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利民,初心如磐。江河安澜,使命在肩。
一直以来,新会区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治理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打造人水和谐的葵乡“幸福河”作为建设主线,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守护底线,把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刚性准线,把水生态保护修复作为控制红线,团结带领葵乡广大水利党员、干部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加快建设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江河湖泊保护监管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立足千亿再出发,新会区将扛起“首善大梁”,努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标杆。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创造更高品质生活,这对新会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会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多措并举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非法洗砂洗泥整治,发展绿色水经济新业态。一年之计在于春,结合水利工作实际,接下来,新会水利部门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融入“百千万工程”,按照“补齐短板、提升能力、改善生态、强化监管”的工作目标,科学治水兴水,为新会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着眼“强基”补短板
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如今正是“百千万工程”实施的关键阶段,遍布于葵乡各地的水利工程就如同城市发展命脉上的关键节点,水利兴,促进百业兴。去年以来,新会区抢抓当前国家和省加大水利投入的有利机遇,锚定目标,加大投入,创新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
全年加快推进水资源保障工程、潭江河流治理工程(新会段)、西江潭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一期)新会项目、小鸟天堂国家湿地保护区周边水系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江新联围睦洲枢纽除险加固工程,超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任务,累计完成水利投资6.5亿元,持续补齐全区水利工程短板,改善和优化水利环境,提升葵乡抗洪减灾能力。目前正值施工黄金期,新会区各水利工程抓质量、抓进度,一股水利建设热潮正在葵乡大地掀起,曾经的水利短板正逐渐变成发展的潜力板,护一方安澜。如今年年初,焕新后的新会小鸟天堂重新开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水环境更优了,岸绿景美,这也有赖于小鸟天堂水系连通提升项目的顺利建设。
水,是生命之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是新会区做好用水保障的重要工作。新会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施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管控,统筹协调工业和生活节水工作,提高循环用水效率,为新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用水保障。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全区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79个(国家直管机关1个,区行政机关30个、事业单位14个、学校30所、医疗机构2个、酒店宾馆2家)、节水型企业28个、节水型居民小区32个。新会东区学校、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入选广东省100佳节水行动优秀案例,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获省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成果展。新会更是连续六年获评江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等次(其中四年位列第一名),因节水工作突出受到省、市两级表扬。
治水,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突出“惠民”二字,立足区域协调发展,新会区致力打造农村供水“新会样板”。
去年以来,新会区紧扣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示范县创建,实现全区农村供水规模化比例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县域统管覆盖人口、标准化建设工程、专业化管理工程的比例均达到90%以上。集中资源高标准建设“新会区农村饮水工程管护智慧平台”,搭建8大管理模块12项功能,对取水、制水、供水、用水全流程实行动态监测,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水生命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推动实现45万名农村居民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
着手“提质”优环境
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推行绿色发展,在加强水生态环境修复上久久为功,是水利部门常态化工作之一。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新会区各级河湖长机制全面有力落实,已构建起区、镇(街、区)、村三级河长制体系,全区198条河流、78宗水库、48宗山塘均设立层级河长,实现江河湖库全覆盖。河湖长制已成为科学治水的重要抓手,真正实现“有名”“有实”“有能”。
在促进河湖长有效履职方面,新会区大力推行“互联网+河长制”工程,实现“智慧治河”;建立监测预警考核、重点河流提级管理等机制,加大水质考核问责力度,助力水质攻坚;强化分类治理,坚持“常态保洁清漂+专项集中清漂”相结合,常态化守护河湖生态健康。
在加大河湖管护力度方面,全面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持续加强河湖水与岸线管理保护,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高位推动非法洗砂洗泥整治工作,非法洗砂洗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加强涉河湖项目审批和监管,严格履行涉河湖项目审批程序,杜绝涉河湖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或批建不符现象。
在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方面,建成75.7公里长的碧道,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打造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会样板”,小鸟天堂国家湿地保护区周边水系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首期)列入市水经济试点。
着力“管治”强监管
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提升水旱灾害科学防御能力,是新会区水利局年度工作计划的重点内容。
近年来,新会区水利部门找准“治水强基”突破口,以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水利设施运行效益。完成7宗中型水库及金牛头水闸、会城河口水闸、沙堆东堤的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小水电站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作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试点县,围绕防御指挥调度、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抢险保障“四大体系”共53项建设任务,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方式,以“组织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反应快速、应对有序、减灾有效”为目标,组织全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顺利完成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任务。2023年全区水利工程顺利经受住洪水、强降雨、台风等考验,“四大体系”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
同时,区水利部门乘着深化“放管服”改革之东风,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再提速。持续推进精简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建立一站式办理、多事项一次办理模式,提升办事效率。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探索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线上与线下监管相结合,定期汇总分析安全生产信息;强化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实行分类分级差异化监管,对重点领域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规范化建设。
立足千亿GDP新起点
再启水利发展新征程
科学治水兴水,当久久为功。
新会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将立足千亿GDP新起点,按照市委全会的部署要求,继续一马当先、真抓实干,建设更高水平的“一园三中心”,全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高质量发展标杆。在全市、全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中,新会区明确表态,将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抓紧抓实。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的高质量发展,其中就包括水利工作,规划先行,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狠抓落实,正是葵乡水利的责任与担当。
抢抓新机遇
夯实“水根基”
乘千亿之势,新会区将持续发力补齐水利工程短板,通过提标准、强弱项,加快完善系统完备、科学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除险,到2025年将全面消除全区水库水闸存量的病险情况,实现动态清零;全区17处总长3.6公里堤防险段完成加固。二是达标,目前全区的江海堤防达标率从2020年的77%已经提升到目前的84%,新会将继续推进银洲湖海堤加固、大湾区堤防巩固提升等工程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期末,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三是提升,继续统筹推进水资源保障等项目,加快排涝泵站的重建和新建,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区排涝泵站总装机容量增加40%,进一步提升全区区域排涝能力;通过堤防加固工程,将新会区江海堤防从当前30年一遇,提升到50-100年一遇,全面提升新会区的防洪水平,切实做到护一方安澜。
聚焦“水生态”
打造新名片
面对新发展,新会区水利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为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打造葵乡水生态名片,持续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让水清景美成为城市发展的“标配”。
一是持续强化河湖长制责任落实,聚焦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强化各类污染源头管控与精准治理,推动潭江一级支流的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水质达标攻坚战。二是持续加强打击非法洗砂洗泥。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保持严打态势,规范经营,强化监管,坚决防止问题反弹,确保完成验收销号任务。三是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护,巩固河湖“清四乱”成果,探索建立河湖“清四乱”长效工作机制。四是大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和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加强碧道管护,加快西江潭江跨界重点支流工程(新会项目区)建设,加快推进小鸟天堂周边水系连通提升工程,发展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激发水经济新动力,推动全区生态宜居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