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四月,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九龙村附近的百年葵林,一片郁郁葱葱。今年以来,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退役军人谭炳林多次带队调研周边环境,谋划打造乡村旅游点,推动文旅农融合发展。
近年来,新会持续加大从退役军人中培养、储备、选拔村(社区)“两委”班子的力度,鼓励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并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强、担当精神强、治理能力强、带富本领强的“兵两委”队伍,覆盖全区逾81%的村。
善治有良方,乡村焕新貌。近日,省委农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族宗教委、省司法厅等7部门公布2023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新会区9个行政村榜上有名,其中的西盛村、沙岗村、九龙村、石咀村、良德冲村、莲腰村、龙泉村均有“兵两委”发挥领航作用。
如今,新会共有338名“兵两委”,其中“兵书记”占72人。他们始终树旗帜、争先锋、强作为、勇担当,着力推动退役军人成为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可靠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支持应急应战的精锐力量、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中坚力量。
新会区睦洲镇龙泉村组织村内退役军人到广州黄埔军校参观学习。新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乡村发展:党建引领产业富民
除了葵林旅游项目,“兵书记”谭炳林还带领九龙村积极盘活集体资产资源,为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创造条件。
一方面,紧抓市场升级改造契机,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竞投方案,合理进行发包竞投,最终市场租金提高5倍,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发展新会柑种植业,现有柑围超758亩,吸引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乡贤返村从事该行业,助力村民就业增收。
九龙村“兵委员”谭柏良更深耕水产养殖业,养殖泥鳅、南美白对虾等,同时分享自身成功经验,为投身养殖行业的村民带来“致富经”。
产业兴则百业兴,新会广大“兵两委”正奋力发展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实现农民富裕富足,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
同样位于会城街道的西盛村,联通三和大道、江门大道、启超大道,距离连接深中通道的中阳高速仅5.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同时,毗邻银洲湖、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碧道环绕其周,生态资源丰富。
近年来,在“兵委员”陈永耀在内的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西盛村积极与区直有关部门沟通,通过法律途径厘清解决150亩自留地的历史问题,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前该村正紧密配合上级招商,推动项目上马。
“疍家人世代以打鱼捉虾过活,村党组织搭建这个‘富民工坊’既可解决休渔期渔民的生计问题,又维护了勤劳质朴的村风民风,真的很好,家门口就能灵活就业了。”西盛村村民谭先生口中的“富民工坊”,是会城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牵头搭建的“街道+村集体+企业+村民”合作平台,可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资源链接等服务。
陈永耀介绍,西盛村“富民工坊”目前已累计吸纳就业56人,平均每人每日增收至少100元,有效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当前,新会正全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标杆,要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关键。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新会组织退役士兵开展“荣光归乡·启航新篇”返乡第一课活动,通过访企业、寻足迹、学政策法规,让退役士兵充分开拓视野,顺利实现角色转变,逐步成长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生力军。此外,紧扣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中“就业创业”的重要一环,着力发挥退役军人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围绕乡村振兴五大目标,新会还将“兵书记”“兵委员”放到第一线上去“淬火锻炼”,让他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成长,不断适应新时代农村工作。同时,成立老班长工作室,选配180名“兵两委”为思想政治指导员,发挥老兵传帮带作用。
乡村建设: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位于三江镇的良德冲村有两个“多”。一是侨胞多,旅居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华侨约4000余人,比当地村民还要多;二是“兵两委”多,5名村“两委”干部中占了3人,分别是冯伟健、陈艳斌、李健安,此外,聘用干部冯景垣、后备干部翁家良均为退役军人。
近年来,在“兵两委”的助力下,良德冲村突出“党建+侨建”,深化“侨”服务,盘活“侨”资源,突出“侨”优势,大力打造和美乡村新形象,并于2023年先后获评江门市“红色美丽侨村”、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当前,良德冲村正围绕“百千万工程”示范带建设工作,完善美丽侨村第二期工程,开展乡村整体环境提升工程、马来西亚风情街升级改造,规划打造三江镇侨史馆、良德冲侨味广场、侨乡骑楼街、侨人咖啡座、东南亚侨乡主题公园、余斌臣故居、生态公园等多个“侨”特色打卡点。未来,这个“红色美丽侨村”将更可感可触。
聚焦交通路网、便民服务、居住环境等民生项目,罗坑镇石咀村“兵书记”林畴安带领村“两委”干部,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增加村民幸福热度——
加装新和里、潮龙里、新胜里、新岭里村边塘护栏1700米,加装监控12个,新建新和里休闲公园(一期)并投入使用;修复完成2.8公里过海中心道路提升工程,改善村民出行;完成农房外立面微改造25间,实现人居环境与乡村风貌“双提升”;打造红色书吧,充实基层群众“文化粮食”;持续加大对林氏家庙、石咀红楼等文物的日常维护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打响家风文化特色品牌。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会众多“兵两委”不断在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勠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的现代生活条件。
乡村治理:多元共建基层善治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新会坚持把党建引领融入退役军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搭建成长平台,推动全区退役军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
会城街道沙岗村“兵书记”张松华、“兵委员”黎庚明等,动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推动村民自治,通过村民大会等形式,实现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同时,他们注重法治教育,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睦洲镇莲腰村“兵书记”翁龙云、“兵委员”冯长权等,结合社工力量定期随访村内高龄老人和居家失能失智老人,为其提供送餐和心理慰问等志愿服务,让长者“生活有人问、困难有人帮、生病有人理、应急有人管、孤独有人陪”。
睦洲镇龙泉村7名“两委”干部中,有5名是退役军人,是名副其实的“部队式”乡村党组织。该村“兵书记”张坚平在全镇率先组建侨都星火龙泉退役军人服务队,服务队自2023年以来,参与乡村环境整治工作100多次、抗洪抢险应急任务20多次,入户宣传普法政策覆盖达100%,并开展关爱特殊群体等专题活动,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当前,新会已组建起三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全区共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247支,队伍中退役军人超1500人。围绕红色宣讲、政策宣传、社会治理、应急应战、关爱慰问等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一月一活动、一月一帮扶”活动,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所长。
责任在肩,使命光荣。新会正持续推动辖区退役军人从“军装绿”转变为“党建红”“志愿红”,338名“兵两委”将继续践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战场上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的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