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新会区司法局认真落实省司法厅关于推动构建“省市县+基层联系点”联动工作体系的部署,在省、市司法行政部门支持指导下,在区内搭建起省、市两级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实体履职平台,不断完善政府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载体建设,为提高立法质量和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全盘统筹谋划,夯实联系点工作基础
区司法局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从基层实际出发,坚持优中选优、精心选点,成功助推会城街道南园社区于2020年入选首批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新会陈皮行业协会于2022年入选首批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同时,坚持把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作为推进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指导制定《新会区陈皮行业协会广东省人民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制度》,确保联系点各项工作规范运行。与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会区陈皮行业协会联合印发《关于共同推进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省政府立法基层工作联系点创新发展的工作意见》,出台十三条措施为联系点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建成后,凝聚基层力量,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广泛吸纳社会公众的立法意见,助提立法质效。
二、准确把握定位,丰富联系点工作内涵
在指导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做好做实“助提立法质效”文章的基础上,紧扣联系点属性,推动联系点打造“1+N”工作模式,不断丰富立法工作内涵,努力把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共商共建平台、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平台。一是“联系点+立法品牌”,讲好民主法治故事。新会陈皮行业通过建立“园区+站点”服务模式,不断拓展联系点功能。行业协会设立了法律服务窗口、意见征集窗口、议事会客厅等服务窗口,并组建了60多人的立法信息员队伍,建立起完整的立法征集工作体系。《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实施以来,行业协会紧扣立法原意,积极发挥联系点作用,组织开展条例解读宣传、地理标志培训等普法活动16场,并协助开展行业标准制定、溯源管理体系建立,推动法规政策更好落地实施。承办《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培训,参加云浮市、常德市等省内外单位立法调研活动,将参与新会陈皮立法的工作做法转化为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助力打造江门立法品牌新矩阵。
(新会陈皮行业协会承办省级法律宣讲培训项目)
二是“联系点+多元治理”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发挥联系点作为基层民意“集散中心”作用,聚焦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南园社区将治理智慧网格服务与立法工作紧密结合,形成覆盖面最广、最便利群众的社情民意收集网。社区网格员化身立法信息员,聚焦特殊困难群体、高空抛物、外墙改造等问题,通过每日网格巡查及时收集群众需求,送达立法机关。南园社区在《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江门市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多部地方立法调研中,收集群众建议30多条,其中上报的“小区室外空调漏水妨碍居住环境”意见被采纳并列入《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加以规范,从根源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交出基层治理的新答卷。
(南园社区开展《江门市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立法调研)
三是“联系点+法律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法律服务+产业链”与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有机衔接,着力打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和新会区律师联合党支部通过共建结对,以党建赋能联系点建设,不断壮大联系点的群众基础。新会陈皮行业协会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开展 “坚持党建引领,传递立法声音,共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助企惠企活动,以调研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第一二三产业的立法声音,提供点对点“法治体检”“法治问诊”等服务,切实将法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立法建议和意见,让更多立法成果惠及企业和群众。
(走访调研陈皮企业,提供上门法律服务)
三、强化普法宣传,实现立法普法同频共振
推动建立联系点立法衔接普法的长效机制,联合新会陈皮行业协会、会城街道南园社区开展法治“进企业”“进社区”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在会城街道南园社区口袋公园,“法律讲堂”“我为立法献言”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聆听专家解读《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沉浸式”参与立法征询、答疑释法,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新会陈皮行业协会打造陈皮村普法宣传阵地,现场设置《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展板,以及普法主题造型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留念、网上分享。充分发挥“议事会客厅”功能,在组织企业代表学习法律的同时,也将企业发展需求输出为一条条立法意见,实现普法和立法的双向奔赴。
(在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开展“沉浸式”普法,广泛征集立法信息)
随着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建设和运行,广大群众对立法工作的参与感、获得感大大提升,法治建设认同感进一步提高。接下来,新会区司法局将不断拓展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功能,进一步强化立法意见征集与民主参与监督、全民守法普法的衔接,推动基层法治建设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