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0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其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我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中的项目之一。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江门市人社局结合“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部署,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制定《江门市2021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通过支持企业就业、支持基层就业、支持创业创新、强化招聘服务、强化能力提升、强化困难帮扶六项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释放政策红利,支持企业吸纳就业
(一)促进民营企业吸纳就业。
为民营企业和毕业生搭建专属对接平台,拓展企业就业主渠道。落实兑现基层就业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激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对依托新业态平台实现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今年1-4月,全市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759.9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2749人。
(二)组织开展大规模招聘行动。
认真落实好南粤春暖、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你用工我保障”五邑行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对接行动、每月18日人力资源市场公益招聘会、本地校园公益招聘会、组团赴外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对接活动,通过广覆盖、高密度、多层次的招聘活动,广泛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积极促进供需对接,提高匹配实效,满足高校毕业生多元化求职需求。今年以来,我市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共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109场,参会企业3320家次,提供岗位77541个次,求职48726人次,达成就业意向8071人次。
二、做好专项保障,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力度
江门市人社局积极指导各市(区)和市直事业单位大力推出岗位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截至4月,全市事业单位共发布招聘岗位980个,其中,专门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有406个,既允许社会人员又允许应届高校毕业生应聘的岗位有530个,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应聘岗位数占总岗位数95.5%,有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三、拓展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组织实施好“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推动基层人才振兴工作方案》,2021年全市计划招募160人,相比2020年增加20人,实施区域在原有台山市、开平市和恩平市基础上,增加新会区和鹤山市。制定优化政策文件,着力提高“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工资和生活待遇,优化招募岗位结构,适当向“支医”“扶贫”倾斜,加强对服务期满人员的就业保障,进一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目前,报名招考工作正在进行中,截至5月16日,报名人数已超过1800人。
四、强化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
发挥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江门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江门市硕士研究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孵化载体作用,提供创新创业、实习就业、孵化融资、学习交流等全链条服务,三大载体在孵高校毕业生项目共121个,带动就业949人。继续举办“乐业五邑”创业创新大赛,对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资助,支持有意愿、有潜力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创业创新。
五、强化技能培训,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一)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行动。支持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发动职业技工院校、培训机构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及高校毕业生求职趋向,开展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为重点的多种类、多层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对取得相应证书的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给予技能提升补贴,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和适岗能力。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鼓励企业开展青年新型学徒培训、技能等级培训及评价,增加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岗位培训,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线上技能培训,对有培训需求的应培尽培。着力拓展新职业培训,开发一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培训项目。拓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组建专业化高素质职业指导师队伍,开展职业指导师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今年以来,江门市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联合阿里巴巴,针对青年群体需求“火热”的数字经济领域开展了系列培训,先后举办 “连锁经营管理师”(2期)、“互联网营销师”(1期)、“外卖管理师”(1期)线上培训课程,共4期课程培训,累计培训300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开展11场职业指导下基层活动,走进主要社区、走进各大校园、走进基层解读就业创业政策,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服务各类劳动者和院校毕业生2700人次。
(二)积极开展就业见习实践。大力组织实施青年见习计划,帮助青年加强岗位实践锻炼,提升就业能力,截至4月底,全市建成见习单位188家,累计招用106名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技(职)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发放见习补贴59.4万元。
六、强化帮扶力度,精准开展就业服务
将困难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重点,建立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毕业生及就业困难人员家庭毕业生帮扶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一人一策”针对性帮扶机制,为每名困难毕业生指定专人开展结对帮扶。同时,各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主动逐一与毕业生进行联系,了解就业需求,主动推送“六个一”服务大礼包(一份服务项目清单、一份服务机构清单、一份政策清单、一份招聘活动清单、一份补贴申领指引清单、一份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清单),根据需求及时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见习等帮扶服务,确保登记到位、联系到位、帮扶到位。