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门市蓬江区抢抓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的机遇,将全区水库收归区级统一管理,15宗小型水库结束了数十年“缺养护、缺管理、缺经费”的尴尬局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以样板县创建工作为抓手,江门市蓬江区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不断细化实施方案,对15宗小型水库开展“大量身”“大整容”“大管护”,着力提升水库的坝容坝貌及管理水平,逐步构建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智慧化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8月6日,《江门日报》对蓬江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大量身”
在行走中摸清底数
车子越过乡村公路,开过农田,路过村庄,爬蜿蜒曲折的山路。7月的一天,跟随蓬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工作人员的脚步,笔者在一天内跑遍了蓬江区8个小型水库。最远的,北至位于棠下镇的鲤鱼山水库,西至位于杜阮镇的龙岗坑水库,从市区出发,通常要驱车一个多小时。
摸清底数,为15宗水库“大量身”,是江门市蓬江区争创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的第一步。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个多月。
期间,蓬江“水利人”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利用下班、节假日时间,连续走访15宗水库下游10多个村委会,走访群众200多人次。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常态中,他们切实了解水库养殖现状、水质现状、群众需求、水库管理现状等情况,专程拜会水利前辈、专家、高校学者,在深入交流中,听取良言良策,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确保工作措施行之有效。
这种“用脚步丈量”的一线工作法,可以说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水库时展现出的斗争精神的另一种延续。小小水库,曾蓄满了党和群众战天斗地的故事。时至今日,不少老蓬江人仍记得66年前,群星、联合两个大队24条自然村的社员历时4年修筑大西坑水库时人山人海的建设场景。
蓬江区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兴修水利,是为了不再靠天吃饭,意在化被动为主动。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建好管好水库,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旨在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实际上,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蓬江区历来都是风、洪、涝、潮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特别是前几年遭受多个超强台风的连续袭击,小型水库短板明显,安全度汛仍是心头大患。
据介绍,蓬江区现有15宗小型水库,多数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标准低、施工工艺落后的问题,而距离目前最近一次除险加固,已经是10年前。虽然这些水库基本满足防洪标准规定,但仍存在设施陈旧维修养护不系统、大坝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不标准、水库管理经费不足等各类问题。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于天。小型水库管理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制度改革政策一推出,蓬江区第一时间响应,全力以赴开展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工作。伴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常态化巡查、维修养护、隐患解决等机制日益完善,一套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自适应、可迁移的高效管理制度正在加速形成。
“大整容”
在整治中“修容改面”
“胡站,水库再不放水,瓜苗就要旱死了!”今年4月份,雨季迟迟不到,水库下游的农民一见到蓬江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站站长胡耀辉,都急着反馈情况。持续半年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水库蓄水几近见底。如何让“细水长流”,尽最大可能使灌片内更多的农田得到有效灌溉,成为当务之急。
本着节约用水、合理调配的原则,胡耀辉和他的同事们及时指导各水库管理单位制订用水计划,通过统筹管理、科学调度、精准布控,科学合理分配水库水源,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解决了下游群众用水燃眉之急。
以防洪、农业灌溉、景观用水为主的小型水库,对蓬江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工作人员深入水库一线“摸排”的过程中,年久失修、水质恶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补足短板,为小型水库来一场“大整容”,是蓬江区争创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的第二步。
清退“非法养殖”,促河库水质大提升
今年4月底,蓬江区高位推进,大力开展“大战60天 冲刺Ⅳ类水”攻坚行动,并制定《江门市蓬江区河库水质提升工作方案》,对库区水产养殖、家禽养殖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同时,对全区15宗水库第一重山等重点区域桉树林进行改造,防止大面积水土流失。
“多年来粗放式的管理,导致不少农民在水库周边非法种植、经营,对周边植被、水库水质破坏非常大。”据胡耀辉介绍,在水库治理过程中,因为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他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反复沟通劝说,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保护水库安全,就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始积极配合工作开展,水库养殖户逐步清退。
目前,蓬江区河道生态逐步得到恢复,全区河湖水质持续改善,小型水库水质基本达标。俯瞰15宗水库,蓝天白云,碧水悠悠,时常可见鹭鸟栖息,或梳洗羽毛,或漫步水面,悠闲自在。
整治坝容坝貌,促水库配套大提升
在创建过程中,蓬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对该区15宗小型水库进行检查,安排资金对存在问题的水库进行整治,包括修缮管理房,更新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生活设施,改善办公、居住条件,确保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有保障;对水库坝面进行硬化处理,提升坝容坝貌,使水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值班环境好太多了!办公区和生活区完全分开,每一个角落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还可以做饭、洗澡、烧水、睡觉,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观音堂水库管理员朱景照说。
“大管护”
在改革中升级蝶变
自深入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蓬江区坚持样板引领,以点带面,迅速在全区铺开推进,水库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和管理经费得到全面落实,初步建立健全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到目前为止,全区15宗小型水库坝容坝貌提升、管养房修缮、制度上墙、标识标牌设置、防汛物料配备等均已完成,全区小型水库的管理水平和形象面貌有了明显提升。这场自上而下的“大管护”体制改革,实现了小型水库管理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由传统式到智能化、由封闭式到开放化的三重蝶变。
管理升级 由粗放到精细
这是一场管理大升级,由粗放到精细,管护责任更明确、管护标准更具体、管护模式更专业多元。
由区级部门统一管理,管护责任更明确。据悉,目前全区15座小型水库均已完成了确权发证,划定了管理范围并埋设界桩,明确区政府是全区小型水库管护的责任主体,各镇(街)人民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同时,区财政每年将安排预算资金用于水库管护经费,全区15宗小型水库有了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
制度不断完善,管护标准更具体。随着15宗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方案的推出,水库管理有了具体的标准,水库值班制度、运行调度规程、巡查制度、应急预案、人员转移路线图等,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重新补充完善,并且全部上墙。
探索引入第三方,管护模式更专业多元。“我们准备在全域推行水库物业化管理,就好像小区有了管家一样。”钟文学表示,第三方管理机构具备“管理机制优、专业水平高、维修养护勤”等优势,特别是管理方面,水库收回区管之前,多由村里退休老同志等管理,他们对水库隐患的巡查,对隐患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缺乏专业的知识研判,而第三方管理机构的专业队伍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手段升级 由传统到智能
在蓬江区所有的水库坝面上,都能看到一个像电线杆一样的设备,那就是水雨情测报装置。上面安装的遥测终端机,可以进行水位、雨量、图像和渗流量监控,现场数据通过网络信号传输回系统,实现了水库水情、雨情、图像及渗流量等实时监测数据全覆盖。
相关人员只要登录“广东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APP,即可了解各水库基本情况和水雨情动态监测数据。一旦水库接近或超汛限水位,系统后台管理人员立即通过系统向“三个责任人”发出提醒信息,要求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不仅可以远程监测雨情,目前全部水库都使用粤坝卫士、“平安小水库”移动巡查APP软件,实时掌握管理人员履职情况,还可以将工程资料文档电子化,提升水库管理效率。
通过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蓬江区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增加水库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为水库正常运行和应急抢险保驾护航。
功能升级 由封闭到开放
一座水库,不仅只有灌溉等功能,不少还能衍生出休闲旅游等新时代的效益来。蓬江区不少水库从封闭走向开放,成为风景优美的郊野公园。
近看一湖碧波潋潋,远眺群山苍翠连绵。走进群星公园,一幅山明水秀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延。作为城市“绿肺”,因为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这里每天都吸引着上千市民前来锻炼身体。环绕5.8公里的环湖路,可以看到争相开放的杜鹃花、在阳光下越发闪亮的黄金香柳、枝繁叶茂的原生态棕榈林……可谓一步一景。
来到兰石公园,广阔的水域、山林面积,可以纵享原始优美的湖光山色。该公园是在原有兰石水库的基础上,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出资建设而成。目前,新建了停车场和1.56公里长的上库路、沥青路面的兰石路,2.8公里长的环湖路,沿路有观景平台、亲水栈道、凉亭、公厕、休息点等基础设施,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据悉,15宗小型水库管理权由区级统管后,蓬江区还将结合水库现有特点,对有条件的水库进行活化利用,如乡野环绕、地势平缓的公坑水库可以建成垂钓基地,靠近江门大道的鲤鱼山水库可以改造成野营基地,靠近市区的六联水库可以改造成郊野公园等,可谓大有作为,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