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蓬江区坚持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不断探索和创新构建“1+4+X”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导师制培训模式,全面有效提升基层执法人员能力素质,进一步强化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动全面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1”是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强化区委依法治区办的“一统筹四统一”,下好筑牢改革根本“一盘棋”
加强区委依法治区办对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统筹协调、统一部署、统一培训、统一指导、统一监督的“一统筹四统一”工作职责,创新建立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导师制”培训机制,组建全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导师库,22名导师中,中共党员占比超过70%,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对基层执法队伍的培训和指导。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镇街党(工)委对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充分依托委员会加强对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各类工作的统筹领导和指挥协调,推动“党建红”和“执法蓝”深度融合。健全基层党组织,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党支部,打造“红色充电站”“红色长廊”等阵地建设,使执法人员精神面貌实现新转变,执法队伍作风更加优良、素质更加过硬,切实增强基层治理“战斗力”。
“4”是压紧压实工作机制、实战实训、执法监督、成效检验4大环节,确保工作实效,走深走远综合执法“一条路”
1.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引领,打好“学训考”组合拳。为解决改革后执法人员能力素质亟待提升的迫切需求,蓬江区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出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导师制”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专题培训班实施方案等多项工作制度,编印“导师制”工作手册,建立导师库名录,量化培训任务和考核指标,压实区直部门的业务指导职责,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健全沟通协调会商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打破部门和镇(街)间的沟通壁垒,有效解决执法实际中遇到的复杂疑难问题,以联动合力提升执法能效。
(组织开展基层执法人员轮训集训)
2.开展多元实训,夯实执法技能,扎稳“马步”打好“桩”。为更好指导基层执法人员开展一线执法工作,提升执法实务水平,蓬江区探索多元化培训方式方法,确保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师带徒、授经验、传作风”补齐基层执法队伍“新生代”执法人员办案不熟悉、技巧差、经验少等短板弱项,助力基层改革前后执法工作平稳有序衔接。改革以来,蓬江区依托“导师制”为各镇(街)举办培训436场次,参训人数约1.7万人次,导师实地带教办案84场次。
(导师实地执法带教)
3.强化监督合力,提升执法质效,贯通融合把好“一道关”。蓬江区出台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实施方案,组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专家库,同时引导镇(街)的执法业务骨干以及法制审核员以评促学、以学促用,在评查与被评查中相互融合,推进互促共赢共提升。改革以来,对各镇(街)开展执法案卷评查619宗。
(导师到镇街进行业务指导)
4.坚持结果导向,注重成效检验,铺实压紧前行“每块砖”。蓬江区坚持以基层执法需求为导向,完善验收评估和激励保障机制。结合举办行政执法队伍“大比武”及随堂测试等形式,检验学员培训成效,提升执法人才培养质量。发挥考核“利剑”作用,通过约谈、提醒函、通报批评等方式进行督办,同时将培训情况列入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切实推动培训工作进位升级。
“X”是自主创新多种形式强内功、砺精兵
摸索创新各种符合基层实际、具有镇(街)特色的培训方式方法:组织执法人员旁听庭审,举一反三、自我检视。制定学法制度和学法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学法考试,以考促学。强调基层内训,促进基层执法人员自学自强、共同进步,如白沙街创建在线“学法课堂”,由法制审核员为执法人员每周授课;环市街充分利用导师团师资,邀请检察院特邀导师开展执法实务培训。组建全区执法业务指导交流群,为部门和镇街之间的沟通联系、信息和资源共享搭建统一的交流平台,随时随地进行普法学法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