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家里的自来水都是随开随用,水质好了,水压稳定,以前供不上水、水质浑浊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终于用上了‘安心水’!”家住司前镇山顶村的林伯边笑边说,并随手打开了家里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潺潺流出,带着一丝清凉。
林伯的感受,也是新会区广大乡镇农村村民的用水真实感受。要知道,曾经,因为制水工艺落后、供水设施管护不到位、管网残旧老化等原因,新会区农村供水缺乏有力保障,水质变差、水压不足、用水高峰期供不上水等问题时有发生,让村民饱受困扰。痛定思痛,新会区水利局因地制宜,对准病灶下猛药、抓住关键定措施,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高效运转、长效发力、发挥效益。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群众生命安全,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撑。自2022年被列为全省农村供水“三同五化” (即“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改造提升工作示范县以来,新会区更是紧扣省委、市委、区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切入口,以“服务增效”为着力点,创新建立全省首个县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智慧平台”,以“一图一铃一机”实现全区农村供水工程智慧化信息管理,不断提升全区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实实在在谋民利、解民忧、惠民生,让45万新会区农村群众能够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画好“一张图”
建立农村供水监管新平台
“今年的水都很干净,我们用起来很方便。”新会区双水镇龙脊村村民梁丽容告诉记者。据悉,近年来,双水镇通过改造更换新的供水管网,升级改造万亩供水水厂,出厂水日供水量增加了一倍,出厂水质可以达到国家直饮水标准。
像龙脊村这样的变化可以说是新会区推动农村供水“三同五化”工作成效的缩影。新会区通过并购规模以上(镇级)供水工程、实施城镇供水管道联网和乡镇制水厂升级改造、供水管网铺设及改造完善水厂设备设施工程等措施,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镇级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总体比例已超过99.5%,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新会区创新投融资2.75亿元,全面实施城乡供水提质增效工程,升级改造水厂制水设备,更新改造旧供水管道,农村供水水质、水压、水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补齐“先天不足”短板同时,新会区积极谋划破解“后天养护”困境。新会区水利局主动创新建立全省首个县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智慧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将全区10个饮用水源地、14宗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基础数据,整合形成农村供水管理“一张图”,有效破解点多、面广、线长,农村供水设施管护难、监管易存在漏洞等痛点问题。
为确保“一张图”的精准度,新会区水利局持续对全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开展“全方位、全覆盖、无遗漏”的排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区饮水现状,形成新会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管控平台建设方案。同时打破数据壁垒,构建供水“一张网”,强化部门联动,整合水源、水厂、管网、用户数据资源,将实时采集的数据集中汇聚到统一的数据库中,实现从源头到龙头数据接入,形成农村供水系统物联网。打通数据孤岛、信息孤岛,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满足横向、纵向数据需求,实现数据在线共通共享。
在此基础上,新会区水利局大力推动数字化管理,绘制“智”水蓝图,依托智慧平台,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由传统管理向数字管理变革,让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有了“智慧大脑”。目前,平台已经成功搭建8大管理模块12项功能,对取水、制水、供水、用水全流程实行动态监测,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水生命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有了平台的助力,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供水“重建轻管”问题,确保了农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可持续,让全区农村饮水设施管护实现从粗放无序到精准高效的转变。
安好“一个铃”
推行农村供水运维新模式
画好“一张图”是第一步,如何用好“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智慧平台”是关键。
立足新会实际,新会区水利部门进一步完善11个镇级水厂和市政供水管网硬件,新增水质监测、水厂监控设备39套,同时,发挥智慧平台能效,将“智能监测+安全警铃+精准报障”功能嵌入全区水厂和供水管网,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预警”。一旦供水设施出现供水水量或水质异常情况,智慧平台将精准定位故障点并自动报警推送,助力运维人员实现“快处快修”,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一方面,新会区进一步优化硬件基础,建立智能监测网。据统计,新会区通过“资本金+融资”方式,共投入10.28亿元大力推进水厂改造提升工程,其中万亩水厂扩容改造完成后,成为江门市首个采用超滤膜生产工艺、日供水规模达6万吨的农村供水水厂;累计投入1.45亿元升级改造全区残旧漏损管网171宗;完善镇级水厂和市政供水管网硬件,并将水质检测数据、检测报告接入智慧平台,创新城乡“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供水模式。
另一方面,为实现对供水工程实时运行状态和质量进行动态监管,通过对关键设备运行、水量、水质在线监测,根据新会城乡供水监测指标配置报警规则,建立预警机制,智能算法过滤无效报警。平台监测到供水工程运行异常时及时产生报警推送,通过系统弹窗、短信通知、声光报警等报警方式通知监管人员报警信息。
日常管护过程中,运维人员还可以依托平台进行异常动态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供水故障,精准查找故障位置,并及时发送检修信息,抢修维修人员根据指令准备合适的工具和材料一次到位,快速赶到现场,抢修维修的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用好“一台机”
探索农村供水服务新方式
日前,沙堆镇大环村有村民反映,家里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突然变得浑浊。大环村委会得知情况后,党员干部们迅速行动,立即通过智慧平台对接沙堆供水公司,一边紧急调来供水车,一边立刻开展水管清洗及检修工作。短时间内,大环村的饮水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背后,离不开智慧技术的支撑。据悉,目前新会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智慧平台”已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以智慧技术为基础,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实现“口袋中控室”功能。只需一部手机,管理人员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移动巡检、报表管理等工作,提高为民办事效率,供水服务更便利、更高效。掌上做监管,指尖办缴费,线上解难题,都不再是难事。
记者从新会区水利局了解到,如今,通过安装手机App,各级管理人员无论身在何处,均可在线查看水质和流量监测的情况,可随时随地开展供水管网的移动巡检工作,提高供水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同时,针对农村供水应急风险事件等情况,运用智慧平台,新会区成功打造“云端指挥部”,通过建立农村供水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机制,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在线上进行应急调度,实现供水隐患快速识别、及时响应、协调处置、闭环管控。如针对爆管、水源水量不足、水源水质污染、连村连片停水等,组织召开远程会议,查看突发事件位置,预计影响范围、事件办理流程等信息。
另外,新会区还积极探索拓宽线上服务,创设“网上服务台”。依托智慧平台,供水单位24小时在线值班,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实行“日报告”制度,做到问题早发现、快解决。农村群众可以通过短信、微信、支付宝等多个移动平台,查看“个性化水单”,24小时自助缴费,实现喝“放心水”、缴“明白费”、享“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