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1933年,从5月31日到6月9日,大文豪巴金在江门留下了著名的“十日行”,足迹涉及当时的篁庄、天马、茶坑、天禄四乡,并经新宁铁路到达台山公益,后折返篁庄。基于在江门的经历,他写下了《鸟的天堂》《农民的集会》《机器的诗》《朋友》《庶务室的生活》等作品,成为文坛名篇。
江门日报策划推出“重游故里,探访90年前巴金先生在江门的足迹”,沉浸式感受文坛名篇创作过程,一睹先生眼中的“美丽南国”。
出生新会县大泽镇侨工家庭的陈洪有
在新会篁庄乡(今蓬江区篁庄社区)的
欧阳氏宗祠内
开办西江乡村师范学校
(简称:西江乡师)
陈洪有北上学习先进办学经验
在上海
陈洪有邀请好友巴金
一同到广东看看他的西江乡师
巴金欣然起行
“到另一些未曾有过我的脚迹的地方去”
第一站
欧阳氏宗祠
1933年5月31日,经过舟车劳顿,陈洪有带着巴金来到西江乡师所在的新会篁庄乡欧阳氏宗祠。
前面是一片田野,田畔有一条小河。后面有三座并排的灰黑色的祠堂,就是他们的校舍,在一座小山的脚下。——《谈心会》
位于蓬江区篁庄村的欧阳氏宗祠。龚静 摄
左边的祠堂的一角,有一间阴暗的小屋,许多行李堆在里面,门口挂一块木牌,写着“庶务室”三个字。庶务室里有床,有方桌,有椅子。窗洞只有一个,圆圆的,高高的,高得快挨到屋顶了。——《庶务室的生活》
巴金先生曾居住过的庶务室。
在朋友洪和他的朋友们办的一个乡村师范学校里,我过了五天快乐的生活。快乐这个形容词用在这里并没有一点夸张,这里的生活的确是很快乐的。——《庶务室的生活》
巴金当年汲水的井。图片来自《印象·蓬江》
第二站
天马 茶坑 天禄
1933年6月3日,巴金在西江乡师先住了3天后,由陈毓就、梁朝令、叶渠均三位辅导员陪同游访新会县天马乡、茶坑乡和天禄乡。
巴金入住天马小学校舍的“务本堂”(陈氏宗祠),游览了“雀墩”,去了“那个有山有塔的”叶的家乡,参观了天禄小学、农场,又参加了农民大会。被美丽的南国水乡吸引的巴金,几乎“乐不思沪”,于是就有了《鸟的天堂》《农民的集会》。
陈氏宗祠。
小鸟天堂是一棵长于明末清初的水榕树,以前被称之为“雀墩”“鸟墩”。有了巴金,才有了名扬天下的“小鸟天堂”。
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不同时间游览天马村的“雀墩”,却是不同境界、两种感受。——《鸟的天堂》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
小鸟天堂。冯耀华 摄
远远地一座塔耸立在山坡上,许多绿树拥抱着它。在这附近很少有那样的塔,那里就是朋友叶的家乡……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叶的家乡去,就是那个有山有塔的地方。——《鸟的天堂》
梁启超故居、凌云塔、凤山。龚静 摄
陌生的、曲折的道路在这平静的环境中,在淡淡的月光下带着浓厚的梦幻的色彩。我不说话,只跟着朋友们走。我每走一步,就好像踏进一个梦境。——《农民的集会》
第三站
牛湾轮渡 公益
1933年6月6日,吕绍谦和李元桑两位西江乡师校董陪同巴金从新会县会城乘坐火车沿着新宁铁路到台山县公益(今台山市大江镇公益埠)访友,创作了两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机器的诗》和《朋友》。
其中,《机器的诗》描写了巴金途径新宁铁路牛湾站,被浮船载车渡江情形震撼的场景,是侨乡大地的礼赞,是新宁铁路的颂歌;《朋友》则是巴金访问公益的感想,是友谊的乐章。
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机器的诗》
新宁铁路牛湾站浮船载车渡江情形。
1933年6月7日傍晚,巴金再回到西江乡师住两晚,9日傍晚,陈洪有陪同巴金乘船到广州去,结束了巴金在江门的“十日行”。
巴金将此次南下之行记述在《旅途随笔》一书中,用文字描绘出那个动荡年代下难得的乐土,时隔今日,依旧能引起人们心中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