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是“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的中心城区、 西翼城市核心承载区之一,总面积322.2平方公里,下辖6个镇(街),常住人口86.8万人。蓬江区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既孕育了陈白沙、陈垣、戴爱莲等历史名人,也荟萃着41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水平法治的护航下,蓬江区连续六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荣获“中华诗词之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称号。2023年上半年蓬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94亿元、同比增长5%,这是蓬江区在高水平法治护航下奋力书写的崭新答卷。
蓬江区俯瞰图
近年来,蓬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1310”具体部署和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1+6+3”工作安排,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四个三”,聚焦“四个力”,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区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扎实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以高水平法治保障侨都高质量发展。
法治建设成果丰硕。蓬江区在2022年度法治江门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等次,其中“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法治政府建设”两考评项在全市排名第1,获市委依法治市办通报表扬,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获市委领导肯定性批示。白沙司法所获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区行政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首届区县级政务服务标杆大厅,杜阮等3个公共服务中心获评江门市“镇(街)政务服务标杆大厅”,“打造集约、便民、高效‘智美’政务服务”“首创城管110指挥中心,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和智能化”项目先后获评江门市“十大法治惠民实事项目”。
白沙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经验获司法部主管杂志宣传推广
执法改革树立标杆。坚持守正创新,先行先试,抓细抓实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首创“导师制”培训机制获全省推广,编制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引被推荐作为“全省标准”复制推广,我区改革创新举措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宣传报道,司法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在实地调研时对该经验做法给予肯定,时任白沙街执法办主任林东兴获表彰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
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举措获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法治文化浸润民心。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我区2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村(社区)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获评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蓬江智水展示中心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区检察院欧阳雪获评“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区司法局郑秋船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我区在2021年度全省县(市、区)普法依法治理网上量化评估中位居全省第六并获评“优秀”等次。
丰雅社区法治文化长廊
一、以“三个突出”,增强政治引领“牵引力”,党领导法治建设方向正确坚定
一是突出高位统筹。一直以来,蓬江区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绝对领导,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区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区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高位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区政府定期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落细各项任务。2021年以来,累计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6次、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会议3次。印发法治蓬江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为“十四五”时期依法治区工作制定“路线图”和“任务书”。二是突出主体责任。把“一把手”述法作为压紧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职责的强力抓手,以“网上+现场”的形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县级党政部门一把手述法评议,探索推动法治建设述、评、督、考、责一体贯通。2021年以来,我区累计组织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专题述法11人次,书面述法386人次,实现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持续打造“一把手述法”蓬江品牌。三是突出督察考核。用好法治督察考核“指挥棒”,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蓬江区“十四五”规划和党委、政府督察项目,把法治蓬江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以考核压力倒逼领导干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在全省率先开展县级党政部门一把手述法评议
二、以“三个完善”,激活改革创新“内生力”,政府自身建设坚强有力
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印发《江门市蓬江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创新法律顾问统筹使用工作机制,实现法律顾问资源共享、配置优化。2021年以来,区公职律师事务所及区政府法律顾问共对我区1081项重大涉法事项提供法律意见,涉及金额超过833亿元,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保障。二是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立全省首个行政争议联合化解工作站,将行政执法监督和检察监督有效衔接。首创“导师制”培训机制,改革以来,共举办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培训436场次,培训执法人员16690人次,我区代表队在全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比武”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打造“综合行政执法示范街区”,编制的规范化建设指引被推荐作为“全省标准”复制推广。在全市首创检察机关对镇(街)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工作机制,2021年以来共发出检察建议10份,镇(街)采纳率达100%。三是完善法治建设保障机制。认真严肃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把“开门整治”贯穿于专项整治全过程、各方面。成立工作专班,向社会发出整治公告,召开座谈会累计收集意见建议38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等问题,对全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飞行督察,确保抓出成效,使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编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引
三、以“三个聚焦”,提升法治为民“驱动力”,法治服务保障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强化法治宣传惠民生。坚持以法治思维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碧道建设等工作,打造法治思想主题公园,绘制独具蓬江特色的“法治地图”,培养“法律明白人”带头参与各村(社区)法治实践,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童心书法典”“730江畔说‘典’故事”等活动,2021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法治课超过3200场次、法治宣传活动超过3300场次。二是聚焦提升涉侨法律服务解侨忧。立足江门作为“中国侨都”的定位,深入实施“侨都赋能”工程,用心做好“侨”文章。打造“侨都律师·乡村振兴法治行”特色品牌活动,在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设立全市首个特色农产品法官工作室,以“法治引擎”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打造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基础,区行政服务中心涉外涉侨法律服务站、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公共法律服务站为依托,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涉外涉侨法律服务点为拓展的“1+2+1”公共法律服务圈,在全市首创法律援助案件轮流指派制度及规则,建成示范性法律服务室19个,2021年以来,累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398人次,出具法律专业意见481份。三是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暖企心。坚持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深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落实商事登记“微信+智能化审批”、全程电子化登记,2021年以来累计采用“不见面”模式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1024项,项目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全面推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上门办”“帮办代办”“延时帮办”等多样服务,扩展“跨域通办”阵容至5省17地市,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投资兴业信心不断增强。
法官下沉瓜田普法
四、以“三个创新”,形成联动融合“强合力”,市域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一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着力提升全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以构建“智慧网格+综治中心+‘粤平安’云平台”全覆盖立体式工作体系为抓手,对各类社会治理事项“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积极开展“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大党委+网格化”探索,甘化社区“百议亭”协商议事委员会项目成功入选“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十大创新经验”。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智治路径。科技赋能社会治理,建成全市首个城管110应急指挥中心,整合七大监控系统,实现城市管理问题一个端口聚集,指挥中心统一派遣调度。开发“蓬江智慧治理”微信小程序,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助力江门市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省级验收。三是创新多元共治工作模式。“网格+警格”双网融合深化推动基层网格化治理,以荷塘镇为试点,将“民警+辅警+义警”全覆盖的社会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全区铺开,成立1500多人特色志愿楼长队伍和离退休干部银龄服务队,建立规模超过325人的多元解纷人才库,组建万达商圈群防联治队、小区物业联防队、反诈义工队等“蓬江义警”队伍110支共1181人,成立“顺丰党员特战队”“滴滴党员雷锋车队”“骑行哨兵先锋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作用,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蓬江区“信访超市”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城管110应急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