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峰同志2005年4月始进入江新联围管理处工作,201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现在我局水旱灾害防御和调度科(前身为江门市三防指挥部)工作,是一名水利高级工程师。十多年扎根于水利基层,吴志峰同志始终用心用情,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近日还荣获广东省防总表彰为“2018年度全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先进工作者”。光鲜的表彰背后,是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专业出色的工作能力,更是使命在肩的责任感。昼与夜的坚守,他站成了一面旗帜,彰显出当代水利人“担当、科学、创新”的风采。
一、不忘初心的“孺子牛”
吴志峰同志在三防工作上始终坚持“三防无小事”、“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防强台,从最不利情况出发,往最好方向努力”的思想,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从借调到三防指挥部工作时便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钻研工作相关知识,从速将自己工作能力提高到与科室相匹配。他严格落实各项三防工作责任和措施,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一要务。2018年,我市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多发频发,他坚守工作岗位,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各项三防工作,为今年我市在防汛防旱防风方面取得“无大灾、无大险、无人员伤亡”的优异成绩作出贡献。
二、坚守岗位的“老黄牛”
三防指挥部的同志作息时间和其他科室的同志不一样,他们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都有24小时轮岗值班制,“战时”尤其紧张。但三防指挥部的同志们已然习惯,汛期前后24小时丝毫不放松。吴志峰同志也不例外,在坚守岗位之余,他认真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三个“转变”理念到具体三防工作上,有条不紊做好各项汛期工作。在汛期来临之前,他督促全市1298宗重点水利工程落实防汛责任,制定汛前大检查工作方案,协调9个督查组到各市(区)及市直管水利工程进行现场察看和随机抽查,形成“问题清单”专题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并反馈给各市(区)三防指挥部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救灾工作上,拓新物资储备联动模式,加强对防汛储备物资的管理,逐级核实驻军、武警、消防、边防、预备役、民兵以及干部群众组成的防汛抢险队伍,为确保防汛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与人员保障。
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第23号台风“百里嘉”在一个星期内连续袭击我市,三防工作进入紧急期。从9月10日起,吴志峰同志主动担起值守使命,不分昼夜,连续多日与时间赛跑。他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做好对台风路径图、气象雷达云图的分析研判,及时收集各类工作情况,提前打通渠道,做好出海船只回港以及海上作业、船上人员上岸避风的情况收集,统计好沿海低洼地区、渔排养殖人员以及居住在危房、靠近山边的群众、简易工棚的民工等人员安全转移情况,及时收集灾区“四有”、“四通”复产最新动态,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当前全市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他逐一与有可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进行视频连线,了解各项防风工作的进展情况,督促接近或超过防限水位的江河、水库管理单位迅速采取预排及应急排洪措施,确保了全市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并协助有关成员单位做好联合值守工作。特别是在信息系统保障工作方面,督促加密对设备设施的巡检,及时处理问题,前提预置备品备件,对容易出现故障设备做好突发故障应对方案,确保市领导与省、市、县、镇四级及时部署落实抢险工作,为救灾贡献了齐备的基础保障力量。
三、开拓项目的“拓荒牛”
根据省防总的工作部署,我市被列为全省三防系统标准化建设示范市,明确要求2017年12月底前要全部完成全省示范点建设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作为专业技术过硬的高级工程师,吴志峰同志成为了项目建设的主办人员,通过学习研究,先后编制了江门市三防系统标准化项目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专用工作场所改造方案》,以及《办公设施设备采购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加快工期,做到环环相扣,他密切与设计、承建、监理等有关单位沟通联系,科学合理优化施工进度,主动协调解决施工难点,保证建设质量。2018年1月8日,省政府在我市召开全省三防系统标准化建设现场会上,我市三防系统标准化建设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和表扬。在我市全面开展县镇两级三防系统标准化建设期间,吴志峰同志主动与各级三防部门分享标准化建设经验做法,多次到各市(区)、镇(街)指导建设工作,积极配合解决建设难点。目前,全市7个市(区)、73个镇(街)已全部完成三防标准化建设,出色完成市政府的目标要求。在今年防风过程中,各级三防系统标准化建设内容均能正常投入使用,它的效益受到了国家、省、市的表扬与肯定。作为三防工作者的吴志峰,从不松懈,坚持“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谨记“三防工作无小事”,在他身上,体现了水利人肯钻研、讲效率的优良作风。
志峰同志经常说:“守一方水土,就要保一方安全,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这是很朴实的语言,但细细品味,这可是一种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是三防工作的一个具体要求、一种职业道德、一个工作责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征程中,水利人将一如既往做好学习路上的孺子牛、工作岗位的老黄牛、科学创新的拓荒牛,为新中国水利建设持续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