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进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但生态环保领域问题多呈系统性、循环性、关联性的特点,是一段时期部分片区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保而留下的“病根”,要有“治本”的决心和本领,才能解决问题。为此,江门市审计局积极适应新常态,不断践行新理念,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新思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助推我市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开平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紧贴民生实事,找准问题切入口
城市排水与污水治理一直是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雨污分流的规划与建设、黑臭水体的排查与整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护,每项政策的落实都潜藏着很多问题。但是,受客观条件和专业知识限制,审计机关仍然存在监督盲区和死角。为此,审计人员从信访投诉、门户网站留言、市长热线问题等方面入手,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例如污水横流、黑臭水体投诉、管网堵塞等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揭示各部门、各单位管理缺位缺失的问题,为今后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找准方向。
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时,审计人员通过收集信访信息、实地调研排污情况等方式找准切入口,围绕入河排污口监管、排污许可证发放两方面,发现存在个别入河排污口未纳入入河排污口摸底调查结果,部分企业在未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
审计指出问题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开展入河排污口摸底调查并对排污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进行全面核实,推进了污水整治工作、规范了排污许可监管工作,更提高了排污企业依法排污的意识,从源头上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二、“大数据”联动,创新审计新方法
实行跨行业数据采集分析,运用关联分析思路,找到问题突破口。以往审计多采用抽样审计的形式,“大数据”审计可以通过对数据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发现隐藏在海量数据中更具价值的信息,规避过度依赖抽样审计而产生的风险。但是“大数据”审计方法对参数的选择有极强的依赖性,为此审计人员对政策的理解、不同业务部门职能的了解有了更高、更深层的要求。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往往呈现涉及部门众多、数据来源分散的特点,具备多参数、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项目中利用水务集团提供的污水处理费用收费情况、工商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数据、环保部门提供的排污许可证发放台账等数据与依据收费文件整理出的污水处理费用收费标准进行关联分析,找准污水处理费征收过程的异常,再进一步与财政部门业务信息联动,发现个别企业超计划取水,并未按规定缴纳水资源费。
审计指出问题后,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追缴欠征的水资源费,不仅追回了大量财政收入,也为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工作打了一剂“强心针”。上述系列问题的存在,表面看起来是执法不严、工作疏忽导致,但究其根本是各部门之间数据不衔接、信息不对等的原因导致的,因此审计建议的提出不能浮于问题表面,打破部门堡垒、实现信息共享,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深入一线核查,摸清现实情况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问题往往是客观存在的,想要获取第一手的信息就应当深入现场。江门市审计局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时积极深入一线,以“眼见为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审计质量。
1.为核实产危企业固体废物储存与转运情况,审计人员参照堆放标准,逐条核实固废与危废储存条件是否达标,并抽查转运联单核实固废转运实际情况,发现多家产危企业未按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信息;部分产危企业在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填报的危险废物委托处理量与转移联单数据不相符;存在超期储存危险废物的问题;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储存设施、设备不规范等问题。
2.结合卫星图发现的排污口异常疑点,审计人员根据定位与卫星测距等方式精准找到排污口位置,现场核实污水排放情况,发现几处排污口位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存在垃圾收集堆放点等问题。
3.审计人员利用生态环境部门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与水利部门提供的取水许可证台账、供水部门提供的购水数据进行对碰,不难发现部分企业废水排放量大于取用水量的疑点。带着疑点追根溯源、审计人员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执法人员一同前往存在疑点的企业进行核查,发现部分企业非法打井、无证取水。
审计指出问题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整改,规范了危废申报、贮存、处置工作流程,有效提高了城镇居民饮水安全,有力打击了非法打井的违法行为,对情节严重的非法打井企业进行了处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江门市审计局立足审计岗位职能,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加强环境保护监督同时发力、相向而行,为生态环保领域存在问题的“把脉会诊”和“精准开方”,力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环境保护责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