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广东省防总发布通知,全省于当天正式进入2023年汛期,意味着防汛防台正式进入“实战”阶段。
面对今年年景总体偏差的水情,江门水利采取相应防范应对措施。
压实责任
全面落实汛前准备
今年汛前,全市水利部门按照省、市部署要求,举一反三,查漏补缺,从汛前检查、预案方案修订、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等方面扎实开展备汛工作。
市水利局提前派出8个工作组,全市共出动1080人,检查水库、堤防、水电站、泵站、山塘等各类水利工程3085宗,督促全市544宗水库全部落实“三个责任人”。落实水旱灾害防御专家899人、抢险队伍373支共11162人,备足各类水利防汛抢险物资。建立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和监测预警责任制,全面建立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台账,落实市、县、镇、村四级防汛责任人1200余人,建成各类山洪灾害监测站点582个,购置卫星终端42套,并落实全覆盖检查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同时,全市各级水利部门陆续开展防汛演练及汛前培训等工作,以练备战、以训备战,进一步提高我市水利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和实战水平。
紧盯问题
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预案方案方面。全市建立了完备的预案方案体系,包括水旱灾害防御预案、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村级一页纸预案以及各类水利工程防洪抢险预案等,并不断完善。
防汛抢险物资方面。全市水利系统储备的防汛抢险物资总价值超1千万元,包括杉桩、土工布、砂石料、编织袋、发电机、大功率水泵等,部分地区还储备了“龙吸水”大型泵车先进装备,基本满足我市实际需求。
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方面。从年初开始落实汛前大检查工作,共排查发现防汛风险隐患问题75宗,已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在4月中旬前全部整改完成,坚决杜绝“带病度汛”。重点对全市42宗在建水利工程进行了全覆盖的安全检查,落实应急度汛方案和安全度汛措施。
建防并重
加快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全力加快水利投资建设力度,加快解决防洪薄弱环节问题。抢抓冬春兴修水利黄金期,扎实推进水利工程补短板建设,去冬以来,全市全面完成9宗水毁工程修复,新建或加固堤防35.79公里,渠道改造、修复70.48公里,渠道清淤40.44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52万亩,有效保障灌渠网络安全、畅通。
今年,全市水利投资目标41亿元,全年计划推进397项水利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水利建设已完成投资达11.36亿元,持续推进西江潭江重点支流综合治理、潭江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6宗水利领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
同时,市水利局持续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提升“四预”能力。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并持续推进数字孪生潭江流域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流域防洪调度体系,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市智慧水利建设工作,为防汛防洪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