格出品有温度的服务,暖企更暖人心。一是各类车驾管业务“一窗通办”。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对车管所前台设备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配备高拍仪、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自助照相机等一系列服务管理设施。整合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所有车驾管业务办理实现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口办结。二是电子支付“一次办结”。全面打造无现金缴费服务窗口,我市公安交警部门所有车管窗口、二手车和4S店登记服务站均提供支付宝、微信、网银等支付方式,做到受理、审核、缴费、发证“一次排队、一次办结”。三是车辆查验“全面提速”。打造“通道式”查验区,加强车辆查验、登记审核、牌证发放等全流程衔接,最大限度便利群众办理机动车查验业务。试行“交钥匙工程”、上门查验等新举措,确保实现群众“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自实施“通道式”查验以来,已为40多万群众办理机动车查验手续。四是个性服务“自助快办”。在我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设置自助服务区,使用自助服务终端,提供机动车选号、信息变更、交通违法处理等车管服务,实现身份认证、受理审核、规费缴纳等全过程自助办理、邮寄送达。启用2个交警24小时自助服务区,群众可在24小时全天候自助办理交通违法、机动车牌证补领等车管业务,有效缓解了车管窗口的排队问题。
三、“广拓网点”,让服务零距离
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多点布局、串点成线,持续健全社会服务网络,主动将各项服务送到群众和企业家门口,推动实现群众“少跑快办”。一是建立“六大联动”合作机制。联合保险、邮政、医疗、税务、银行、法院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抓好服务站点建设,分流车管办证大厅的群众,从而减轻传统业务窗口的压力。目前,全市已建成40家机动车服务站点,7家“警保”服务站、90个“警邮”服务站、20个“警医”服务点,群众可在以上157家合作网点办理34项车驾管业务。2020年1-9月已办理车驾管业务167417宗。二是临牌核发推行“4S店代办”。全面推行汽车4S店代发临时行驶车号牌,方便群众现场购车、现领临牌,既方便群众购车登记后上路行驶,又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实现企业获益、群众满意。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0间4S店可代发临时行驶车号牌。三是大力推行机动车销售企业快捷代办登记业务。在全市推行机动车销售企业代办机动车上牌服务,群众办理上牌时间由原来一个工作日缩减至30分钟。4S店提供购买车辆、购置保险、缴纳税费、选号登记“一站式”服务,实行车辆预查验、资料预审核、信息预录入,群众只需现场或互联网选取号牌号码后即可上牌。现我市已开展快捷代办的企业90家,占全市机动车销售企业53.5%以上。2020年以来,群众在4S店办理上牌的小汽车比例由2019年的11.38%,上升到46.50%。其中,蓬江、江海两区由2019年的19.95%上升到62.56%。四是落实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逐步开展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工作,目前已在各市、区设立专门网点,广大车主在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业务时,按照“就近原则”进行登记办理。截至目前,我市已开通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的企业11家,惠及41386名群众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业务。五是全面启动摩托车“带牌销售”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摩托车管理工作,7月23日,我市首个摩托车“带牌销售”点正式启用。摩托车“带牌销售”是深入落实车驾管“放管服”的一项重要便民举措,其工作流程是由车管部门对销售企业准备售卖的合规摩托车提前进行集中查验并悬挂号牌。群众购车时仅需要提供车主身份证,由摩托车“带牌销售”企业代办摩托车备案入户,车主无需往返车管所即可方便快捷办理完毕摩托车上牌手续,既避免了群众所购买的车辆不符合国家标准而无法入户,也避免了购车后因为办理上牌而多次往返。截至目前,我市已开通摩托车带牌销售的企业7家,惠及994名群众办理摩托车登记业务。六是科学规划考场布局,方便群众考领驾驶证。根据《江门市公安交警部门便利摩托车驾驶证6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及相关实施细则工作方案》要求,从今年5月起,陆续对本市农村中心镇建设全科目摩托车考场进行指导、检查和验收工作。经统计,目前我市共有15个农村中心镇开展摩托车全科目考试业务,已率先实现全市83.3%以上的农村地区中心镇开展摩托车驾驶人全科目考试业务的工作目标。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年内分别在台山水步和恩平恩城两地建设了小型汽车全科目考场,群众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参加考试业务,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市考试能力和考试效率,形成了江门地区50公里范围内有考场网点的优良局面。经统计,截止11月,在台山和恩平参加考试业务有108302人次。七是积极推行网上办理驾驶证教育学习业务。在拓展线下网点的同时,积极推广线上网点,利用交管1213APP开展驾驶证审验和满分教育学习,进一步落实放管服便民服务措施,有效减少群众来回奔走在现场学习点,方便群众利用周末或者夜间空余时间进行线上教育学习。经统计,网上学习开通以来共有79893人次在网上参加了审验和满分教育学习。
四、“ 降低门槛”,让群众更幸福
有效落实放管服便民服务措施是提升群众幸福感一项有力措施。一是推行驾驶证异地分科目考试。为解决群众在申领驾驶证途中离开当地外出就业,导致无法回申请地参加考试业务的情况。积极落实驾驶证异地分科目考试业务,群众在当地办理异地考试业务后就可以继续前期的考试。经统计,共为3836人次办理了该项服务。二是推行一证通考业务。群众只需一个身份证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申请摩托车、小型汽车和大型汽车驾驶证考试,大大降低了群众申领驾驶证的条件,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该便民措施受惠群众达33598人。三是放宽驾驶证申领条件和年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使更广泛群众提升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11月1日起,积极落实放宽驾驶证申领条件和年龄等便民措施,截至目前共有15名70周岁以上人员参加驾驶证申领业务。
五、“升温提速”,让服务更贴心
坚持创新驱动,自我革新,我市公安交警部门着力破除思想观念阻碍、体制机制阻碍,不断推进服务效能“升温提速”。一是实行网上预约办理车驾管业务。为方便群众自主安排时间办理车管业务,2019年11月1日起,实行网上预约办理车管业务,群众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间缩减至10分钟左右,达到错峰办理、快速办理的效果,启用至今共有294266人次使用预约服务。二是推行“双休日无休窗口”等便民服务。为解决群众工作时间上班无法抽空办理车管业务的问题,我市汽车类考场和永盛车城机动车登记服务点启动“5+2”工作服务模式,周六日照常办公,“全年无休”为群众提供服务。经统计,今年以来周六日共为89386人次群众提供车驾管服务。三是拓展网上可办理业务类型。全面开通了申领免检合格标志、补换领机动车牌证、补换驾驶证等34项网上业务,群众在网上申请办理业务约占车驾管总业务量的60%,减少了群众在窗口等候的时间,极大地缓解了车管窗口压力。四是优化“12123”语音中心和互联网业务后台服务。为深入推进放管服工作,增设了6条“12123”语音中心服务专线和12个互联网业务后台服务岗位,群众可通过语音专线,实现交警部门与群众由面对面变为线对线交流,大大提交了服务的便捷性。同时,互联网业务后台服务岗位通过快速审核信息、打印牌证、邮寄送达,让群众在网上一键申请业务,3个工作日左右即可拿证牌证。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办理互联网业务约50万宗,累计寄出牌证约48万个,接听各类业务咨询电话5万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