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9年1月9日,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运行,这标志着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五邑儿女传承红色基因、续写退役军人工作篇章全面启航。
4年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正确指导下,主动作为,积极履职,怀抱强军之志,立足服务保障,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大力推进“情暖老兵 紧跟党走”主题活动,深入实施退役军人扶弱、赋能、就业“三大行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推动江门市第六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让双拥共建品牌熠熠生辉,让尊崇之光荣耀五邑大地,党建引领、双拥共建、军地合力、志愿服务、优抚褒扬、移交安置、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工作品牌进一步打响,凝聚起全市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的力量。制定实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把推动退役军人工作精准分类、精准服务、精准保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
▲市委书记陈岸明调研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共建工作
▲市长吴晓晖慰问退役军人老党员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王创部署退役军人工作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陈小山到江门市调研指导退役军人工作
▲副市长曹阳调研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广义为“侨都星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授旗
江门市多项工作在全国、全省首创,成为了全国首个80周岁以上孤老(独居)退役军人保险服务全覆盖的城市,成立了广东省首个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老兵调解室,设立了广东省首个高校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高铁站退役军人服务站(江门站),成立了广东省首个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广东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和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去年6月初在江门召开,江门市有关经验做法在会上交流推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走基层、走军营、走红色足迹”——中央、省市媒体采风行走进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对我省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蹲点抓落实”工作,我市作为全省地市代表、新会区作为县(区)代表,接受了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检查,有关工作得到了部、省厅的充分肯定。此外,江门还是广东省退役军人信息化工作、人事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
▲2020年10月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广东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和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在江门召开
▲退役军人事务部到江门开展“蹲点抓落实”工作
做好保障服务
给退役军人温暖的“家”
“你们为了我的事不停奔波,我真的很感激!”江门市困难退役军人梁伯高兴地说。近日,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新丰村党总支书记吴为文与睦洲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来到梁伯家中探访,并告诉他申请的省应急救助资金成功通过了。
这是江门市为退役军人解难题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确有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5方面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抚待遇,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临时性、应急性等多渠道、多层次的额外帮扶援助。
数据显示,江门市现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9.34万人。截至目前,该局已为全市13624名退役军人申请“解三难”帮扶救助,共计支付1758.5万元;帮扶慰问83249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折款共计4218.26万元。成功为460名退役军人申请拨付省应急救助资金911.95万元。
4年来,面向退役军人的务实、暖心举措越来越多。一笔笔“暖心钱”,解决了“急难愁盼”,也送去了贴心关爱。
为保障退役军人拥有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做好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发动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等,为退役军人提升技能;还为退役军人落实优惠政策,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在全市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教育培训(实训)基地12个,优化就业服务等;开展“就业行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18场次;举办江门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推动广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第一届江门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
▲2022年江门市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实现走访工作信息化和网格化,建立退役军人一人一册,2020年以来全市退役军人走访系统录入人数97092人,走访覆盖率104.12%,切实在开展退役军人帮扶解困、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许多暖心的举措通过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得到落实。“这4年,全市共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411个。”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小的服务站,将服务保障政策落实到基层,给广大退役军人带来家一般的温暖。
突出暖心优待
社会关爱氛围日益浓厚
“‘一站式’返乡报到服务真是方便又快捷,我的返乡报到手续已经办好了,将尽快回到学校,继续我的大学学业。”2022年9月,返乡的鹤山籍退役军人冯翰均说。
2022年,鹤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鹤山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设立退役军人返乡报到“一站式”办理大厅,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进驻该中心并开设服务窗口,让退役军人返乡报到工作实现“办事只跑一处”“数据智慧跑腿”。
这名退役军人的经历,是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用心用情关爱退役军人、为他们提供暖心服务的一个缩影。
▲工作人员为返乡退役士兵提供“一站式”服务
4年来,江门全市挂起了93446块金灿灿的光荣牌,悬挂率100%。小小光荣牌,一头连着军营,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彰显着国家的褒奖。
红红优待证,浓浓拥军情。2022年6月,江门市启动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工作,通过现场、线上和入户办理的方式为符合有关规定的退役军人和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其他优抚对象办理。
据悉,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一批涉及金融服务、药品、餐饮、社会工作服务等行业开展拥军合作,切实为广大军人、军属提供优质、优待服务,将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陆续惠及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
挂上光荣牌、领取优待证,关心关爱不仅送进军人家庭的门,更送进了军人军属的心。
开平市退役军人梁源广领到优待证后激动地说:“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退役军人军旅生涯的肯定,我觉得很温暖、很感动、很实在,今后我将把这份荣誉当作激励,多在岗位上作贡献。”
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将对退役军人的优待尊崇落实在行动中:及时调整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去年全市各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较上一年度增加约9.2%,均高于国家和省标准;落实军休服务管理要求,年度接收安置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开展“手拉手,帮战友”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已成功为1956名困难退役军人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作,设立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红色驿站”等......
践行奉献精神
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作为
“我将自己的所见所得讲给新生听,回顾过去的同时也开阔了新生们的眼界,这是一个自我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宋艳婷信心满满。
服役期间,宋艳婷被选拔为中国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的正式成员,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战士。退役两年内,她参加了十多次演讲,从学校的吕志和礼堂到江门市文化馆,从江门市“党史青(少)年说”微演说决赛到“老兵永远跟党走·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主题演讲比赛广东省决赛,她在不同的地方分享自己在军营里的点滴。
▲宋艳婷参加演讲比赛
乡村振兴,退役军人没有缺席。鼓励退役军人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的号角吹响后,广大退役军人闻令而动。脱下戎装,广大退役军人始终坚守军人本色,在不同领域不同战线敬业奉献、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军旗增光添彩、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江门鹤山市鹤城镇小官田村,“江门市最美兵支书”李耀成构思着村里的发展图景。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党员干部根据村里的自然环境和资金情况合理规划,充分改造利用农村老物件,点缀在村口巷尾、房前屋后,成为独具特色的乡村新景。
4年来,江门市退役军人系统用好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有1407支“侨都星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者达3万余名,在社会应急、脱贫攻坚、环境卫生整治等重大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侨都星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助考服务
▲“侨都星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走访慰问退役老兵
“感谢战友们的无私奉献,终于了却了我的一桩烦心事。”三江镇残疾退役军人吴国群激动地说道。据了解,吴国群种植了30亩新会大红柑,眼看就要错过最佳采摘时间却请不到工人,三江镇战友服务队队长赵汝列得知此事后,马上将此事通知了服务队队员,得到了队员们的积极响应。每天一早,7-8名党员退役军人前往吴国群的新会柑场志愿采摘。
■数读
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四年成绩单:
●按照“五有”要求建成了1411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形成覆盖江门市的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1个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7个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73个镇级和1330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
●江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实现走访工作信息化和网格化,建立退役军人一人一册,2020年以来江门市退役军人走访系统录入人数97092人,走访覆盖率104.12%
●成立了“侨都星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覆盖全市1407支服务分队,退役军人志愿者达3万余名。各级志愿服务队组建以来,共出动45820人次开展活动19885次。
●江门市共发动1794名退役军人党员与2194名困难退役军人达成帮扶结对,目前已成功为1956名困难退役军人解决实际问题。
●2019年以来为部队解决专项经费、业务经费和军人军属生活补贴等各项补贴达1.85亿元,2020年以来市级连续3年制定并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事项196个。
●成功为460名退役军人申请拨付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911.95万元,救助金额排名全省第三、珠三角区域第一。
●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3场次,参加企业7772家,提供就业岗位6.6万余个,参加人数74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约1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