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了前7个月中国外贸成绩单:1~7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17.41万亿元,增长4.2%。7月当月进出口总值为2.74万亿元,其中出口1.53万亿元,这两项指标均达到今年以来的单月最高水平。
在中美经贸摩擦的持续干扰下,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按照“六稳”要求,“稳外贸”面临的压力不小。但从今年前7个月的外贸数据看,中国外贸依然保持着稳中提质的态势,这无疑为“稳外贸”增强了信心,也增加了底气。
稳外贸的底气来自于外贸结构的优化
从国际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外贸的市场布局更为优化。今年前7个月,在传统贸易伙伴中,排名前两位的欧盟和东盟分别保持着10.8%和11.3%的同比增长率,高于同期外贸增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则增长10.2%,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2.8个百分点。同时,随着中国与多个贸易伙伴签订自贸协议或自贸协议升级版,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自贸伙伴之间的进出口总额也在增加。上半年,这一数字增长了3.8%。相信随着自贸协议效果进一步显现,其对中国外贸的积极拉动作用还将进一步扩大。
从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正在不断改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在中国前7个月的出口中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集成电路、金属加工机床、挖掘机、医疗器械等产品正成为中国出口的明星产品。
稳外贸的底气来自于外贸企业的不断挖潜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稳住外贸需要调动外贸企业的积极性,只有企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扩大进出口实绩,中国外贸才能稳得住。为此,国家推出了多项惠及外贸企业的政策,包括减税降费、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运用金融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
国务院今年出台了一揽子降费政策,比如减半征收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民航发展基金,减免不动产登记费,降低移动网络流量和中小企业宽带资费、降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等,预计实施后全年将为企业和群众减负3000亿元以上。
7月中旬,财政部通报了上半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税收累计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13.5个百分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总体平稳有序,效果逐步显现并符合预期。从主要税种收入看,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5.9%,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7.5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2.7%。其中增值税改革、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政策的落地是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各部门各地方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第三批2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建设,上半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快速增长。首批二手车7月顺利实现出口,下半年出口规模有望快速扩大。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日前透露,下一步,加工贸易保税维修项目还将持续落地,进一步吸引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和生产服务环节向中国转移。
稳外贸的底气来自于中国外贸环境的不断优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贸工作。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讨论与外贸有关的内容。7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稳外贸措施,包括完善财税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加工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培育进口贸易示范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相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海关总署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的通知》,明确了十项具体举措,并加快推动“单一窗口”对接、AEO互认合作、电子证书国际联网、双多边检疫准入谈判。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也表示,商务部正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狠抓政策落实,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大力培育外贸新业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