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实领导干部“法治关键”,持续提升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营造法治建设良好氛围,以法治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和“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近日,新会区举办“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法治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暨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社会监督员授牌活动,连续14场法治建设培训班接连开班。培训对象覆盖各单位负责法规和执法的有关领导、业务骨干等,受训达到500多人次。
用活“监督课堂”,聚力护航营商环境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以印发《新会区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工作办法》为着力点,今年4月,经新会区政府同意,新会区司法局正式选定新会区首批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社会监督员,这是社会监督促进政府层级监督、进一步推动依法执法的重要举措。
(▲为监督联系点和社会监督员授牌、颁发证书)
本次活动为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社会监督员授牌和颁发聘书,其中监督联系点共7家,包含一二三产业企业及新会特色产业行业协会;监督员共10名,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村(社区)工作者、企业法人代表等。社会监督员代表表示,被选为监督联系点和社会监督员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担当和责任,行政执法关系到千家万户,直接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社会监督制度能让我们有更多渠道及时反映社情民意。
(▲监督联系点代表和社会监督员参与执法调研和座谈会)
活动中,对监督联系点代表和社会监督员进行了执法基础业务培训,组织代表交流分享心得、发表意见建议,让代表们真正实现从行政执法监督“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此前,监督联系点代表和社会监督员在新会区司法局组织下,已多次参与了法治座谈、执法现场调研等活动,对涉企行政执法提出了建议。下一步,新会区司法局将切实发挥好联系点及社会监督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听取行政执法监督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用好“复议课堂”,推进实质解纷前移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行政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提出更高要求。本次培训以行政复议法修订亮点解读结合新会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例,深入分析个案存在的程序不规范、事实认定不清晰、群众基础不扎实等问题,通过个案办理总结依法行政中的共性难点,以培训契机促进各行政机关自觉开展系统整治和源头规范,逐步实现行政争议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更好服务法治政府建设。自行政复议法修订实施以来,新会区坚持开门办案、公开公正,综合运用听证、当面调查、政府法律顾问论证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听证8次,听取当事人意见45次,当面调查10次,不断转变复议理念,优化办案流程、提升办案质效。
(▲新会区组织行政复议法修订亮点培训)
用足“实践课堂”,力促执法提质增效
今年是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的阶段性验收之年,新会区司法局在总结前一阶段行政执法进驻监督的情况基础上,汇总各镇街目前执法工作的堵点难点,连续两年举办“一镇街一经验”系列活动,为区镇街两级执法人员互促共进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另外,区级有关部门以“上门培训”“以案代训”“实地模拟”等形式持续深化培训效果。
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分享答疑会上,镇街现场抛出执法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相应领域的区级部门现场积极回应,解读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要求,以具体的案例讲解高频执法事项要点,使执法人员如临现场演示。围绕今年江门市违法建设整治重点任务,新会区城管局和会城街道办就如何开展在建工程的快速拆除程序提供规范指引,强调文明执法、做好群众释法工作的重要意义。会后,新会区司法局将面向各镇街不同的指导需求,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推动各执法部门能加强沟通协作,在确保执法实效、提升群众满意度上凝聚更大合力。
(▲举办“一镇街一经验”工作分享答疑会)
各区级部门在执法实践指导上持续发力,新会区自然资源局针对镇街提出的13项培训需求,从制度、土地资源概念、处罚程序、强制执行等方面一一提供指导,2023年以来已提级办理较大案件20多件。新会区农业农村局加强对农产品抽样监测、用药记录等源头管控,指导镇街执法人员要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不断传播科学规范用药理念,促进市场主体调整经营思路、自觉维护水产品市场秩序。新会区水利局带队,与大鳌、睦洲等属地执法人员开展实地检查,为河道卫片个案和“两法衔接”提供执法指导。
下一步,新会区司法局将继续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导师制”、举办综合行政执法“大比武”等活动,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将外部监督力量转化为促进行政执法水平提升的内生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